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尔雅注疏》|训诂开山之作,道统一脉相承

 原典纪书局 2023-09-20

《尔雅》作为小学之梁柱,成书时间早,因此这本书书经历了漫长的注疏、考证的过程,其间名著迭出、大师也相继涌现,如郭璞《尔雅注》、郑樵《尔雅注》、邢昺《尔雅疏》、王念孙《广雅疏证》等等名家名作。研读《尔雅》,理解字义,必须参照历代名家注疏,从而知晓其流变,明其要旨。现今通行的《十三经注疏》中,《尔雅注疏》采用的是郭璞的《尔雅注》以及邢昺《尔雅疏》,二者合称为《尔雅注疏》。原典纪书局(孔夫子旧书网店铺)此次推出的尔雅注疏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元刊本为底本共11卷郭璞注,邢昺疏

  

  

(一)《尔雅》的重要地位

我国古人一向有好古与考据的习惯和传统尤其是在清代“小学”的研究到了空前发达的地步《尔雅》便是我国训诂学方面最早的一部著作,也被认为是最早的一部词典《尔雅》在训诂和辞书著作中处于至尊的地位是不足为奇的一方面儒家特别讲究从尧舜到孔孟一脉相承的道统。《尔雅》虽然不是“道”,但相传《尔雅》是周公或孔子的门人所编著既然《尔雅》与周公、孔子有关,在古代便有了进入经典的资格。另外,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尔雅》确实对于注经确实有重大作用与裨益。

《尔雅》列入儒家经典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从时间脉络来看早在汉代它就受到了极高的推崇。汉孝文帝十分重视教化工作,他曾命令掌故晁错从伏生受读《尚书》,并广泛地设立学官,设置博士来传授经典书籍当时《尔雅》与《论语》《孝经》《孟子》地位同等,都设置博士进行教育与传授。虽然在汉武帝时,《尔雅》不再设博士传授,但它的影响仍然很大古文献学家刘歆曾在京师开展两次重大学术活动,在这两次学术活动中《尔雅》仍然是其中的重要议题。对西汉末年的学术活动,梁启超曾专就其中有关《尔雅》的问题作过评述,道出了《尔雅》在西汉末年受到重视,有了进入儒家经典趋势的历史实情。从东汉到唐代,《尔雅》在学者们心中的地位比西汉更有提高到了唐代《尔雅》正式被官方和相关学者列为经典,宋朝人晃公武在他的著作《郡斋读书志》中曾有记载,唐太和文宗年号年间,复刻了“十二经,立石国学”,这“十二经”中便包括《尔雅》一书。综上所述《尔雅》列入经典是存在它的客观可能性的。

  

  

  

(二)《尔雅注疏》及其著录情况

清代是我国目录学发展的鼎盛时期清代著录《尔雅注疏》一书的目录学著作较之前的朝代大大地增多了。其中季振宜《季沧苇藏书目》、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钱曾《钱遵王述古堂藏书目録》、永瑢《四库全书总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等目录书均著录“尔雅注疏十一卷”;钱谦益《绛云楼书目》、阮元《两浙金石志》两部目录书下仅载“尔雅注疏”,既无卷数,也无作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録附余録》、顾廷龙《章氏四当斋藏书目》两部书下载入了“尔雅注疏十卷”

郭璞、邢昺之版本的《尔雅注疏》,在我国文献学史经学史、训诂学史的发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郭璞耗费 18 年的心血完成了《尔雅注》,可以说对《尔雅》一书进行了出了初步和较为全面的解释成果不可谓不大,但书中仍然存在着完备之处。邢昺在郭璞《尔雅注》一作的基础上,进而完成了《尔雅疏》,可以说是完善了之前的《尔雅注》,并又有所创新发展。从《尔雅注疏》完成至今,有诸多目录学著作,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目录书籍,都记载了该书,见证了该书的流传,也明确证实该书的作用。郭璞、邢昺之《尔雅注疏》,是现今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之一,这已经可以说明这本书的价值是为现代人所认可的。

郭璞像

  上文所介绍的中文古籍善本图文信息,由原典纪书局友情提供。

了解更多海外所藏中文古籍善本信息,或咨询古籍善本、中国古画仿真复制定制、图书代理出版,欢迎关注:原典纪古籍善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