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他突破了“021型”快艇导弹发射装置技术

 湖蓝橙黄 2023-09-20

 021型导弹艇,全称为6621型大型导弹艇,原苏联叫黄蜂级导弹艇。021型导弹快艇是苏联按照“二四协定”转让给我国仿制的钢壳体大型导弹快艇,是当时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导弹快艇。苏联转让给我们时还处在试制阶段。该艇总长38.7米,正常排水量186.5吨,航速39节,装四枚舰对舰导弹,两座双30毫米自动火炮。

图片

  1959年3月,苏联开始分批向我国提供图纸和技术资料,一机部船舶设计院第三研究室及时组织科技人员复制翻译了资料。在经过符合国内情况修改和补充缺图工作后,于1960年3月,由437厂开工试制。但仿制艇开工不久,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了全部专家,给该艇的仿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我国军工人只好自行摸索,足足用了十五年时间才彻底吃透完成定型服役。其中最关键的导弹发射装置技术突破,是由七院十三所导弹发射装置主任设计师魏乃文和一所101室结构科副科长雷良日等科技人员完成。以下是原核潜艇办公室主任、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陈右铭所写的《陈右铭自传和文集》关于这段历史的摘录:

图片

  1961年3月,由于苏方提供的第四批图纸修改面大,首制艇(021型)研制全面停工。经过几个月的准备之后,1961年11月又恢复试制。1963年8月下水,9月至12月进行码头系泊试验。1964年1月至8月在舟山海区进行航行试验,由于主机故障等原因,到1965年才完成航行试验。

1965年10月,导弹快艇到海军试验基地进行导弹发射试验。试验前六机部方强部长、刘华清和边疆副部长与海军赵启民副司令员等商定组成601试验领导小组,由试验基地副司令员冰野任组长,我任副组长;参加试验的研究所、工厂和海军快艇部队,军代表室分别组成工作队;海上试验的组织指挥由冰野负责,科研试验的技术协调抓总由我(陈右铭)负责。

  由于是仿制苏联产品,技术上谁都没有十分把握。苏联专家说, 快艇第一次试验导弹时,艇上的人成了“烤羊肉”,第二次发射导弹时艇上大部分人员都牺牲了。021快艇发射导弹时,艇上人员半数得了脑震荡。这样使不少科研人员产生了顾虑。

果不其然!还是出了问题……

  1965年10月15日,021艇锚泊状态用右舷首部发射装置发射了一枚模型弹,获得成功。11月3日,在航行状态用左舷首部和右舷尾部发射装置齐发两枚模型弹,结果右舷前发射简盖和艇的防风暴走廊局部损坏,驾驶室舱内试验动物被燃气流烧伤和压伤。

幸运的是,陈右铭同志由于担心苏联提供的图纸和技术资料有问题,这次发射试验是进行遥控发射试验。虽然失败,但人员没有伤亡。

  返航后,我(陈右铭)陪海军副司令员赵启民看了损坏的情况。他指示我们马上召集科技人员进行研究分析,找出损坏的原因,制定出下一步的研究试验计划。经召集七院十三所导弹发射装置主任设计师魏乃文和一所101室结构科副科长雷良日等科技人员研究分析,一致认为损坏的原因是发射简盖的强度和制动器刚度不足,导流形式不合理所造成的。但是,在讨论如何修改设计和下一步计划时意见不一致。

  魏乃文等搞发射装置的科技人员表示:苏联原设计的计算资料没有,图纸也不在现场,要回所查看图纸,经过研究分析和计算后才能修改图纸,何时能完成这些工作现在不能确定。

  437厂莫副厂长等认为苏联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我们又缺少原始计算资料,短期内不可能解决,建议试验工作暂告一段落,将艇损坏的部分原样修复,于年底前军厂双方签字后交部队作训练用,待十三所魏乃文他们修改好图纸后再到厂改装发射装置,何时到试验基地进行发射试验,要根据图纸修改情况和改装工作量再另行安排计划。海军的同志则希望抓紧进行研究试验,早日搞成功后定型批生产装备部队;首制艇要试验成功后再交付部队。

总结会议后陈右铭说:“021导弹快艇是仿制苏联产品,导弹发射装置试验不成功,虽然不是研究所和工厂的责任。但是,我们必须负责研究解决发现的技术问题,不能将一艘不能执行任务的艇交给快艇支队。海军战备急需021导弹快艇......”。“希望大家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不要认为苏联人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我们就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

  “我认为可以修改设计!”雷良日发言说:“我根据测试的燃气流压力做一个计算,跟十三所魏乃文同志进行了研究,能够在一两周内拿出修改草图来。”

  陈右铭听了雷良日的发言,虽然很高兴,但考虑导弹发射装置是十三所的任务,便提出:“改装试验的草图可以雷良日为主,十三所的同志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但试验成功后生产图纸修改设计仍由十三所负责。”

刘华清副部长还特别强调说:“437厂不要认为试验成功不成功是一所和十三所的事情,你们同样有责任,要积极协助我们把021导弹快艇搞成功,尽快定型批生产装备部队。”

1965年12月21日,在旅顺海区再次用左舷尾部发射筒发射一枚模型弹,获得成功,当看到发射筒和防风暴走廊完好无损、试验动物未受伤时,我双手举过头顶向科技人员供手致谢:“同志们,我们成功了,谢谢你们,你们为祖国争了气,为海军装备立了功!”12月31日海军军代表与437厂在交接021首制艇议定书上签字。

试验获得了成功,圆满解决了021导弹快艇原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说明中国造船工业战线上的广大科技人员和工人不仅有能力仿制舰艇,而且有能力自行研制舰艇,对那些不相信我们自己的同志是一个很好教育。

   021导弹快艇经过一段试用,一所雷良日和十三所魏乃文等科研人员根据试用和试验情况,改进了装卸导弹机构,提高了艇的备战机动能力;装四枚弹的时间由4个半小时缩短到1小时;装卸弹方便,操作简单,消除了笨重的体力劳动;艇转移基地方便;增设了应急备用开盖机构;改进了动力缸密封结构和材料等。1978年3月,021型导弹快艇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