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明孤勇者李定国:本是大明叛逆,却与南明联合抗清,誓死不降

 白衣钱子 2023-09-20

张献忠义子,大西军虎将

李定国,陕西榆林人,出身贫苦农家。明崇祯三年(1630年),陕北大旱,粮食颗粒无收,流民四起,弱者沦为饿殍,强悍者聚众起事,啸聚山林 ,以武力对抗官军。彼时义军蜂起,西北大乱。

延安定边人张献忠率部分延绥镇边兵(边防戍兵)扯旗造反,众多流民纷纷加入,他们冲州撞府,打家劫舍,杀戮明官。年仅10岁的李定国参加了张献忠部义军,以其聪明机警受到张献忠的喜爱。后与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张献忠收养为义子。

南明孤勇者李定国:本是大明叛逆,却与南明联合抗清,誓死不降

之后数年,李定国随张献忠义军转战于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冲锋陷阵,勇猛无匹,无战事时喜读《孙子兵法》、《资治通鉴》等书,善待士卒,在军中以宽厚仁慈著称。

崇祯十七年(1644 ),李自成率大顺军自西安直捣京师,张献忠则率部向西南发展,入蜀后在成都称帝,建大西国,设官分职,孙可望为平东将军,李定国为安西将军,刘文秀为抚南将军,艾能奇为定北将军。是为绰号“黄虎”之张献忠麾下著名的“四将军”。

南明孤勇者李定国:本是大明叛逆,却与南明联合抗清,誓死不降

联明抗清

张献忠在西充打箭炉被清肃亲王、靖远大将军豪格射杀,留下5、6万残军由孙可望、李定国等分率,南下云、贵。他们派人与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取得联系,表示愿意与南明联手抗清。永历帝对张献忠有刻骨铭心之仇,自然不愿与其余孽合作。经过一番周折,永历看到满清八旗军步步紧逼 ,局势危殆 ,南明残军不堪一战,只好依靠曾经的死敌大西军,封孙可望为秦王。

清顺治九年(1652),清廷派定南王孔有德(明降将,原明朝登州府总兵)由桂林出河池,进攻贵州;命平西伯吴三桂(后封平西王)由四川乐山出宜昌进攻川南。清军企图以两路夹击之策,实现围攻大西军抗清根据地的作战目标。

南明孤勇者李定国:本是大明叛逆,却与南明联合抗清,誓死不降

清军两路来攻,局势紧迫,被永历封为秦王的孙可望却暴露出他的个人野心,他把永历帝朱由榔控制在手中,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贵阳称王称霸、作威作福,且独断专行,没有心思率军抗清;李定国却一心抗清,他在云南招兵买马,整饬军武,训练士卒,用1年的时间练出3万精兵,并加紧督造兵器、铠甲等作战物资;他还从滇南、缅北请来一批驯象人,编练出一支“特种作战” 部队——象军。

在做好诸项准备后,李定国决定出军主动攻击清军。大西军从此开始与精锐的满汉八旗军主力正面交锋。

南明孤勇者李定国:本是大明叛逆,却与南明联合抗清,誓死不降

桂林大捷,逼迫清定南王孔有德阖府自焚

李定国率领的这支军队士气高昂,军纪严明,出云南后横扫贵州,一直打进湖南,收复了好几座重镇,接着又兵分三路南攻广西省城桂林。驻守桂林的清军主帅是定南王孔有德(明降将),他几次派兵出城北上迎战李定国,还没等交战,士气涣散的士兵们就溃散一空。

孔有德不得不亲自率军开至兴安严关,和南明军(大西)对峙。李定国率军一到,前锋是高大的象军,其后是杀气腾腾的步骑。战象一上阵便兴奋起来,纷纷卷鼻嘶吼,清军的战马从未见过大象,听到象吼,声若闷雷,就吓得四处乱窜,践踏步卒。正在紧张时,天上电闪雷鸣,刮起一阵阵怪风,忽然又下起瓢泼大雨,李定国趁势命象队猛冲敌阵,清军大败,往南溃逃,南明军奋勇追击,杀得清军人仰马翻,一败涂地。

南明孤勇者李定国:本是大明叛逆,却与南明联合抗清,誓死不降

孔有德急忙收拾溃卒,率残军仓惶撤进城池坚固的桂林城。李定国挥军紧追不舍,很快将桂林城团团包围,随即展开日以继夜的猛攻。孔有德见事态危急,亲自登城督军防守,双方你来我往,血战了好几回合。南明军弓弩手见城头上有一穿黄马褂的清将在指挥守军抵御,忙张弓搭箭对准他射去,乱箭齐发,一枚流矢正好射中孔有德前额,却侥幸受伤不死。这时,他得知城北铁峰山头已被南明军攻占,这个制高点高于北门城垣,明军可以俯射城头守军,遂知道大势已去,走投无路间便“聚其宝玩于一室,手刃爱妾,遂闭户,自焚死” 。仅余一个11岁女儿孔四贞(后被孝庄太后收养,16岁嫁广西将军孙延龄)乘乱逃出。孔有德举薪自焚,大火将故明靖江王府烧作一片白地。

南明孤勇者李定国:本是大明叛逆,却与南明联合抗清,誓死不降

衡州大捷,击毙清敬谨亲王尼堪

取得桂林大捷后,李定国乘胜挥师进攻,收复了除梧州以外的所有广西城镇。随即挥军入湘、赣。转战7个月,攻城略地3000里,军威大振,南明永历小朝廷封他为西宁王。随后,李定国南下攻取梧州,收复了广西全境。

南明军将领胡一青、赵印选、马宝(李自成余孽,后转投吴三桂)等相继归附了李定国。

南明孤勇者李定国:本是大明叛逆,却与南明联合抗清,誓死不降

永历帝朱由榔得到捷报,很是兴奋,以为复国有望。接着李定国又率军北上,连克永州、衡州(衡阳)、长沙,前锋逼近岳州。清军在湖广屡屡受挫,损兵折将,丢失重镇,清廷大为震恐,急忙命洪承畴经略湖广、云贵、两广,洪临危受命,率军直扑长沙。

清廷又派宗室、敬谨亲王爱新觉罗·尼堪出任定远大将军,率三贝勒、八固山额真(都统)共15万八旗精锐直趋长沙。面对大举袭来的强敌,李定国并不慌乱,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主动撤出长沙南进,在退往衡州的路上设下伏兵。敬谨亲王尼堪亲自率军猛追,却在中途遭到明军的伏击,猝不及防的尼堪死于乱刀之下。清军失去主帅,无心恋战,大败溃逃。

南明孤勇者李定国:本是大明叛逆,却与南明联合抗清,誓死不降

桂林、衡州两次大捷,使“清君臣闻警,上下震动,闻定国名,股栗战惧,有弃湘、粤、桂、赣、川、滇、黔七省与(永历)帝媾和之议 ”。李定国出军不足1年,摧垮数十万清军,掀起了又一次抗清的高潮。明清之交著名经学家、思想家、史学家、天文历算家黄宗羲赞誉道:

“逮夫李定国桂林、衡州之战,两蹶名王(击毙(自焚)定南王孔有德、敬谨亲王尼堪),天下震动。此万历戊午以来全盛天下所不能有”。

南明孤勇者李定国:本是大明叛逆,却与南明联合抗清,誓死不降

孔有德

誓死不降清

李定国连战连捷,威震天下,引起义兄、秦王孙可望的嫉恨。孙可望担心他尾大不掉,难以辖制,密谋削夺他的兵权。

李定国察觉到孙可望或将不利于己,率军南下,并派人送信给盘踞闽南、台湾的郑成功,请他派兵南下与自己会合,一同攻取广东。彼时李定国已经移屯雷州、钦州、廉州(今广西钦州、合浦)。旋即与清军激战于高明(肇庆东南)、新会。清军援兵大举开至,双方血战,李定国力战不支,兵败退守南宁(邕州)。

南明孤勇者李定国:本是大明叛逆,却与南明联合抗清,誓死不降

顺治十三年(1656),李定国出南宁至隆安,与大西军将领刘文秀、白文选会师后共同护卫永历小朝廷徙往昆明。孙可望得知后大怒。李定国希望与孙可望和好共御清军,和刘文秀一起写血书给孙可望,还派兵将可望家眷送回。而孙可望一直图谋废黜永历,自己取而代之,对李定国的善意嗤之以鼻。阴谋败露后,他恼羞成怒,于顺治十三年悍然起兵进攻云南,发动了一场令亲痛仇快的内战。因孙可望麾下诸将不愿同室操戈,不听其将令, 纷纷率部归附李定国,孙可望大败亏输,狼狈溃回贵阳,又遭到留守将士反对。孙可望走投无路,就带领部分亲信到长沙投降了洪承畴。

南明孤勇者李定国:本是大明叛逆,却与南明联合抗清,誓死不降

孙可望做了可耻的叛徒,不久刘文秀也病故了,李定国成为大西军的统帅,永历帝封他为晋王,执掌了南明流亡小朝廷的军政大权。待部署已定,秩序恢复,他致书郑成功以及四川、湖北交界处夔东十八寨的李来亨(李自成余部)等抗清武装,约定合力与清作战。

1658年,清廷趁孙可望来降的有利时机,决定以三路大军进攻云南。南明永历帝以李定国为招讨大元帅,率军御敌,李定国也兵分三路阻抗,虽然取得磨盘山大捷,歼敌无数,但毕竟寡不敌众,随后数战都遭到失败,不得不退守昆明。永历则率领大臣、嫔妃仓惶逃往缅甸,被缅王莽达收留。

南明孤勇者李定国:本是大明叛逆,却与南明联合抗清,誓死不降

李定国接连13次派人入缅,欲迎回永历帝,因缅王阻拦,未能接回。顺治十三年(1656),李定国率军南下大举入缅,缅王莽达聚兵十余万拒战,李定国虽然奋力击溃缅军获胜,但还是没能救出永历帝。

顺治十八年(1661)冬天,清廷命平西王吴三桂率10万大军直捣缅甸,逼迫缅王莽达交出永历 。面对清军大兵压境,缅王危惧,命人将永历帝送到吴三桂军营。次年4月,吴三桂为了示好清廷,命部将吴国柱用弓弦将永历帝朱由榔、太子及眷属25人一起绞死在昆明篾子坡。永历时年40岁,在位16年。最后一个南明政权彻底覆灭了。

南明孤勇者李定国:本是大明叛逆,却与南明联合抗清,誓死不降

李定国获悉永历帝被吴三桂俘获后,立刻回兵勐腊(今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他仍不甘心,派人去车里(今版纳首府景洪)向土司借兵,准备持久抗清,营救永历。但军中将士死伤殆尽,实力衰弱,又听说永历已遇害,他忧心如焚,自思艰苦抗清10多年,虽有胜绩,但终究没能实现复明的愿望,心中郁愤难平,虽有心杀贼,无奈大大势已去,常感无力回天,遂抑郁成疾,终于一病不起。 清康熙元年(1662)6月27日,只剩最后一口气的李定国对其子李嗣兴和部将们说:“宁死荒(郊),勿降也(宁可死在荒山野岭,也不能投降(满清)啊)”!

后来李嗣兴和刘文秀之子率部投降清朝。部分不愿降清的南明孤军将士进入滇南、缅甸的崇山峻岭中,并永远留在了那里。他们自称果敢(汉)人,至今仍未入籍缅甸。

南明孤勇者李定国:本是大明叛逆,却与南明联合抗清,誓死不降
南明孤勇者李定国:本是大明叛逆,却与南明联合抗清,誓死不降
南明孤勇者李定国:本是大明叛逆,却与南明联合抗清,誓死不降
南明孤勇者李定国:本是大明叛逆,却与南明联合抗清,誓死不降
南明孤勇者李定国:本是大明叛逆,却与南明联合抗清,誓死不降
南明孤勇者李定国:本是大明叛逆,却与南明联合抗清,誓死不降

【插图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