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柴胡汤合贝母瓜蒌散五味消毒饮治疗痤疮

 经方人生 2023-09-20

曾某        20岁

2021年4月28日初诊:背部痤疮密布,几无空隙,受热则痒,化脓,脓破则流血,口中粘腻,平素情绪不畅。

舌质淡红,舌苔白略厚,脉弦略滑。

柴胡10克 黄芩10克      法夏10克    全瓜蒌30克

浙贝10克 天花粉15克    陈皮10克    桔梗10克

茯苓30克 紫花地丁30克  蒲公英30克  野菊花15克

丹参20克 芦根30克                      7剂

2021年5月7日二诊:痤疮消退大半,即使受热亦不痒,未见脓点,口中粘腻消失。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缓。

续上方,加刺蒺藜20克。7剂。

2021年5月22日三诊:服完上方后痤疮已愈,现又有复发之势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缓。

4月8日方,加夏枯草20克。7剂。

2021年10月2日回访:背部痤疮已愈,未留下痘印。

老师:抄方这么长时间,有没有总结一下痤疮好发于那些部位?

学生:头面部、背部。

老师: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学生:头面部好解释,火曰炎上,火热邪气上炎于头面部,蒸腐气血肌肉而为痤疮。

老师:头面部为诸阳经的交汇之处,阳气旺盛,易生痤疮。

学生:那为什么背部也易生痤疮呢?

老师:背为阳,腹为阴,背部阳气亦旺。日常生活中,如果被褥潮湿,睡觉时背部贴着床单而不透气,湿热熏蒸背部皮肤,可致痤疮。

学生:此案患者背部生痤疮的病因是什么呢?

老师:从症状来看,有两大病因:第一,口中粘腻,舌苔白略厚,是痰湿蕴热;第二,平素情绪不畅,脉弦,是气郁化热。湿热熏蒸背部皮肤,导致痤疮滋生。

学生:方中小柴胡汤疏肝理气,二陈汤、贝母瓜蒌散化痰除湿。贝母瓜蒌散为治燥痰之剂,此处为热痰,似乎不太恰当。

老师:第一,贝母瓜蒌散化痰之力尚可,清热之力不足,所以方中加用了清热解毒之药;第二,方中疏肝、化痰、清热之药皆能伤阴,贝母瓜蒌散功能润燥养阴,可纠正这一弊端;第三,贝母瓜蒌散由浙贝、全瓜蒌、天花粉、陈皮、桔梗、茯苓组成,方中除陈皮外,余药皆是白色,具有美白之效。

学生:清热解毒药选用的是五味消毒饮?

老师:是的,没有用金银花、天葵子。加用丹参活血消痈,促进痤疮的消除;芦根引湿热邪气从小便而出,给邪气以出路。

学生:二诊为什么加刺蒺藜?

老师:第一,疏肝经风热;第二,刺蒺藜是白色,可以美白;第三,经大量使用,发现刺蒺藜有消痘印的功效。

学生:患者最后没有留下痘印,疗效颇佳。为什么有的痤疮患者会有痘印呢?

老师:生了痤疮千万不要去挤,在挤的过程中会损伤皮肤真皮层,从而留下痘印。如果单纯服用中药而治愈痤疮,一般不会留下痘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