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选择题做题技巧(以2023年高考全国历史真题为例)

 高建龙的图书馆 2023-09-20

     对于历史的学习,很多专家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方法,老师们业有着自己的教学经验,同学们业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但是经过多年的高考结果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历史成绩不是很理想。能考到80分的同学凤毛菱角,少的可伶;能考到70以上的就是学校里的佼佼者;能考到60以上的就是班里的好学生,大部分的同学不及格。有的人说是题太活太难,有的人说的同学们努力不够等等。

作为一线从教十多年的教师,经过多年多高考的研究,得出一点点规律,希望对看到的你,或者你的学生有所帮助。历史要想得高分,选择题必须做好,那么如何做好选择题,就成了关键问题。

历史选择题共四个选项,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错误选项,即选项所说问题与历史史实不符,此类选项排除

第二类:无关选项,虽然说法符合史实,但是与材料和题意无关,此类选项也排除。

第三类:不符合题意主旨,此类选择说法与史实相符,材料也多少有涉及,但是并不是材料要体现的主要核心内容,此类选项干扰性较强,需要我们仔细分析,此类选项也排除

第四类:正确选项,此类选项既符合历史史实,同时也与材料有关,并且是材料要体现的主要内容,即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只有这三个要求同时符合,才是我们要选择的正确选项。

: 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乙卷试题

24.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A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 井田制度的繁荣

C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 .商业活动的衰退

【解析】

译文: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的繁殖饲养,不要错过时节,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

A .修养生息政策是西汉初期,吸取秦亡教训,再黄老之学思想指导下实行的,而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时期,所以此选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A选项

B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井田制的繁荣是在西周时期,而材料中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时期(隶属于东周),这一时期井田制已经逐步瓦解。所以此选项亦与材料无关,故而排除B选项。

C .根据材料信息,再结合历史史实,我们可知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生产力有了提高,小农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故而C是正确选项

D .材料体现的是战国时期,结合史实我们可知,这一时期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而选项中说商业活动衰退很明显违背史实,故而排除D选项

【答案】C

25.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A
.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B .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 .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D .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

材料大意:唐中后期(时间),诗歌唱和之风在文人间流行,内容主要描述南方(地点)

 A 根据材料中时间(唐中后期),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一时期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而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故而江南成为文人唱和的主题,A正确

B 坊市制度崩溃是在宋代,而非唐代,所以本选项与材料无关,故而排除B选项。

C .山水田园诗的兴起是在魏晋南北朝,并非唐朝,所以说法与史实不符,故而排除C选项

D .经济重心难以是由于唐安史之乱导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而致,并非材料中诗歌唱和之风,故而排除D选项

【答案】A

26.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刻书蔚然成风,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朱熹等人在各地任官期间,都曾刊行自己或先人、名宦、师友、乡贤的著述,地方官学、民间书院等亦以刻书为己任。这有助于

A .士族阶层的出现     B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 .科举制度的兴起     D .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解析】

材料大意: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地方官学以及民间书院都热衷于刻书事业,这种社会风气有助于?

 A 士族制度源于东汉世家豪族发展的延续,而形成是在魏晋统治阶级推行九品中正制以后,所以与材料无关,故而排除A选项

B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通过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措施之后,所以与材料无关,故而排除B选项。

C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科举制兴起于隋朝,而非南宋,所以与材料无关故而排除C选项

D .根据材料信息,书籍的流行和刻书风气的盛行,客观上有利于知识的传播,从而有利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D正确

27.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A .强调农商皆本     B .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 .禁止人口流动     D .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解析】

材料大意: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要互相知道对方人定数量以及他们职业的详细情况,这一措施的用意是

 A 材料并未提及农商是否是本业的问题,所以与材料无关,故而排除A选项

B 根据材料,统治者要求邻里之间互相熟知相关情况,这样有助于国家对百姓情况的随时了解和掌握,从而有利于加强对民间的管理和控制,B正确。

C .材料并未涉及人口流动的问题,所以与材料无关故而排除C选项

D .材料并未提及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所以与材料无关,故而排除D选项

【答案】B

28.19世纪70年代之前,伦敦市场上中国茶叶价格的日常波动很难影响到中国国内的茶叶出口价格。随着中英间电讯联系的建立,中国茶叶的出口价格随着伦敦市场的标价而变动,销售数量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动而波动,这

A .导致中国茶叶出口衰落     B .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状况

C .促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     D .削弱了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地位

【解析】

材料大意:19世纪70年代之前,伦敦市场上的茶叶价格对中国国内市场的茶叶价格影响不大,随着中英电讯联系的建立,这种影响逐渐变大,并受到世界经济的详细,这种情况

 A 材料仅涉及了茶叶价格与数量的变化,从中并不能看出中国茶叶出口状况的好坏,所以材料未体现,故而排除A选项

B 材料并未体现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状况,所以材料未体现,故排除B选项。

C .材料讲的是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而非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并且世界经济一体化形成是在二战后,所以与材料无关故而排除C选项

D .材料表明中国茶叶的价格和销量深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说明受到到了国际上其他茶叶生产国的影响,所以客观上削弱了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地位,,D正确

【答案】D

29.19205月,陈独秀发表演说:"中国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在我们要将这句话倒转过来说,'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9月,他发文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这反映出

A .工人待遇得到极大改善     B .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

C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解析】

材料大意:中国古代脑力劳动者统治体力劳动者,而现在我们希望通过革命,让体力劳动阶级掌握政权,这反映出

 A 材料并未涉及到工人阶级待遇的变化,所以材料未体现,故而排除A选项

B 民主与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思想,发生在1920年之前,时间上不符,故排除B选项。

C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1919年五四运动登上历史舞台,受到俄国革命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希望走俄国革命道路,故C正确

D .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1921年之后),故排除D选项

【答案】C

31.1981年,北京京剧团实行改革,职工工资只发70%,国家不再负担大部分福利;剧团演出费用自行解决,演出盈余留存公积金30%,上交剧院10%,其余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红。经过试验,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上述改革反映出

A .非公有资本成为文化建设投资主体     B .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整体改制为企业

C .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解析】

材料大意:北京剧团改革,由原来剧团收人上缴国家,国家给剧团职工工资和福利,变为国家只发部分工资,剧团收入大部分由剧团自己“按劳分配”,结果职工收入明显提高

 A 材料中北京剧团属于国有事业单位,而非非公有制资本,故而排除A选项

B 材料只提到北京剧团改革,其他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是否改制,材料未提及,故排除B选项。

C .通过材料可知,经过改革,职工收入明显增加,故而利于提高积极性,故C正确

D .社会主要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21世纪初才确立,故排除D选项

【答案】C

32.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庇西特拉图先后三次攫取雅典城邦的统治权。他依照法律处理公共事务,关怀农民,支持平民反对贵族,时人称其统治时期为"盛世"。该"盛世"的出现,得益于

A .梭伦改革的制度基础     B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C .五百人议事会的产生     D .贵族特权被彻底铲除

【解析】

材料大意: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庇西特拉图先后三次统治雅典,由于他依法办事,支持平民,反对贵族,在当时被称为盛世,该盛世出现的原因

 A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A正确

B 雅典没珠子确立是在公元6世纪末期,即庇西特拉图统治之后,不可能成为其原因,故排除B选项。

C .五百人议事会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故排除C选项

D .贵族特权被彻底铲除的说法过于绝对,属于错误选项,故排除D选项

【答案】A

33.1661年,英国民兵法案宣布:民兵、海陆军队以及所有军事要塞和驻地的唯一最高的统辖权、指挥权和部署权,历来属于国王陛下,这是不容置疑的。议会两院或其中任何一院都不能也不应要求这种权力。这说明当时英国

A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 .国王力图巩固统治权力

C .强化王权以对抗"无敌舰队"      D .君主立宪政体已经确立

【解析】

材料大意:1661年,英国民兵法宣布国王拥有国家最高军事权,这是历史传统,议会无权,也不应该要求获得此权力。这说明当时英国

 A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是在1721年内阁形成之后,而材料中1661年是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前,英国主权仍掌握在国王手中,故排除A

B 根据材料,可知英国颁布此法目的在于加强国王对军队的控制,从而进一步巩固自身的权力,B正确

C .根据所学知识,对抗西班牙无敌舰队是在1588年,发生在1661年之前,时间上不符,故排除C选项

D .根据所学知识,君主立宪制确立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故排除D选项

【答案】B

34.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法西斯组织。他们采用恐怖手段破坏工人集会,杀害共产党员、工会活动分子、黑人和犹太人。到1938年底,美国类似的组织至少有800多个。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美国

A .经济困境冲击社会秩序     B .开始推行自由放任主义

C .国家干预经济成效甚微     D .扩军备战引发统治危机

【解析】

材料大意: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各种法西斯组织,他们以恐怖手段破坏工人集会,杀害共产党员、工会活动分子、黑人和犹太人。到38年底,增加到800多个,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 根据材料我们可知由于经济大危机的冲击,美国出现了法西斯组织,对社会秩序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和破坏,A正确

B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知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美国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开始退信国家干预经济才政策,B说法错误,排除B选项

C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一阶段虽然美国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并取得明显的成效,所以国家干预经济成效甚微的说法错误,故排除C选项

D .根据所学知识,美国新政缓和了危机,政权得到巩固,所以扩军备战引发统治危机的说法错误,所以未,故排除D选项

【答案】A

35.1960~1970年,发展中国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额从197.8亿美元增加到397.5亿美元,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进口额也从218亿美元增加到413.6亿美元。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出口额比重从21.4%下降至17.6%。据此可知,该时期

A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     B .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C .南北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削弱     D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下降

【解析】

材料大意:1960~1970年,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都有所增加,但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比重却不断下降,据此可知

 A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格局仍以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A说法错误,排除A选项

B 根据所学知识,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的建立是在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B说法错误,排除B选项

C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进出口额都有所增加,所以南北经济联系应该是加强,而不是削弱,C选项说法错误,故排除C选项

D .根据材料信息,我们可得出发达国家的出口额增长额度更大,所以发展中国家仍处于不利地位,D正确

【答案】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