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一位小诗友 ... 胡中行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3-09-20

.

胡中行

      写诗是要有天赋的,但我们不要把天赋误解成“特别聪明”,其实所谓的天赋不过是在某一领域比较灵敏而已。所以我要告诫“天赋者”们,你们的天赋绝不会是“全方位”的,也不会是“全天候”的。李白的写诗天赋几乎无人能敌,但也仅仅是写诗而已,从来没听说他在音乐、绘画等方面还有两把刷子的。倒是在官场上,看到过他近乎癫狂的表现,唐玄宗对他“此人固穷相”(没出息)的评价是很有道理的。杜甫也一样,除了写诗,其他方面表现平平。至于人情世故,史书给他总结了四个字:“褊躁傲诞”,偏执、狂躁、骄傲、怪诞,竟没有一个字是好的。

      写了一大通,无非是想引出一位比较有写诗天赋的小朋友来。那是八年前的事了。华模中学的田峰同学,是我在那里开设诗词创作班的第一批学员,当时还在读预备班,严格地说,还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他是安徽农村来沪借读的,父母普普通通,没多少文化,倒是田峰这个名字取得好,田野里的山峰,看来这就是他的“宿命”。

说到当年央视诗词大会的百人团,那是十分显赫的存在,记得当时央视编导组曾经来静安诗词社作海选,便是挑中了田峰的,他也因此去了一趟北京。后来央视专门发文给华模中学,要求给田峰请半年假。因为父母不同意,终于没有去成。

我第一次去华模开班,田峰便是其中最小的一个,他学了格律之后交给我的第一首习作是这样的:

无言独上小楼东,人倚栏杆月隐枞。寒蝉清怨玉箫弄,可堪回首梦匆匆。

我在他粗糙的词语堆砌上看到了一点点“天赋”。于是找他谈了话,作了重点辅导。他的进步果然很快,习作逐步走上正途。在诗词班里“佳作”迭出,比如《小园》:
曲径通幽竹木里,清风阵阵伴鸣蛙。驱车近听山间鸟,驻足遥看树畔花。池上青莲话儒道,亭前五柳学桑麻。秋冬春夏频过眼,云雨烟楼坐品茶。
半年学习结束时,他写了一首题为《望春》的律诗作为结业作品:
寻春闲过小园桥,柳影轻摇雪渐消。雨点青衣沾竹韵,风吹红蕊染花娇。流连树上黄莺啭,自在天边白絮飘。把酒邀君尽余乐,人生难得几良宵?

我觉得他写得有点老成过度了,于是便批评了他,建议他把末联改成“三五同窗尽欢乐,千金难买此良宵”。并告诫他说,学生就是学生,在表情达意时,“少年老成”并不好,一个孩子发出“人生难得几良宵”这样的感叹是非常不合适的。看得出来,他当时有点委屈,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在后来的创作中,还是努力纠正了“无病呻吟”的毛病,回归了青春活力。比如这首《卢沟桥》:

烟云散尽旧时嚣,碧水东流风怒号。家国兴亡多少事,卢沟晓月付诗骚。

便是一首很不错的咏史诗。

      诗词写作课程结束之后,他参加了华模中学新成立的学生诗词社,每周五我去辅导一次,他理所当然地成了该社团的主力。可是没过多久,他突然在群里发了条长长的微信,向大家告别了:“各位诗词社的同学们,由于这个暑假我就要转学回老家了,所以很遗憾不能继续参加诗社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学诗写诗了。不过两年来能和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学习让我感到非常幸运和自豪,华模诗词社也带给了我许多难忘的回忆。当然,最让我难忘的人就是胡老师了,是您帮我打开了诗词创作这扇大门,从一个格律诗的小白到能够熟悉平仄音律写诗。这其中离不开您的谆谆教诲,您推荐的《古文观止》我也一直在读。我想不管我身在何方,对诗词的热爱永远不会改变。当初我们以诗词的名义相聚在一起,今天再让我用诗词来和各位告别吧:无边柳絮惹情思,满树繁花响绿枝。弦管莫听离别曲,且将诗酒趁芳时。”
对于他的离去,我是很遗憾的,也着实有些伤感。于是步他的韵写了一首送别的诗,聊表不舍之情:
暂断因缘莫断思,殷勤青鸟折新枝。
最是令人动情处,微信频传佳作时。


诗后附了一句吉言:“但愿尽早地看到田野里突起的奇峰!”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