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北京门联故事(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2023-09-21 | 阅:  转:  |  分享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这是东城区东塘街57号住户,利用周末休息专门前去探访。走近一看,这一带正在拆迁翻新,很多老胡同已经消失,部分院落也已拆除完毕。幸运的事,在拆与不拆的当口,我抓到了尚未拆迁的一户人家,走进一看,门内已近拆除完毕,但大门保留完好,门联依稀可见,仔细辨认不难看清原貌:“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 基本释义

这幅对联在胡同里使用频率很高。原载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忠”的本意是尽心竭力、严肃认真、忠实、赤诚。“厚”的本意是指山陵很厚或上下距离很大、物体的厚度,也指厚道、宽厚、笃实。《论语·学而》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易·坤》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厚”字与本联的“厚”字意义相近。

◎ 门联源头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苏轼在《三槐堂铭》中所言。如今听起来,依然具有无声的力量。以三槐王氏的忠义事迹,喻家风、讲家教。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该篇诠释了家族的兴盛在于拥有忠厚朴实的品质和行为,要真正使得声名远播,济世救人唯有读书、传书。因此延伸出了这幅楹联。也有“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一联。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 评释浅见

“忠厚传家久”是几千年来,人们在持家兴业方面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在政治上与尔虞我诈、无毒不丈夫格格不入,经济上与人无横财不发、富贵险中求有本质区别。 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那是因为在精神和财富得到满足之后,一个家族就会逐渐丧失其创业初期的优良品行和坚定信念,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扭曲的精神欲望,受这种欲念的思想支配,就会一步一步从政治上、经济上走向衰败的泥潭。忠厚是个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代影响一代,代代相传,潜移默化,滋润积淀,厚积薄发。老百姓常说某某人发达了,那是他祖上积的德,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把这么简俗易懂的话隽刻在门联上,寄托了老辈人把回望和总结自己的人生所得,通过门联代代相传,以至永远。

“诗书继世长”,诗书是传播知识的工具,不学习,就不可能获得好的生活资源、生活条件。没有物质保障,家族、家庭怎么会长久?管子曰:“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之将亡。”古人把学习文化作为家族、家庭长久、安身立命的重要条件。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才能达理,才能文质彬彬,才能宽容大度,与人和谐相处,受人尊重,处世长久,才能得到他人、社会的帮助、福佑。诗书能够开启心智,使思维能力和精神境界得到提高,而智慧的获得需要文化知识的获得和历练。知识并不等于智慧,但知识可以提高人的思维能力,使其见微知著,才能使人趋吉避凶,才能是家族经久不衰。

◎ 现实随想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确切地说是从德与智两个方面昭示了家道久远的内涵,成为家道、家训的重要内容。把这通俗易懂、寓意深刻的语句当作门联,可以说是再贴切不过了。

另外,在原崇文区(现合并为东城区)草厂十条东侧一片即将拆迁的一户大门上,也发现刻有相同字样的门联。走近一看,刻字的地方被挖了深浅不一的洞坑,门联内容也难以辨认。

巧的是,走来了一位老奶奶,我上前小心请教是怎么回事,老人到是很爽快,用不确定的语气说:“记得好像叫什么传家久”,我一猜肯定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幅门联了。又追问是不是时间很长磨损看不见字了,老人说:“那是文化大革命时红卫兵挖的”。奥!原来是这样,第一次听此说法。看来这幅门联不仅有文化背景、更有历史故事呀。何以这么狠,发生了什么,我想那个年代发生什么都很正常。

这幅门联,仅就我走过的胡同,就发现在西四北七条37号、草厂四条36号、草厂五条8号、南锣鼓巷28号、东壁街57号、西扬威胡同14号都刻有此门联,等等,可见百姓的喜爱程度。







— 4 —









献花(0)
+1
(本文系寂寞中快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