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宝塔糖”那些事-童年趣事(64)

 新用户2611oQLq 2023-09-20

公众号ID

:h18906162611

关注

  我们生活的童年时代,远没有今天的孩子那么金贵,用大家通俗的说法,就是这样“一丢一甩”(一笃一掼)过来的,所以那时小孩子由于没人照看,又对一切充满着好奇,在没有形成规范的行为举止,尚不能完全明白安全卫生的重要性时,咬东西、啃手指等下意识动作无法避免,以及天性好动地面翻滚玩耍,接触到虫卵和感染病毒的可能性非常高,几乎绝大多数的孩子经常会发生两种毛病:一是“瘌痢头”,就是头上生疮疖,化脓以后到处都是脂水,让人厌恶;二就是蛔虫病,其特有的症状反映到脸上就是一搭白一搭黄的江阴人称为“冷印头气”。而蛔虫病则是让我们恐怖得要死、恶心得要命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

    蛔虫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虫卵进入人体后,在体内游走,最后幼虫寄生在肠道,偷走人体摄入的营养。长大的蛔虫能在肠道里自由爬动,很难处理。如果用药物治疗,毒性小的没什么疗效,毒性大的又会损害身体,医生大为头痛。这个时候的国家从苏联引进了一味草药叫蛔蒿,它的特点就是专门针对蛔虫在肠道作怪,而让它失去活动功能,随大便一起排出体内的药,考虑到儿童怕苦喜甜的特点,专门制成了口味甜蜜,形状像宝塔一样的糖,结果大受欢迎。

  记得我小学低年级时,人民小学一大早就组织全体同学排队吃药,开始的时候,当老师通知同学们一会排队吃药,立即引起一片哗然,就仿佛要排队种“牛痘”一样的惊恐万状,我从小跟母亲在医院里长大,别说吃药打针了,就是开刀我都见过,所以,此时的我显得特别的神气,还不停的安慰同学们,并答应自己一会第一个去吃药,

不一会,老师领了一大瓶的药过来了,同学们顿时轰了起来,“这哪里是药呀?分明是宝塔糖哇!”于是刚才还在愁眉苦脸的同学们一下子喜上眉梢,全班同学分成八小组排队,每排轮流上去领糖,那可真是好一个开心了得,那时候哪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只知道宝塔糖是驱蛔虫的药。

“宝塔糖”入口甜蜜,一咬就松碎,但长时间留在口内就有点发苦,所以,大多数孩子再舍不得吃也不敢久留,而且宝塔糖治疗蛔虫病的效果非常好,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就是副食店和药店都有得卖,而且价格便宜,所以,开始时,有的小孩发现自己脸上“冷印头气”,就会光明正大问大人要钱买“宝塔糖”吃,

后来,因为发现多吃“宝塔糖”会对孩子产生副作用,所以店里也不敢单独卖给孩子了,而且是转移到药店供应,所以,那时为了吃“宝塔糖”总是想方设法找合适的人去购买,仿佛那一颗“宝塔糖”是命心肝似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只好站在“宝塔糖”瓶的面前干瞪眼。其实“宝塔糖”远没有吃“小儿麻痹症”疫苗的彩色糖果好吃,鲜艳的五颜六色、味道更甜且香,还滴溜滚圆的好玩,所以听见吃“小儿麻痹症”的糖丸更受欢迎,可惜,这样排队领糖的好事不可能经常发生,因为少反倒记住了。

宝塔糖到了八十年代就销声匿迹了,据说,从六十年代起,由于支援中国的苏联和中国断绝来往,治疗蛔虫的蛔蒿突然停止提供,自有的蛔蒿种子没有保留好,原料又只有俄罗斯的北极圈才有,所以到后来宝塔糖就销声匿迹了,幸亏八十年代初,科学家研究出了新的驱除蛔虫的办法,宝塔糖才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当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卫生的重视,这些寄生虫病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令人恶心恐怖的蛔虫才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只是那甜津津的宝塔糖都记在了骨子里了。

本文图片由网络提供,特表谢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