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谋长对司令员不满,矛盾公开化被转业地方,两位老帅也没保下他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23-09-21

1959年,作为原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的王德被要求转业地方,对他的转业不少人无能为力,他做了什么非要转业不可呢?

参谋长对司令员不满,矛盾公开化被转业地方,两位老帅也没保下他

王德在抗战初期加入八路军,论资格并不算高,可出众的能力,在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辅助了陈士榘、张震、张爱萍等参谋长工作。

说到他为何不容南京军区,也是因为与司令员、政委之间的问题所致。

自1952年,许世友调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成为王德的上级,他们的关系处理的并不融洽。王德的直属领导是张爱萍参谋长,而张爱萍与许世友之间因为工作上的分歧,导致一些矛盾的产生。尤其在打一江山岛战役,参谋长想这样打,副司令员想那样打。

按说参谋长应该听副司令员的,但此时在解放大陈列岛时,张爱萍成为浙东前线总指挥,直接听命于军委。也就是不直接归许世友管,但许也有建议权。

参谋长对司令员不满,矛盾公开化被转业地方,两位老帅也没保下他

本来解放大陈岛作战方案在1952年就被提上日程,接替到1954年还没实施,自张爱萍担任前线总指挥,王德担任前线参谋长,俩人经常到沿海视察、勘探情况,然后进行实战训练等。对于打一江山岛作战方案,参谋长王德与张爱萍意见是一致的。

可战斗已经准备妥善,随时下令登岛时,遭遇暂缓进攻的命令,后才得知是许世友向上建议:准备不足,推迟登陆。基于什么原因不太清楚,但实际并不是准备不足。

这样的分歧、矛盾并没有影响到王德的去留,可在平时的工作上,产生的交集,增加两人之间的不愉快,王德甚至说许世友胸怀狭隘。

可能是量变引起了质变,在1958年时全军正开展反“教条主义”,王德得到一个机会,总政部让个单位给领导提提意见,不要怕,写大字报也没问题。

谁能想到,王德还真是认认真真落实了,给军区司令员、政委写了大字报,把两位军政主官弄得很尴尬。

就事论事来说,这并没有什么,他也是按照指示精神来的。可军区也就他这样干了,显得是不是很突出。让司令员生气说:他不是助手,是对手,政委让他写检查在大会上念。事情完全没有按照预想的来,写了大字报非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让自己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随着庐山会议后,他被与彭老总联系起来,这样问题就大了,让他内心郁愤不平。

有一天,军区干部部部长找他谈话让他转业到地方,这是军委的命令。这在当时引起军区不小的震动。他无法承受这样的决定,但也无能为力,因为这不是军区的决定,而是军委的决定的。副司令员给他讲情,也不好使,可见当时他的问题是可大可小。

这一年,他去了北京见了老首长陈毅、罗荣桓,他俩分别是自己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老领导,把自己的遭遇也说给他们听了,两位老帅都不约而同对他进行批评。

因为陈老总已经不在军队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表示可以反映一下,管不管用就不好说了,而且关于处理他的问题总政部,由罗帅负责。他虽然离开总政,可这方面工作还是一直在抓。

罗帅对他的批评很中肯,针对在什么背景下导致的这个事情,罗帅也是知道的。他认为王德最大错误没有掌握好分寸,有意见可以提出来,但方式方法不对,可以找他们谈,没有必要写大字报,在会上闹得沸沸扬扬。

罗帅也听了他与许司令的过往,帮助王德打开思想疙瘩。原本总政要对他进行更严厉的处罚,被罗帅给制止了,要根据实事求是态度来。

参谋长对司令员不满,矛盾公开化被转业地方,两位老帅也没保下他

当然,不管是陈老总、还是罗帅都没有将他保下来,而且也保不了,因为这关乎到军区司令员、政委的领导问题,王德如果部受到处分,将直接会影响到许世友、唐亮的工作。因此决定调他去山东,而且职务是并没有降低什么,担任山东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放现在也是副厅级,而他担任军区副参谋长,也是副兵团职。

罗帅认为对他的处罚这样合适,也长长教训,得到锻炼能更工作。

对他的处罚也不是一味的,本着惩前毖后的原则,2年多后被调任军队,级别没有变得,后来还被晋升为少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