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穿衣打扮,泄露了你的教养!(涨见识)

 曾仕强 2023-09-20 发布于北京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得体的装扮能给人带来美好的印象。

可是为什么我们少年时代装扮得五彩缤纷,新婚时大红大紫,而老了以后却又返璞归真,衣着朴素了呢?

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穿着打扮,又暗含了怎样的人生智慧?

而作为刚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又应该怎么样穿着打扮,才能既个性鲜明,又大方得体呢?

01

年轻时,打扮要低调得体

当小孩子看到大人化妆打扮时,会很羡慕。但是做父母的却不允许小孩子们搞得浓妆艳抹,因为这不符合他们淳朴天真的天性。

可是,父母又不能完全禁止他们的爱美之心。对于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初次装扮自己的时候,要从细微处着手,要达到无妆胜有妆的效果。

就好比一个犯了罪被判刑的人,因为劳改期间表现良好,得到提前假释的机会。

这时候,他虽然被放出来了,但是周围的人一定都会非常注意他的言行举止。

如果这个人一被放出来,就毫无顾忌地穿名牌衣服,开宝马轿车,别人就会怀疑,他的贪污受贿所得并没有全部交代出来。这对他是很不利的。

所以,这种人最好不要招摇,要表现得谦虚和谨慎,用自己的行动表示自己改过从新的决心。

浴火重生,现在重新踏入社会,重新做人,一切从头开始,这样大家才心安理得,才会愿意帮助他,把他当做正常人看待。

尤其现在所谓的富二代,要非常重视这个教训才行。凡事低调而行,会给自己减少不少的阻力。

现在很多父母,自己手里有几个钱,就给孩子奢侈的享受,出门坐好车,平常穿名牌;

而且对此不以为意,认为花的是自己的钱,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但这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别人却不这么认为。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仇富,就是因为很多富人做得不合理,没有顾忌到旁人的感受。

深通《易经》智慧的中国人,最看得起的就是那些自食其力的人。

即使是一个富家子弟,如果能够从基层干起,跟普通员工一样能够吃苦耐劳,大家同样会觉得他了不起。

所以,每一个人,在刚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候,要使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装扮符合自己的现状,不要引起别人的不快。

02

文不胜质,过犹不及

一个人走出校园,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这时候因为工作的需要,就应该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了。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打理自己的外在形象呢?

其实,很多东西都是附在我们人身上的,就像衣服。一个人可能以前喜欢穿西装,现在习惯于穿唐装。

这说明,附在人身上的东西,根据人的喜好随时都在变动。

一个人,静止不动、稳如泰山的时候,人们很难知晓他的心思;只要这个人一动,他的心思就显露出来了。

就像一个人,如果他手上老是拿着一串车钥匙,那就会让人觉得:他有一部好车,生怕别人不知道;

再者,现在有很多人,出门就带两部手机,也可能是源于一种虚荣和攀比的心理。

这些人,以为把自己的心思藏得很深,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的心思是什么。

其实,这种有什么东西就想马上秀出来的习惯,是受了美国人的影响,这不是什么好现象。

作为中国人,应该懂得,该显的时候才可以显,不该显的时候就不显。这才叫随机应变。

一个人,把所有的本事显露在外,根本就没有什么隐匿,有就像没有一样。

文不必胜质,就是说要注重自身的内涵,而不太关注外在的修饰。

如果文饰比本质更华丽,更夺人眼球,使我们在不经意间受到迷惑,看不到事情的本质。这种状况,用一句现在话来讲,就是过度包装。

一切都要以合理为原则,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

而且,文饰要尽可能地配合自己的本质。一种文饰,如果很柔和,看起来就比较赏心悦目,心情也比较愉快。

其实,一个人,穿什么样的衣服,就说明他有什么样的涵养。就像一个人看什么样的书,就知道他是什么品位一样。

所以,衣服是不能乱穿的,一定要符合自己的身份,符合当时的情景。

03

装饰要懂得返璞归真

《易经》里面常常用“寇”跟“婚媾”做一对比。它们一文一武。

就算是装饰,也有文武之分。如果一个人为了修饰而去整容,那就是武治;如果化妆,那就是文治。

人只有经过了世事的变化,经过了花红柳绿才得以返璞归真,就如那些出家人,历经红尘滚滚,才心寂如空。

一个人,只有想惹人注意,吸引人的眼光的时候,才会花样百出。

一个看开的人,不至于如此就是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人们,凡事要适可而止,不能过分。

一般来说,职位越高的人,送出的礼物越平淡;职位越低的人,送出的礼物反而越贵重。为什么?

如果下属给领导送礼太轻,领导会产生某种不快:连这种礼物都好意思拿来送,就表示完全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

可是,如果一个下属收到领导送的礼,不管这种礼物如何,他都是很高兴的。

当一个人的位阶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大家瞩目的时候,越要学会低调,学会返璞归真。

可是,现在很多人恰恰相反,总是反其道而行之。

这些人本身没有什么名气,也没有什么声望,但一天到晚奇装异服,把自己弄得不成样子。

前些天,我在机场碰到一个歌星,六十多岁了,早已经声名在外,但还是把头发搞得五颜六色,完全不像一个老者的样子。

这种人就是不懂得《易经》的道理。

他身居高位,却依然保持着使人如浴春风的亲和力,所以受到大家的一致爱戴和欢迎,这不是皆大欢喜嘛。

所以说一个人的外在装扮,往往有这样的规律:从少年时代穿得五彩缤纷,到新婚时的大红大紫,最后老了以后反而衣着朴素。

也就是说从最初的追求华丽,到某一天达到制高点,最后又返璞归真、回归原点。

这表面是在说人的穿衣打扮,其实也是在诉说着人生的一个轮回,这似乎与佛教所讲的“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个人,从开始时的不会打扮,到慢慢学会打扮,到打扮得合乎自己的身份,这个人这一辈子就功德圆满了。

这个时候,即使死去,也不会有什么悔恨和遗憾,而是心安理得。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