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的成功雄辩的证明了——西方躺着就能挣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若悟369 2023-09-21

1953年7月27日,中朝与美国签订停战协议,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就此落下帷幕。战争结束后,九月,彭老总在做《志愿军工作报告》时,曾说过:“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华为的成功雄辩的证明了——西方躺着就能挣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整整七十年后,2023年8月29日,经受住重重封锁,涅槃重生的华为mate60pro选择在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德访华期间正式开始发售。

是巧合?还是宿命?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抗美援朝打了三年多,华为抗美自救也打了三年多;抗美援朝是为了不跪,华为抗美自救也是为了不跪;抗美援朝宣告西方侵略者架起几门大炮就能征服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而华为的抗美自救宣告了西方世界躺着挣钱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

我知道现在有很多人都在抱怨,都抱怨现在大环境不好,钱不好赚了,尤其是做企业的,尤其是做外贸的。他们都把责任推到了国家头上,说都是因为国家不知道处理好和美国的关系,过于锋芒毕露了,是步子迈大了,是急功近利,背离了韬光养晦的策略。

可事实是这样的吗?这几十年来,我们之所以发展得很快,是因为我们是跪着在美国主导的体系里挣钱,在国际分工中,我们分到的往往是需要人数最多的,利润最低的,污染最大的,工作最累的产业。

当然,为了生存,为了给家人提供好的生活,跪着挣钱不寒碜,韩信还曾受过胯下之辱呢。

可问题是美国已经发现他把中国当猪养,养肥了再吃掉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已经失去继续跪着挣钱的待遇了。苹果,富士康,三星等等企业不都在纷纷把产业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吗?

美国打算通过对中国科技企业实施打压,同时剥夺中国继续跪着赚钱的待遇,逼迫中国放弃朝高科技,高利润领域的发展,从而保住整个西方躺着挣钱的权利。

这才是目前对中国整体发展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

长期以来,军事上,美国对中国用两条岛链来封锁。在科学技术上,其实也有两条岛链,一曰专利保护;一曰《瓦森纳协定》(这是一个多国对高科技技术出口的管制清单)。

正因为这两条科技“岛链”,西方可以躺着挣钱。西方的高科技产品卖给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是十倍以上的利润,零件是百倍千倍以上的利润,更不要说服务了,动辄一天一万美元起,你还得提供机票,食宿,旅游等等服务。除此以外,还附加了很多苛刻的使用条件。

当中国大多人在羡慕西方的福利时,有谁想过凭什么吗?都是人,都是一个脑袋一张嘴,他们智商比我们高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各国代表队清一色的中国面孔;他们武力比我们高吗?抗美援朝已经证明了并不是;他们比我们勤劳吗?这个世界上没有比我们更勤劳的民族了。那么,凭什么呢?

毛主席和抗美援朝牺牲的烈士们一起为我们的膝盖缝上了一层钛合金支架,我们却用它来跪着挣钱,到了现在还在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看看国企里面的有些军工单位是怎么工作的吧,996?不,007才是常态,什么是007呢?一周工作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时待命,歼15飞机的工程总指挥罗阳就是这样牺牲在岗位上的,像罗阳同志这样的人,军工领域有很多。

华为的成功雄辩的证明了——西方躺着就能挣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看看华为这几年是怎么工作的吧,看看凌晨一点的华为食堂是怎样的吧。

华为的成功雄辩的证明了——西方躺着就能挣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当我们享受着宁静的生活,享受着网上冲浪,享受着出门旅游,吃着美食,在小区散着步的同时,是这些人,在为我们大家拼命。

他们是在为了整个国家不再跪着挣钱而努力,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站着挣钱努力。他们今天007,是为了大多数人明天不再有996。他们的膝盖,从来没有弯曲过,他们是这个时代中国最可爱的人。

西方并不是一个整体,但是为什么这次他们这么齐心协力的合作打压华为呢?就是因为,只要中国人站起来了,进入高科技高利润领域之后,就一般都会占据全世界百分之70左右的市场,他们以后再也不能躺着挣钱了。

而不能躺着挣钱,对于西方那些习惯了一周只干30到40小时,习惯了每年几个月带薪休假,习惯了用低价就能购买全世界优质商品的人来说,是毁灭性的灾难。

正是国企那些高科技企业和华为,比亚迪等民企一起,把命拼上,冲破了科技领域的两条岛链。

所以我说,华为的成功,雄辩的证明了西方躺着就能挣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最后,我修改了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作为结尾———“这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二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仍然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