分享

童年的书包——童年趣事(48)

 新用户2611oQLq 2023-09-20

公众号ID

:h18906162611

关注

    还是在幼儿园的大班上学期,我就已经有了到小学一年级才有的书包,那是父亲作为我顺利通过了陈老师的一年级语文考试而给予的奖励。陈老师是人民小学幼儿园的院长,我家隔壁的邻居,视我为儿子一般,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开始让我学习小学一年级语文,所以,到大班第一学期结束,我已经把一年级的课文一字不拉的全部背下来了,父亲的奖励是:我完成陈老师的考试,就可以获得小学去的象征——一只漂亮的书包。

书包是那个年代特有的深蓝色帆布包,正面有两个开关,都是用帆布和铁片包裹后,可以松、可以紧,解开这扣紧的搭襻,书包才可以打开,所以,书包最先坏的就是这了。因为是奖励,又是进小学的标志性东西,所以,幼儿园我就神气的背着上学了,不仅如此,在家休息的日子也是与我形影不离,其实,书包里也就放着小学一年级的两本书和两本我平时写的作业本,再不就是最喜欢看的《神笔马良》这样的绘本故事了,

    而起劲勿煞的我,似乎陶醉于这样的状态里,每天都要无数次的比一年级小朋友还要多的开闭书包上的两个开关,搬进搬出书包里的那两本根本无需看就可以背出来的,已经完全翘角破边的一年级课本,是炫耀还是温习功课连我自己也搞不清楚了,反正,到真正上一年级的那一天,父亲不得不重新给我买了一个簇新的上海产新书包,因为那旧书包开关上的包帆布的铁片已经没了,帆布的编织已经成丝丝缕缕了,而书包的一角已经有洞了,可想而知,我大班那时对书包的宠爱程度达到了何等亲密的程度了。

    进入小学,书包的更换程度显然是比一般小朋友要勤许多的,我记不得换了几个了,但知道经常换是肯定的,那时的书包不像如今的书包那么巨大、那么漂亮,那么的变化多端,而是非常简单的、小而单一的东西,色泽也就两种深藏青或者草绿色,早先好像还无所谓色泽,甚至更多的青睐藏青色的,到了一年级以后,草绿色的书包随着红卫兵红小兵的兴盛,一下子成为疯狂的流行色,我的从小学到中学的所有书包颜色,除了幼儿园的那只被奖励的书包是深藏青的以外,都是草绿色的。似乎有过一个短暂的塑料书包的日子,那是用人造革做的,簇簇新的时候挺漂亮,不要一个月就出问题了,这里被割伤,那里被划破,而书包的四角被磨了两个月就变白色了,更可悲的是,到了冬天就硬梆梆的不容一碰,一个学期不到,我要紧就换旧的帆布书包了,从此,再也不买那短寿命的塑料书包。

    那时书包里的东西不多的,除了那几本书本、一个笔盒外,也就是一本《毛主席语录》,几本连环画小人书,哪像现在的孩子,小学二、三年级就已经是重得不得了了,书包唯一不好的就是太小太窄,书本塞进去容易摩擦,几次下来,书本就磨损了,更要命的是,书包虽然是帆布的,已经很硬了,但和今天的书包比它依然是软绵绵的,根本撑不起,所以,那时晃荡一天下来,书包里的书也就没好日子过了,特别是我们男生,没有几个人有完整的课本的,尽管开学时,把那个新书金贵得用画报纸反复的包好,在容易损坏的角上还专门包了折角,但依然耐不住摩擦的损坏,不要半学期,人家女同学的书还如同新书,我们的课本头几页就没了,要命的是还没有教的最后两课的书页也没了,无奈之下,父亲只能求人民小学工作的邻居陈老师想办法再去买新的,其实那都是那软绵绵的书包害的,只是我外婆反击我说:为什么隔壁金星、金虹、漪澜的书不坏的?我无言以对,她们女孩哇,走路都是小心翼翼的,哪像我们男生?

书包的功效还有一点不能抹杀,每年的春游,那是不会忘记的,人家的孩子一个书包塞满了吃的就足够了,而我总会背两个帆布包,一左一右,如同解放军指挥官的双枪,左右开弓,那叫一个神气,虽然两个书包里的东西硬要塞在一个里也是可能的,可我担心吃的东西被搞碎呀,于是非得把这些吃的放饭盒里,一个铝制饭盒塞进书包就差不多满满当当的了,我还多带一付大饼油条,那油亮亮的当然容易污损书包,那时又没有今天那样的塑料袋的,于是也塞进一个饭盒里,这不就需要两个书包了?而那时许多小朋友甚至不舍得背书包,都是家里大人自制的和书包差不多的布缝的包,有的干脆是拎一个塑料络索,里面塞一付用申报纸包着的大饼油条就算了事,和他们相比,我算是比较有仪式感的了。

书包到了中学,就开始怕背了,特别是进入高中,似乎背书包是小孩子的专利,我们大人了,背个书包有失体面,更何况,那时基本不读书了,读书:“三机一泵”、学工、学农、学军的“开门办学”,就几乎占据了大半个学期,即使背书包,似乎许多时候书包里背的是吃的,是饭盒,尽管高中时的书包仍然是帆布包,仍然是部队的军绿色,但大了许多了,但似乎背书包的印象反而没了,许多时候书包是在教室里过夜的,记得高中时出黑板报回家晚了,几个早完成誊写任务的同学,开始搜寻教室里残留在课桌里的书包,寻找书包里的连环画看,似乎大一半是不带回家而塞在课桌里的。到恢复高考开始迎接史无前例的高考时,书包就好像和我们无缘了,每天手里抱几本书本,学着老师的模样,来来往往于家和学校之间,似乎成了时髦的事情,而课桌上堆天塞地的书本讲义基本是和课桌共夜晚的,书包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