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退休后,少跳广场舞、打麻将,做个不往群里走的人

 黑灰情报局 2023-09-20 发布于福建

有人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还有人说:“一滴水,进入大海,才不会干涸。”

话很有道理,人是离不开群体的,不可能活成孤岛。并且,人在群体里,得到了大家的关照,生活就有热情。

可是,群处的生活,只会让人更加迷茫,谁的骨子里,都不愿意做“别人”。


《百年孤独》里说得好:“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在退休后,很多人习惯性地加入各种群体活动,比如跳广场舞、打麻将等。这些活动无疑是社交的媒介,可以帮助我们结交更多的朋友,减轻孤独感。

然而,如果过度地沉浸在这些群体活动中,我们可能会失去自我,陷入一种“被动”的状态。

底层群体习惯,正在悄然废掉一些老人,早知道早改正。

1、人多的地方,会消耗自己

广场舞有利有弊,一方面,给老人更多的锻炼方式。对于爱跳舞的老人,能够在老年时找到“存在感”,还能消磨时间。

但另一方面,有不少老人倚老卖老,到处去占位置,让球场、运动场,都变成了广场,占据了本应存在的运动,两方就容易产生矛盾。


而且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跳广场舞。

广场舞虽然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对于没有舞蹈基础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学习难度的。

如果舞蹈基础较差,可能会在学习和跳广场舞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会因为动作不正确而受伤。


或者说有的人身体状况较差,比如说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者关节、肌肉等方面存在问题,跳广场舞可能会加重身体负担,导致身体不适或者受伤。

2、少打麻将

退休后,时间多了,你是不是也喜欢和一群老人在一起跳广场舞、打麻将呢?

但其实,在和群体互动的过程,你的情绪是很容易被别人所左右的。

比如打麻将时,因为输了钱,你很难受,还想着要怎么扳回来。但是赢钱的人,却洋洋得意。于是,你更难受了。

走过大半生,经历了世事无常,逐渐明白:

人生在世,有很多社交,都是无意义的;有很多关系,无需看的太重。

正确的社交方式,就是随缘,敢于拒绝不喜欢的群体。毕竟,大家没有利益交往,何必那么较真呢?

退休了,不用把所有人都请进生命里,学会给关系做减法。那么你的日子,就通透了。

3、不往群里走


不往群里走,并不意味着完全与社交活动割断联系。相反,它鼓励我们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交圈子,并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深入的交流。


例如,可以加入一些兴趣小组或社区组织,参加各种文艺、体育或志愿者活动。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结识与自己兴趣相投的人,分享共同的爱好,拓宽自己的社交圈子,并且在主动选择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结语

退休后,少跳广场舞、打麻将,做个不往群里走的人。这样的选择并不是要与社交和娱乐活动完全割裂,而是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和圈子,并更多地关注个人的需求和追求。

通过这样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发现和体验更多的生活之美,拥有更自主、充实和有意义的晚年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