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智能制造的趋势,唯一有效的线索仍然是自动化。能把自动化与数字化技术、与工艺改善结合在一起,才能理解未来工业的发展趋势。 超过1000米展台的西门子,展出了三十多种方案。这是探视远方的一个不错的落地天窗,也能看到当下智能制造的落地场景。西门子提出了全新的大战略图景:“Industrial Operation X”。智能制造是IT与OT的融合,以前曾经讨论到底是IT和OT两拨人争夺主导权的问题,现在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OT已经完全恢复了自信,占据了一号位,而IT则重回辅助位。然而OT也在进化,在过去四五年相互较量的过程中,OT也变得开放多了,很多IT思维被引入进来。 西门子提出了“增强自动化AX”,就是将自动化的全栈技术,用数字化技术重新编织一遍。当前的智能制造,还是一种粉刷术,就是用IT做涂料来粉刷OT原来的墙。那么未来智能制造将会是一种天然的IT与OT的双螺旋结构,涂料成为天然墙体的一部分。 西门子现场展示了一种全新自动化软件平台。它将自动化软件平台,采用最负盛名的IT编程平台Visual Studio作为底层,用IT视角重写一遍。这意味着,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毕业的人,也可以加入到自动化编程。IT人才的注入,将是未来自动化的一股清流。 软件是无法忽略的维度。机器制造商,将不再是单纯的提供一台设备,而必须要自带一个数据孪生系统。一台物理机器,加上一台“虚拟平行机器”。在工厂竞标的现场,甲方不再只是看机器参数,也不是听取PPT的方案汇报,而是要求“虚拟机器”先跑一遍参数,然后才有“竞标上岗”的资格。 这对OEM制造商,将构成巨大的挑战。只懂机械电气,而无法用软件打通全流程的制造商,可能会成为“机器土包子”而甩在时代的后面。这是一门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才能掌握的技能,无法通过机电工程师的悟性而自动升级。西门子从产品设计、到产线仿真、到机器实时分析,展现了全套软件的优势。 它正在将所有的软件能力打包成一个“Xcelerator”平台,试图吸引各方生态伙伴,构建一个全新的商业帝国。 自动化从厂家,都不能对软件无动于衷。三菱电机的“未来制造”,将SCADA软件、3D仿真软件MELSOFT Gemini,以及数据分析诊断软件MELSOFT MaiLab也做了打包,首次在工博会联合展出。 施耐德电气也展示了“未来工业”的思考,它所收购的剑维AVEVA软件,正在像蔓藤一样沿着硬件部分蔓延生长。更多的工艺知识也灌注在它的基础平台之上。 而日本欧姆龙则积极强化“人机协同”,将人的技能软件化,与机器融合在一起。印象中,欧姆龙是一个最没有花架子的公司。我在四年前看到的欧姆龙的“匠艺自动化”的提法,现在看上去,依然在不折不扣的实践。日本制造认死理,不会追逐概念风。每年看上去没有变化,但四五年就有大不同。 德国菲尼克斯推出了“虚拟控制VC”的概念,这意味着未来的控制系统的硬件与软件将大大解耦。正如服务器的虚拟机一样,一台工控机可能将会控制多个不同的控制系统。新的控制系统,也将呼之欲出。 菲尼克斯在多年前收购了自动化编程软件KW之后,推出了基于Linux的下一代控制系统PLCnext,展现了控制系统非常柔性的一面。既有轻计算的功能,也可以进行高级语言的编程,为IT人员进入自动化打开方便之门。而强化关注低碳绿色的未来,也是这个绿色电气隐形冠军的新举措。它推出的GreenPro已经在“组织碳”开始了碳足迹跟踪,并在“产品碳”展开突破。 两大令人遗憾的事情。一个是自动化企业”去工业互联网化”的意图明显。跨国公司的自动化巨头们,似乎都不再多提工业互联网平台。当年引领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旗帜Predix早已云消雾散,成为江湖上的一个零落成泥的尘封传说。而西门子几乎在当年同期推出的Mindsphere,早已经悄悄转型。这个名字存在的必要性,似乎都没有了。它已经更名为“Insights Hub”(洞见之港)。这个名字意味深长。每家都用软件加强自己的筋骨,用工业互联网打通任督脉络,但是要单纯靠着这样的工业互联网去打天下,还是非常难的。人们或许需要重新反思这条路的战略走向。 第二个遗憾是,人工智能难以成为智能制造的主力军。它只能是一个小小的配角——尽管它带着最闪亮的高帽子。它依然在卖力地寻找自己的阵地。在视觉检测等领域,AI有了巨大的突破。但这么小的舞台,还无法按满足多才多艺的AI的演出能力。这并非AI无能,而是工业界没有准备好。工厂既没有能力将原有散落的隐性知识进行软件化,也没有意愿去花钱购买已经做好的知识包。工厂重硬件轻软件的老现象,再次浮现。做纯算法的AI企业,不得不附体在同质化的硬件上,艰难突破。人们期待AI做出更多,但却不打算付费。 工博会拥挤如潮,让人看到未来的希望。人山人海才能遍地黄金[得意] ![]() ![]() ![]() ![]() ![]() ![]() ![]() ![]() ![]() ![]() ![]() ![]() ![]() |
|
来自: mrjiangkai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