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翅虫皮炎

 内科博士符医生 2023-09-21

简述

皮肤接触隐翅虫体内毒液后所致接触性皮炎。

毒隐翅虫为蚁形甲虫,体长0.6~0.8厘米,易被误认为蚂蚁,头、胸、腹部为黑色和橘红色相间。白天栖居于杂草石下,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入室后在灯下飞行,当跌落、停歇在人体或桌面等物体下,被拍打或捏碎时,体液接触皮肤或由拍捏毒虫的手带至别处而引发接触性皮炎;该虫气温低于18°C时不活动,高于20°C开始活动,4-9月份为主要繁殖和活动时期。

典型皮损、自觉症状、有隐翅虫接触史等可确诊。

主要通过外用药治疗。



表现
夏秋季节雨后闷热天气易发病。
多累及面部、颈、四肢及躯干等暴露部位。接触毒液数小时到2天,局部出现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密集丘疹、水疱及脓疱,部分损害中心脓疱融合成片,可继发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若发生于眼睑或外阴则明显肿胀;有瘙痒、灼痛和灼热感。
反应剧烈或范围较大者可伴发热、头晕、局部淋巴结肿大。病程约1~2周后脱痂而愈,留有色素沉着或浅瘢痕。

鉴别
与接触性皮炎,急性湿疹、脓疱疮、虫咬皮炎等鉴别。
防治
夜间关好纱窗和蚊帐。
当虫子落到皮肤上时小心吹赶,不要在皮肤上将虫子打死或压碎。
如接触毒液用清水冲洗后湿敷,可选用1 :5000~1 :8000高锰酸钾溶液、0. 1%雷夫奴尔溶液、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溶液或1:10聚维酮碘溶液。
红斑损害可选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等。
可用新鲜马齿苋捣烂敷于患处,每天2~3次,或者南通蛇药片6~8片,加水调成糊状局部外用。
有感染者可外用抗生素软膏。
病情严重者可短期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