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最完整行书,5175字毫发未损,比《圣教序》更绝妙,大王笔法全在其中!

 墨品书法网 2023-09-20 发布于北京

书法史上开宗立派的大高手有不少,但自南北朝以来,还没有不学“二王”的,即使是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赵孟頫均是如此。不夸张的说,“帖学”正统就是王羲之一脉。“书圣”笔法千变万化,楷书、行书、草书都有经典法帖传承,哪怕所有人都学他,也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单调感。

南唐后主李煜曾经总结初唐时期书法家学王羲之的情况,不论是“初唐四家”,还是颜、柳、李邕、徐浩,都只学到了羲之的某一面。有唐一代是王羲之地位不断拔高的时期,从太宗李世民一直到唐文宗,都对他的作品进行了搜集和临摹,可惜的是,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了。

唐代出现了几件彪炳史册的集王字作品,最出名的是《圣教序》,之后是唐玄宗时期的《兴福寺半截碑》。不过,还有一件集字作品,比它们更为精良,明代书法家陈继儒称赞它:“文皇《圣教序》千余言,怀仁集右军书未免凑合。若此卷梵字无多,不必假借,其为逸少真迹无疑矣”!

在他看来,这件作品比《圣教序》更为自然真实,它就是集王字《金刚经》。这件作品是王羲之所有集字作品中字数最多的一件,拓本保存极为完好,5175个字毫发无损。

唐太和四年(830年),弘农郡开国公杨承和将《金刚经》进献给唐文宗,并编入《藏经目录》,为了传承与勘误,皇帝命人集晋王羲之书法重刊,历时两年这件集王字《金刚经》完成。

唐代集大王字成碑是一种风尚,可惜原碑、原拓保留下来的非常稀少,唐早期的《圣教序》、中期的《半截碑》和晚期的《金刚经》,并称为“三大集王名作”。宋代赵明诚《金石录》、晚明钱谦益《有学集》,清代叶昌炽《语石》,都把它收录其中。

此作由唐玄序摹集,他参考了“神龙本”《兰亭序》、《圣教序》及羲之真迹如《奉橘帖》,做到了字字不一,同时兼顾行气畅通和揖让变化。

王羲之用笔的典型特征在此卷中都可以看到,如尖锋起笔,中锋行笔,笔画的方圆并用、牵丝绞转以及一搨直下。结字以纵取势,纵逸绵长,内擫处理增加了中和隽永之气。

非常难得的是,同样是集字作品,《金刚经》表现出不同于《圣教序》《半截碑》的气质,《圣》纵逸、《半》庄严,而这件《金刚经》则平和简静,颇有不沾风尘之美。此帖不仅是我们领略大王笔法的入门必临,而且不论是硬笔、软笔都可以临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