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浮士德精神的多面性——读歌德《浮士德》
2023-09-20 | 阅:  转:  |  分享 
  
浮士德精神的多面性——读歌德《浮士德》我读过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不止一遍,包括钱春绮、董问樵、绿原的三种译本,但是迟迟未敢置喙。原因无他,它
太伟大了,也太艰深了,以致超出了我的知识准备。恩格斯曾把歌德与黑格尔并列:称“歌德和黑格尔各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歌德用了差不多一生的时间创作这部大书,这是他一生的阅历和思考的结晶,这与他二十五岁完成的《少年维特》不可同日而语。而之所以难懂,
大约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它的背景知识特别复杂,不是随便翻翻就能明白;二是我们的文学史教科书过于肤浅和单薄,对于阅读理解基本无用;三
是译本众多,但是各有短长,造成了阅读过程的困难。例如全剧的最后一句:“永恒的女性 引导我们前进”,这是钱译,绿原则译为“永恒的女性
引我们飞升”,而董译则是“永恒女性自如常,接引我们向上。”我比较喜欢钱译,明白晓畅,董译加了一个“自如常”感觉有些蛇足。而在学术
上能让人信服的阐释也不多,多为各说各话,互相抵牾。其中“浮士德精神”就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按照通常的理解,《浮士德》 的不朽价值
在于它表现了一种“浮士德精神”。而“浮士德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一是它追求人性的完满。完满的人性,既非人性万能有如神性,也非人格完美
有如圣人,而是人性的全部丰富性;二是它追求知识的完整和实践的多样。浮士德既不满足于书斋里的知识,也不满足于实践的单一,而是追求知行
合一的各种可能性;三是永不满足和自强不息。浮士德的经历表明:人类总是给自己提出难以企及的高尚目标。而每向这目标靠近一步,人类都要以
自己的错误甚至牺牲为代价。这种庄严的悲剧性,决定了人类进步的道路曲折而又漫长,决定了人类必须一刻不停地努力向上。这个理解虽然不错,
但很难完全吻合作品的全部内容以及作者表达的真实意图,未必是《浮士德》文本所蕴含的核心思想。歌德的友人、秘书爱克曼说,“这位非凡的人
物及其精神可以比作一个多棱形的金刚石,每转一个方向就显出一种不同的色彩。歌德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不同的人显现的形象是不同的。”恩格斯也
说歌德:“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解读歌德的作品,必须首先正视其
中的深刻矛盾。矛盾何在?关键在于浮士德本是一个复杂的人性多面体,他是天使与魔鬼的统一。《浮士德》中梅菲斯特虽以宗教伦理中的“魔鬼”
形象示人,却是浮士德得以逐步蜕变的最大助推器。究其实质,浮士德的蜕变也就是对于禁欲主义的传统宗教伦理的背反,而梅菲斯特之所以成为传
统宗教伦理视阈下的“魔鬼”,正是由于其对于禁欲主义的传统宗教伦理的背反而造成的——梅菲斯特与浮士德,其实都是传统宗教伦理的亵渎者。
浮士德的这一背反,或许正是歌德所要表达的浮士德精神中的另一侧面。或者说,浮士德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做了梅菲斯特的替身。由此我想到了中国
的《西游记》。《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一向被认为是普遍人性的四种面孔:仁爱唐僧、聪慧悟空、贪婪八戒、忠厚沙僧,吴承恩用四个作品人物
分述了他对人性多面性的理解。而歌德则是让浮士德用一人之力承担了五种人性的角色,梅菲斯特为了引诱浮士德沉沦,设计了学者生活、爱情生活
、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改造大自然这五条极致的人生诱惑,浮士德在五种“生活”中挣扎,在历史和现实中不断的穿梭。最终在临死之前,满足
地说出了:“请停留一下吧,你是那样美!”浮士德被天主接到了天国。浮士德可以说是西游师徒四人的合成版,他承担了那样多的人性诉求和角色
使命。意味深长的是,当他要说出“请停留一下”之前是明知说出必死的,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可见诱惑对于人性而言是无法抵挡的。这或
许就是人之为人的宿命吧!长话短说。浮士德的一生,为欲望而生,为欲望而死,他在本质上是一个人性完满性的体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情欲的追求
。有资料显示,歌德本人的一生中,从18岁青春少年到80岁耄耋老翁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妙龄姑娘的追求,而浮士德则成了他的化身。浮士德本就
厌倦了他的生活,否则怎能不顾后果地和魔鬼达成交易?梅菲斯特带浮士德去饮用巫女的药酒,受欲望鼓动的浮士德,爱上了少女格蕾辛;浮士德和
梅菲斯特回到古希腊那个半人半神的时代,只因又看见了海伦,再次发生了惊世骇俗的恋情。并且还在日耳曼城堡建功立业,成为海边的主人。全诗
最后“永恒的女性 引导我们前进”两句,曾被研究者们做了很多形而上的猜测,其实我看没有那么高大上,直白地理解就是:“女性的柔情长久地
激发我们奋勇向前。”格蕾辛就是这种“永恒”的代表,这是浮士德生命前行的原动力。不妨可以这样说,浮士德一生都在为各种欲望而奋斗,他诚
实而又坦然,他的故事为人的本质做了最好的诠释,诚如马克思的一句格言所说:“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所以,浮士德是一个真正的人,《浮士德》是关于人的赞美诗。美学和文学都是对人的生命的最高阐释,生命激情的绚丽绽放,就是真正的生命之美。
献花(0)
+1
(本文系岭南闲人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