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162:孔子避雨芒砀山

 meiqingji 2023-09-21 发布于山东

            孔子避雨芒砀山

                              梅庆吉

    提起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人们自然会想到刘邦斩蛇起义的故事。其实在芒砀山上,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就埋在这里,还有梁孝王陵,梁孝王王后陵,梁共王陵,更重要的,还有孔子在此避雨的夫子崖。所以说芒砀山是一座历史遗迹十分厚重的文化名山。

刘邦斩蛇起义

陈胜墓

    919日上午9点多我们离开夏邑,大约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到了芒砀山夫子崖前。孔子避雨的地方是一座不大的小山,因孔子曾在此避雨,因而有了“夫子山”的名称,而孔子避雨的山崖,也因而名之曰“夫子崖”。雨过天晴,他们便将被打湿的竹简晒在前面的平台上,因此有了晒书台”的名称。后人在晒书台建了一座小巧的文庙。

孔子避雨处文保碑

    夫子崖下,有一段比较陡的台阶。在台阶之下,立着一通石碑,上面写的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郭塔)”,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00年公布,碑立于2004年。说明此处景点两处。旁边还立着通残碑,碑题已经破损严重,只见上面一个“重”字,在碑文上,隐隐约约可见“夫子崖”,“夫子由鲁之宋经此”,“避雨”等字,说明此碑与孔子避雨处有关。碑立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这处景点是收门票的,每人15元。

古碑

    登山的台阶比较陡,从台阶下上望,只能看到文庙大门的顶部。拾级来到台阶之上,首先进入视野的是文庙大门。大门为开间硬山式建筑,有一大两小座门,中间的大门锁着,两侧的小门开着。正门上方悬挂着“文庙”字匾额。门前柱子上有对联一副:“宫墙数仞不得其门终外望;砥平直矢能由是路即中行。”

文庙大门

    文庙是一个紧凑的四合院,正北为面阔间的大殿,门楣上有“启圣殿”字,门两侧有对联曰:“先觉先知为万古伦常立极;至诚至圣兴两间功化同流。”大殿正中塑有孔子坐像一尊,头上方有“至圣先师”匾额,像两侧亦有对联一副,曰:“气修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东西两侧,有颜回、曾参、子思、孟轲四配像。殿前丹陛上有生动形象的云龙,两眼圆睁,注视着每一个进入庙里的人。大概因为这条龙比较珍贵,所以周围有栏杆环绕,以防止游人踩踏。丹陛两侧有两株古柏,柏树下有通古碑。都十分重要,一为康熙二十八年(1689)孔子六十七代孙袭封衍圣公孔毓圻所撰《重修夫子庙记》,一为康熙三十年(1691)永城县令周正纪所撰《夫子崖记》,一为乾隆十五年(1750)孔子七十一代孙袭封衍圣公孔昭焕所撰写《勒名记》。左侧的古柏紧紧依靠在石碑之上,形成了柏倚碑的特殊格局。右侧古柏看上去有烧伤的痕迹,据说清咸丰年间,清军与捻军在芒砀山这里展开大战,柏树被烧,但却没死,顽强地活到了今天。庙的两侧有东西配殿,原先供奉着孔子七十二弟子牌位,据说还要恢复,但现在里面什么也没有。

启圣殿

大殿内的孔子 像

    这座袖珍文庙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建于宋代。光绪二十九年(1903)版《永城县志》收有永城知县耿晋光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所撰《重修夫子岩记》一文,文中写道:“县北六十里有芒砀山,吾夫子周流天下,过宋往石岩下,曾避雨于斯,后遂名曰夫子岩。遗留石像于岩下,岩前尚有晒书台旧迹。即建殿宇一座,塑立圣像四配,至今名传不朽。”此庙在明清以及民国时期曾屡毁屡建,现在的建筑为清代遗物。“文革”期间,庙内塑像等文物被毁一空,2002年,当地政府又拨款重修,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大展内的壁画

    从文庙西侧转到后面,就来到了孔子避雨的山崖之前。山崖壁立,偶有石块突出,崖下有凹进去的空间,那就是孔子一行避雨的地方,那里有一组孔子与弟子的塑像,因前面的平台较高,远看只能看到石像的半身,只有走到崖下,才能看到全身。山崖下共塑有尊石像,皆为站像,孔子像靠向右侧,比其他人略高一些。可能是来跟孔子合影的人比较多,孔子的手及肩都被摸得发亮。在孔子身后还有一尊石像,由于珍贵的缘故,用玻璃罩罩了起来。石像盘膝而坐,两手置于胸前,脸部有些破损。据说这尊石像刻于明代,是遗留至今的最早的孔子石像。其他尊站像应为孔子弟子,形态各异,有的在拧衣服,有的在石桌上晒书,有的在捧书阅读,孔子右侧的那个人手里还拿着一把伞。这些弟子为谁,因未标明名字,所以不能妄猜。

孔子避雨处

明代石刻孔子像

    关于孔子避雨处,当地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原先的山崖下面,并不像现在这么宽敞,连他们这几个人都覆盖不了,雨仍不断地浇在身上。孔子顺嘴说了一句:“这山崖要是往外长一点就好了。”话音刚落,就听哗啦一声响,山崖就向外长出一截。可还是覆盖不了他们,孔子随后又说了一句,山崖就向外又长了一截。孔子一连说了三句,山崖就向外长了三次。这时,他们才得以安心地在崖下避雨了。这座山崖,也因此有了“三伸崖”的名称。

    关于晒书台也有一个传说,因孔子曾在这里晒书,故而此台到了晚上从不下露水,晒粮可以过夜。“石崖滴翠”便成了永城古八景之一。见了这一传说,我不由笑了,连露水都不下,何来“滴翠”?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去卫过曹”,又“去曹适宋”。曹国都城在今山东定陶,宋国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商丘在定陶南,若走直线十分便当,可孔子为什么要东行,绕道永城呢?有人分析,孔子要前来祭祖。据《河南通志》载:“孔子五代祖墓,均在酂台西北之龙亢集南。”龙亢即今之永城市龙岗乡,在市西30多公里,在夏邑县之南。说明当时这里在弗父何的封地之内。文中所说五代祖,指的是弗父何、宋父周、世子胜、正考父、孔父嘉等五人。清汪阶人《中州杂俎》亦载:其五代墓皆在酂台西北之龙亢镇。是弗父何、正考父五代无疑。或曰:'金乱,其七十三代孙,移酂台龙冈之祖,改葬于夏邑之还乡里。非也。茔有祭田,墓有碑记,明弘治初尚存。这说明当时孔子的先祖埋葬于两处,龙岗有五位,还乡里有二位,即木金父和睾夷,至金,才将孔子的七位先祖集中葬于还乡里前后。所以孔子之所以绕道永城,是为祭祖而来。

孔子先代故里碑

      1996年春,在永城城关镇三里道口发现了孔子先代故里碑,青石材质,长方形,高1.8米,宽0.66米,厚0.20米。碑文为阴刻竖写,正中从上至下为孔子先代四字,下面从右至左为弗父何、宋父周、世子胜、正考父、孔父嘉,再下面正中为故里二字。连起来读就是孔子先代弗父何、宋父周、世子胜、正考父、孔父嘉故里。在左侧名字的上方,自上而下刻着一行工笔楷书墓在邑西南龙亢县。龙亢县,就是现在永城西南的龙岗,汉时曾在此设县,称龙亢县,属沛国。三国魏时将龙亢县并入酂县,即今日之酂城镇。石碑四周为5.6厘米宽的浅浮雕蔓草图案。没有记载立碑时间,但据龙亢县的称谓分析,该碑当属年代久远。

    其实此碑不是第一次出土。早在1929年,军阀孙殿英驻防永城,在三里道口挖战壕时,挖出了孔子先代故里碑和碑座,于是人们就在原址上又把碑立了起来。后来由于战乱、洪水等灾害,不知何时石碑又不见了。上个世纪60年代中叶,永商南线公路拓宽,在挖土垫路基时,又一次把该碑挖了出来,但未见碑座。可惜当时没人把石碑当回事,被当地村民拉到村南一口水井旁边,当了垫脚石。1996年春,一孔姓人在这时发现了孔子先代故里碑,已经断成两截,上半部左上方断掉一块,右侧也烂掉一块。当时被孔氏后裔拉到蒋口镇孔庄,由孔姓人家保护起来。二十一世纪初,永城市文物部门将该碑运到了老城原文化馆保存。

    夫子崖前还有座观音阁,从外面看是一座二层楼建筑,中间开一小门,门两侧各有一铜钱式小窗,二楼开三扇小窗。上到楼上,可看到正中的观世音坐像,两侧是文殊和普贤,一骑象一骑虎。阁前立有三通石碑,其中之一写着“万善同归”。这座小楼正好挡住了夫子崖的视线,不知此楼建于何时,不知为什么会建在这里。

观音阁

    与文庙合在一处的景点还有郭塔,塔在夫子崖东60多米处,文庙东有座门,从门出来,可见有一处院落,是一处仿古建筑,但门锁着,我们没能进去。这大概就是郭塔。后查资料得知,塔有三座,呈品字形而立。之所以称郭塔,因此三塔为清代一名为郭自高的人及其徒弟的归宿之地,因而得名。而这位郭自高,与文庙也有一定渊源关系。据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永城知县耿晋光所撰《重修夫子岩记》中所载:“(清康熙十三年),有沛人郭自高者适游其地,目击心恻,矢志坚修,为之避荒居焉。更纠同善教辈,各输己资,协力襄事,殿宇之损坏者补之,圣像四配金妆之。又于康熙十八年创立寝楼一座。及自高并侄一凤物故后,继志纪刚系徐忠礼、张赵成、张国脉、郭尚义四人,同修大成门书楼。”可见郭自强为重修文庙做出了一定贡献。

郭塔

    离开夫子崖,我们又相继参观了陈胜墓、鲁雨亭纪念馆、汉风源、梁孝王墓、王后墓、梁共王墓等历史文化景点。大约在430左右离开芒砀山,前往安徽萧县。

                      201453日第一稿

                      2014年6月9日第二稿

                      2022年7月28日第三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