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释读中国历史335:有一半日本血统的郑成功,结束了荷兰对台湾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

 金色年华554 2023-09-21
自从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以来,欧洲彻底走上了大规模海外殖民的道路,蕞尔小国荷兰和西班牙趁着明朝末期的混乱竟然先后侵占了台湾,直到38年后,身上有一半日本血统的郑成功打跑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郑成功的父亲叫郑芝龙,福建人,原本跟着舅舅做生意,后来因为精明强干,被日本一个经营船队的华侨认作干儿子,逐渐成为从事海外贸易的巨富,成了日本华侨的领袖,很受德川幕府的敬重,还娶了一位日本老婆田川氏,生下个儿子就是郑成功。
郑芝龙拥有一支700艘船的武装船队,台湾是他的根据地。明朝实行海禁,把他当海盗打,但好几次都被他打败了。崇祯时期,他接受了朝廷的招抚,坐镇东南沿海,成了明朝重要的海防力量。他多次击败了荷兰殖民者和倭寇,因为军功先后升任福建总兵、福建总督。
郑芝龙鼎盛时期拥有3000多艘大小战船,是当时东南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后来在福建遭受严重旱灾的时候,他组织汉人大规模向土地肥沃的台湾移民,这是历史上的首次。
公元1645年,清军入关大举南下的时候,他在福州拥立唐王,建立了南明的隆武政权。
图片
郑成功小时候一直跟着母亲生活在日本,父亲郑芝龙被明朝招抚后才被接回到福建晋江安平镇,他住的那地方现在叫安海成功小学。之后郑成功接受中国的传统教育,还考中过秀才,隆武政权建立的时候他21岁。郑成功很受隆武帝的欣赏,赐给他皇家的姓氏——朱,并给他改名叫成功,以前他的本名叫郑森。朱是明朝的国姓,所以人们后来尊称他为“国姓爷”。
郑成功是坚定的抗清派,清军打过来的时候,他痛哭流涕地苦劝父亲郑芝龙不要投降,郑芝龙没听,投降后被送到北京,后来因为劝降郑成功不成被清朝杀了。
郑成功收编父亲的旧部、招兵买马,在金门、厦门这一带坚持抗击清军,公元1649年被南明永历帝册封为延平郡王。郑成功一直忠诚于明朝,即使被永历帝授权可以委派官员,每次他都请明朝的宗室在一旁观礼表示对朝廷的尊重,他还把厦门改名叫思明州,现在厦门思明区的名字就是从这儿来的。他曾经跟南明的李定国一起东西夹攻广东,没能成功,公元1659年他还发动过一次大规模的北伐,一直打到了南京,但遭遇了各路清军的反攻,损失严重,退回到厦门。
后来,为了能有一块稳固的抗清根据地,郑成功把目光投向了台湾。
台湾的名字源于南部少数民族的“台窝湾”,意思是滨海之地,远古时代跟大陆相连,后来地壳变迁变成了岛屿。汉朝时候叫“夷洲”,三国时期孙权最早派人开发、管辖,成为中国固有的领土。后来隋唐叫“流球”(宋朝叫“琉球”),明朝后期称作“东番”,后来郑成功改称“东都”,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图片
在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4年,荷兰人侵占了台湾南部,公元1626年,西班牙人又侵占了台湾北部。后来在公元1642年,荷兰人打跑了西班牙人,在台湾修建了热兰遮城(也叫台湾城)和赤嵌城等众多据点,这两个城都在现在的台南市。荷兰人对台湾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遭到了台湾人强烈的反抗。
公元1659年,在荷兰东印度公司任职的一个原来郑芝龙的部下,把台湾的地图还有赤嵌城的模型献给郑成功,把荷兰在台湾的兵力部署情况也告诉了他,建议他进攻台湾,作为抗清的根据地。
郑成功这时候刚遭遇了北伐失败,也想找一个相对稳固的地方积蓄力量,同时也好安顿部下将士的家属、解决后顾之忧,就下决心收复台湾。
之后2年,郑成功操练官兵、修造战船、储备物资,公元1661年,清朝顺治帝刚去世,郑成功判断清朝这时候不可能大规模用兵,就让儿子郑经留守金门、厦门,自己率领2万5千名士兵、数百艘战船渡海东征台湾。
当年的4月,郑成功率军巧妙地绕过荷兰军队炮火密集的大港,利用海水涨潮的机会从鹿耳门(台南市安平区西北)水道进入台江内海,在禾寮港(今台南市北区开元寺附近)登陆,随后在海战中击沉荷兰军舰取得了制海权。之后,占据有利地形,修建防御工事,切断了荷兰军队的军事要塞赤嵌城和台湾城的联系。
图片
荷兰人退守在赤嵌城和台湾城中不敢出战,郑成功强攻不成,之后改变了策略,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迫使荷兰人投降,还切断了城里的水源。赤嵌城的荷兰人先坚持不住了,出城投降,但台湾城的荷兰军队拒绝投降,跟郑成功谈判拖延时间,等待援军。郑成功为了减少损失,采取围而不攻的方式,修建了三座炮台,用大炮轰击荷兰人的防御工事。
在印尼的荷兰军队派出了船队救援台湾,跟台湾城内的守军一起向郑成功发动了疯狂的反扑。郑成功毫不畏惧,指挥水陆两军击溃了荷兰援军,之后缩紧了对台湾城的包围。走投无路的荷兰人在被围困了8个月后,在公元1662年年初被迫投降,从此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对台湾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
收复台湾后,郑成功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台湾的政治、经济建设上。他改台湾为东都明京,设立一府(承天府)二县(天兴县、万年县),又改台湾街为安平镇,在澎湖设立了安抚司。他对台湾的吏治进行了整顿,严惩违法官员,安定社会秩序。郑成功采取了种种措施大力发展台湾的经济,实行“寓兵于农”的制度,组织将士开垦荒地,供应军需,减轻农民的负担。
可是非常不幸,在收复台湾5个月后,郑成功不幸病逝,年仅39岁。他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从殖民者手中收复祖国领土的人物。
他死后,儿子郑经承袭了延平郡王的爵位,仍然奉明朝为正朔,一直到公元1684年,郑克塽投降,台湾正式纳入到大清帝国的版图。
了朋友们,这一期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