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122:辛封村里的子夏祠与子夏墓

 meiqingji 2023-09-21 发布于山东

8月29日中午,我们离开孝义,将车开上大运高速,一路南行,从新绛县转侯禹高速,下了侯禹高速,转108国道,就到了河津市阳村乡辛封村,时间已经接近下午5点。我们此行,是来看村里的子夏祠与子夏墓。

在108国道的路北,有一4柱3间冲天式牌坊,中间两柱下各蹲一只石狮。牌坊的最上端雕有二龙吸珠,珠下写着“子夏故里”。下边写着“东辛封村”,两侧明间写着“永念辛勤”和“俗凝华封”。四柱上写着两副对联,中间的对联是:“居圣贤村蹈德咏和衍万代;仰夫子庙革故鼎新壮千秋。”外侧柱子上的对联,右联因被大货车挡住,只能看到“励精图治物华天宝”几个字,下联是:“克难攻坚人杰地灵。”坊的背面也有两副对联,其中一副是:“顾家乡变迁莫忘前辈开拓;跟潮流发展全靠后生创新。”另一副是:“瑞气盈天家宅美如画;祥光耀地村庄景宜人。”

从牌坊中间走过去,就进入了辛封村,一座祠堂呈现在我们面前,村民说那就是子夏祠。子夏祠前有一个广场,广场上有人在摆摊,有人坐在一起唠嗑。子夏祠的墙上镶着一块牌子,上书“河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卜子夏祠堂”等字,为河津市人民政府于1983年立。还有一块牌子上写着“西河师表”。祠堂的大门紧锁着,我问村民怎么能把门打开。村民说往前走第二条胡同第二家,钥匙就在那家。我们按照指点,找到了那家,敲了半天的门,才有个老太太把门打开一个小缝,我赶紧作自我介绍说我们是北方黑龙江而来,为的是看子夏祠堂。那人没有说话,就把门关上了,我们以为她回去换衣服什么的,可等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到人出来,我们又敲了敲门,却再也没有人来开门。我们知道人家是不想给我们开门了,我们又回到子夏祠堂那里。

村民看我们回来了,就问拿钥匙的怎么没来,我把情况跟他们说了一下,有些人显得很生气,让我们到旁边的村委会,去找一位名叫卜武勤的人想办法。我们进到屋里,见到卜武勤,经了解得知他是子夏的后代。他听了我们说的情况后,很生气,就说我去给你们找别人,说着骑上自行车就走了。过了一会儿他回来说没找到钥匙,但带回一个电话,让我们打这个电话。可我把电话拿过来一看,少了一位数。

卜武勤领着丕羽又出去找人,我就背着相机在子夏祠堂周边瞎转。不一会儿,他俩和那老太太一起来了,一边走我听到卜武勤在一边数落那个老太太不给我们开门。那老太太则说,村领导有交待,告诉不给陌生人开门,说她到现在心还在嘭嘭跳。她虽然这样说,还是给我们开了门。

我们终于可以走进子夏祠堂了!

子夏祠堂面积不是很大,只有一座大殿,大殿上方悬挂着一块匾,上书“西河昭世”,两侧柱子上亦书对联一副:“负笈孔子门下一十八载协师撰春秋;设教文侯地域传艺五十五春扶君度战国。”祠堂正面神龛内端着子夏像,手握书卷,两眼目视前方,炯炯有神。两侧有童子协侍。两侧墙上,分别悬挂着子夏弟子像及子夏后代著名人物像。还有一些咏子夏诗的卷轴和和碑碣。

大殿内外还立着一些石碑,碑上记述着有关子夏祠和子夏墓的内容。从2005年立的《重修子夏祠碑》上得知,这座子夏祠的历史十分悠久:“先贤卜子夏祠,历朝历代多次重修。早在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04年)开始祀拜子夏,大力扩建祠堂。明朝曾三次修建。”接着又介绍重修情况:“今重修之祠,系明代嘉靖三十六年重建,至今四百四十八年。大型结构均属原物原处原貌面世,多数青砖和已损之部分相关建筑物,均为仿明作品。先贤子夏及男女侍童之三尊明代泥塑彩像,文革被毁。今易三尊木雕,其中子夏楠木坐像,由湖南省浏阳市卜继棠等众卜氏后裔敬献。男女侍童站像,乃我市作品。修复期间,暖阁东侧后背墙内封有明代方形碑刻,今移至祠西墙之南。另有辛封七十七裔孙卜武科之妻阎流烈,将其保藏半个世纪之久的明代金瓜和清代'教衍西河’之木雕牌匾回归祠堂,重添光彩。”重修从2004年开始,历时一年,到2005年完成。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子夏祠。接待我们的卜武勤的名字也刻在碑上,是重修子夏祠的施工员。

在祠内,有一通立于明代正德九年(1514)的《重修魏国公卜子夏祠堂记》,作者为陕西西安府同州合阳县儒学署教谕事举人榆次孙玙,碑文记述了山西按察副使吴江重修子夏的事绩:“正德甲戌秋七月,山西按察副使吴公行部平阳之河津,以表彰先贤为观风首务,爰诣魏国公卜子夏祠展拜焉。既至,见其规制狭隘,覆砌倾圮,又祠东隙地为邻人所锓占,贤裔苦于征徭,贫无以给饔飧,弱无以支门户,虽不甘心焉,而不能以自白也。公廉得其实,遂置邻人于法,复其侵地。犹以祠之西广,弗称于东,贸地一亩,以益祠地。命有司建外门三楹,中门一楹,东西两庑各三楹,正常仍旧。俱饰以丹漆,中门傍通掖门,正堂傍翼夹室,缭以周垣,宏敞富丽,足为妥神之所,皆取办于罪赎而民不烦也。”由此得知,当时的子夏祠十分宏富。

看完子夏祠,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卜武勤说,他刚给他的弟弟卜汝斌打过电话,他一会儿过来。因为卜氏家族事物及有关资料,都在他那。等他还要一段时间,我请卜武勤领我们去看子夏墓。

墓在村东农田里。走到村外,就可看到农田里的一座荒丘,那就是子夏墓。墓上爬满了窝瓜秧。紧靠着墓的南面,有一不是很高的碑,上面写着一个厚重敦实笔力千钧的颜体“墓”字,落款为“知河津县事蔡光辉题”,蔡光辉为民国年间河津县县长。此碑前还有一碑,比“墓”碑要高一些,碑首有“流芳”2字,下面写着“先贤子夏之墓”,碑立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秋,碑文为时任河津知县兼绛州州判马煇所题。碑阴文字已漫漶不清,碑首两个大字“垂后”还可以看清。此碑前安放着一张石供桌,桌下部有十分精美的雕刻,所雕之龙栩栩如生。

在供桌前边,还有两通石碑,很是高大。西侧那通碑年代较近,立于2000年,碑文为《卜子夏简介》,立碑者为卜子夏后裔及河津市卜子夏西河文化研究会。东侧那通碑年代稍早一些,时间为民国十一年(1922),碑文作者为时任县长蔡光辉,他曾主持子夏墓园的修缮工作。碑文载:“中华民国十年岁纪辛酉四月,光辉于役龙门,道经辛封,相传有先贤子夏墓,亟下车展谒,以申景仰之私。乃徒行数十武,初无墓道可寻,廑于荒榛断梗中,见坏然一垄,询之乡人,云是即子夏墓,乡人即卜氏后裔也。光辉敬谒之余,徘徊墓左,喟然太息,以为先贤足迹,凌夷至此,官斯土者之责也。未几,而光辉承乏河津,于是毅然倡修墓之议。”经过蔡的努力,“会连伯、降坪、阮家湾、西梁等村,集资得五百金,益以其它捐资,就墓傍辟地十亩,环以垣,为门三,中建碑亭,用于春秋享祀之所,阅数月而工成”。这就是当时的子夏墓园。

卜武勤指着菜地的南头说,原来墓园的大门就在那边,门楼三楹,中间为正门,东西各开一偏门,共有三座门。从正门到墓前是一条墓道,宽约5米。路的两旁栽植着两行松柏,一直通到墓前。墓前有碑亭一座,亭内立有石碑一通,上书《重修先贤子夏墓碑记》,即现在仍立在墓前的那通。碑亭后有一供桌,即现在放的那个。桌后有清乾隆年间的碑楼一座,今已不存。碑楼后面就是子夏墓。据孙茂法《卜子夏与西河设教》一书说,这里除了子夏墓之外,还有子夏儿子卜芹的墓,二墓相距不远。该书还载,这座子夏墓园,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还保存完好。在该书里,我还看到了被毁之前的子夏墓大门照片。虽然后来遭到破坏,但子夏墓还在,几通石碑还在,也算是对先贤的一种慰藉吧。

我们从子夏墓又回到村里的子夏祠,卜武勤的弟弟卜汝斌已经坐在祠堂大门那等我们。一见面他十分严肃,冷冰冰地问:“有介绍信吗?”我说:“有。”拿出介绍信给他看。他看了介绍信后,脸色开始转晴,热情地说:“你们有正当手续,我们理应接待。我们这样做希望你们能理解。祠堂内的子夏像,是一整块楠木所制,十分珍贵。为防意外,我们不得不对前来参观的人严加防范。”我说:“能理解。”然后他又跟我们说:“你们到我家去吧,我再给你们提供点资料。”他的家在河津市里,我们把他让到车的副驾驶位置上,告别了卜武勤,前往河津市。

到了他的家,我们才知道,卜汝斌是卜氏家族事物中的一位重要联络人员,他的桌子上放着许多天南地北卜氏家族的来信,还有一些相关的档案资料。桌子上还有一尊子夏像。他拿出了一本孙茂法写的《卜子夏与西河设教》一书,说这本书他手中已经不多了,但还是决定送我们每人一本。他还送给我一张子夏祠未维修前的照片,十分珍贵。

告别了卜汝斌,我们驱车前往洛阳。在路上我跟丕羽说,那个老太太迟迟不给咱们开门,就是在让咱们等这本书。

关于子夏西河教授之西河,有多种说法,而《卜子夏与西河设教》一书的作者则力主河津说。书中写道:“据考,卜子夏的私立学校的校址就在皮氏城北边不远的一块开阔地上(即今子夏山上),也就是在今河津市辛封村附近。”

我们于8月26日晚由河南到达山西的晋城,然后经由潞城、太原、文水、汾阳、孝义、河津,于8月29日晚离开山西,再次回到河南,在山西待了3天多,走了个n字形。

晚上12点多才到达洛阳,找了个旅店住下。

2014年1月9日第一稿

2014年6月3日第二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