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185:我在无锡图书馆“梁溪大讲堂·东林文化讲坛”做《朝圣之旅——沿着孔子的足迹》讲座

 meiqingji 2023-09-21 发布于山东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185:我在无锡图书馆“梁溪大讲堂·东林文化讲坛”做《朝圣之旅——沿着孔子的足迹》讲座

          梅庆吉

20149月,香港孔教学院举行祭孔庆典活动,将我的“朝圣之旅——沿着孔子足迹摄影展”列为他们的系列活动之一,我和我爱人应邀前往香港参加他们的祭孔活动。我们决定,在香港参加完活动之后,计划一路北行,一边走一边考察与孔子有关的文化遗存。行前,我为此还设计了一条路线,而无锡就在这条路线上。我的大学老师甘雨泽先生跟无锡图书馆很熟,我请他跟无锡图书馆沟通一下,看可否举办一场“跟着孔子去旅行”讲座。通过甘老师,把相关材料传了过去。对方看了材料之后,认为内容可以。接着甘老师把无锡图书馆社会工作部主任蒋凌的电话给了我,就具体事宜进行协商。关键是时间,得计算好我们离开香港后北行的情况。经过反复商量,最后把讲课时间敲定在了1011日下午1:30

为了这个讲座,无锡图书馆方面早早就开始进行预热,他们以《梅庆吉讲解朝圣之旅》为题,进行了广而告之。下面这段文字,我是从光明网(2014-09-26 13:32)查到的:1011日(周六)1330-1530,由市文管中心主办,无锡市图书馆承办,江南晚报社协办的《梁溪大讲堂·东林文化讲坛》,将邀请到北方文艺出版社编审、编辑室主任,一级作家梅庆吉,在无锡市图书馆五楼多功能厅,为读者带来'朝圣之旅——沿着孔子的足迹’主题讲座。20127月至9月,梅庆吉基本走遍了文献上记载的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的行迹,历时65天,行经11个省市,行程14000多公里,对孔子的生平及《论语》中有关语录产生的地点和时间等都有新发现。本场讲座,梅庆吉将以孔子的生平为线索,结合其重走孔子周游列国之路的见闻收获,引领听众深入探索孔子及其思想、学说、理论以及政治主张,感受其崇高的人格魅力。即日起,有意者请至无锡市图书馆一楼办证服务处领票(每周三900-1200闭馆),领完即止。(张月)”

我们于920日飞抵香港,第二天参加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的祭孔大典,我的展览就放公园的一侧。23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了我的“跟着孔子去旅行”展览开幕式,24日下午,我们回到广州。然后从广州出发,一路北行,经由绍兴、嘉兴、上海、苏州、常熟等地,1010日下午,和我爱人从常熟坐火车到无锡,无锡图书馆的陈晓慧女士到车站来接我们,把我们安排在绿色广场大酒店,晚饭由无锡图书馆社会工作中心主任赵彩娜陪同。

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了典雅厚重的无锡市图书馆。无锡市图书馆坐落在宽广秀丽的太湖广场南端钟书路1号,建筑面积28243平方米,现有藏书180万册(),提供阅览座位1600多个,设立图书借阅室、报刊阅览室、文史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参考文献检索室、休闲书屋等25个服务窗口,开放面积达20000平方米。旁边就是无锡博物馆,阿炳故居也近在咫尺,还有“华夏第一公园”之称的公花园,是个文化荟萃的地方。这家图书馆历史悠久,始建于191210月,是在崇安寺三清殿基础上改建而成,191412月竣工,1915年元旦对外开放。当时藏书15827册,是江苏省内历史最悠久的公共图书馆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创建的县级公立图书馆之一。首任馆长就是钱锺书先生的父亲——国学大师钱基博。

钱基博像

今在图书馆附近,有钱钟书故居。图书馆是当时无锡的最高建筑,是无锡的标志,也是地理的零坐标,所有测绘数据皆以它为基准。图书馆的四层上挂着一口大钟,每到整点或半点,钟锤敲响,自鸣钟发出的悠扬钟声几乎响彻全城,所以人们习惯上叫它“钟楼”。这座图书馆轩敞宏伟,图书馆主楼占地三亩六分多,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主体风格偏西式,顶楼观光台头上却有一个类似北京天坛祈年殿的中式圆顶,颇具特色。大楼功能分布为:底层阅览室、二楼书库、三楼保藏室、四楼钟室、钟室楼上还有一个观光台。自从新馆建成后,钟楼便成为文物保护单位,供人们参观。

走进图书馆,通过陈晓慧和赵彩娜,见到了馆长许铭瑜。图书馆的馆藏很丰富。我这次到无锡来,除考察孔子的行迹外,还查到了孔子三位弟子的祠堂,即荣子祠、施子祠和廉子祠,也都想去考察,为此我翻阅了一些他们的族谱,掌握了许多重要资料。我的讲座于下午13:30正式开始,开始之前,接受了《江南晚报》记者张月的采访。

我的讲座在五楼多功能厅举行。走进讲堂,就看到大屏幕最上方写着“梁溪大讲堂·东林文化讲坛”,中间写的是:“朝圣之旅——沿着孔子足迹”,下边写的是:“主讲:梅庆吉。”讲堂内已经坐满了人。开场由陈晓慧主持,她先是对我的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便进入了正题。

这个题目我讲了很多次,这次在无锡的讲座,因时间关系,内容上做了一些调整。原来是九部分内容,其中第一部分是孔子先祖,这部分这次没有讲,保留了从孔子出生到去世的八个部分。因为是在江苏举办讲座,所以突出了我查到的孔子在江苏的行迹。按照我掌握的资料,孔子应该四次到过江苏,这是我这次讲座的重点。

第一次:孔子之郯。《说苑·尊贤》:“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终日。”鲁昭公十七年(前525),郯子国君到鲁国访问,期间有人向郯子请教少昊以鸟名官的事,孔子听说后去拜访郯子,并向他请教。这一年孔子27岁。“孔子之郯”的时间,史书没有交待,我分析应该在28岁。孔子向郯子国君请教少昊氏以鸟名官的事情,可能有些问题没搞清楚,所以转过一年,便亲自到郯子国登门拜访。孔子是求知欲很强的人,他不会拖很长时间。另外孔子这次之郯,带着子路,孔子28岁收子路为徒。甚于以上两点,我确定孔子之郯的时间为28岁。郯子国的位置即现存的山东省郯城县。孔子在郯期间,曾南下江苏省的新沂,这个地方曾经是古代的钟吾国,孔子曾有钟吾国之行。孔子从新沂西行,到达邳州,留下了“孔子沐浴池”的传说。然后现下泗阳,那里有个地名叫学城,就是孔子到那之后讲学的地方。接着东去海州(今连云港),登上一座小山望海,那座小山就有了孔望山的名称,今山上还有孔子望海像。

第二次:夹谷会盟。鲁定公十年(前500),齐鲁两国在夹谷举行会盟,孔子以相礼的身份陪同鲁定公出席会盟。在会上孔子据理国争,挫败了强齐,逼迫齐国归还了以前侵占的鲁国的三块领土,取得了外交上的重大胜利。夹谷的具体地点,我查到了六处,五处在山东,一处在江苏的赣榆。今赣榆与山东省临沐县交界处有夹谷山,山上有明代立门的“孔子相鲁会齐侯处”碑,还有祝其城遗址。

第三次:孔子“去曹适宋”途经彭城(徐州)。鲁定公十五年(前495),孔子离开卫国南下,先到曹国(今山东定陶),然后取道徐州,前往宋国(今河南商丘)。徐州为彭祖的封地,古称大彭氏国,彭祖墓在今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论语·述而》篇第一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老彭就是彭祖。我分析,这番话应该是孔子带着弟子来到徐州,在彭祖墓前所说,被弟子记录下来,收在《论语》里。孔子过宋,险些被司马桓魋杀害,其起因,也跟徐州有关。徐州是桓魋的封地,孔子到徐州时,正看到桓魋在给自己修墓,三年不成,劳民伤财,搞得怨声载道。孔子看后很气愤地说了一句:“若是其糜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这话传到桓魋耳朵里,便怀恨在心,当孔子一行到达商丘时,他便带兵将孔子包围,并将孔子习礼的那棵大树伐掉,险遭不幸。孔子不得已“微服过宋”。在徐州,还有圣人窝、观吕梁洪等遗迹。

第四次:孔子吴越之行。关于孔子周游列国的行迹,多数人都认为孔子到河南信阳或叶县开始北返。我通过实地考察,在吴越一带,发现了一条清晰的孔子行走路线,现在不好确定孔子是否真的走过这条路线,但至少可以作为一个问题来研究。我对孔子的这段行迹是这样梳理的: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有问津书院,那里的许多地名都记录了孔子的行迹。在长江边有个地名叫孔埠,因孔子从这上船而得名。孔子沿长江东下,到芜湖下船,到南陵吕山停留讲学,留下了一些与孔子有关的地名。然后到南京市高淳区游子山,因发思归之情,后人取名为游子山。孔子由此南行至安徽的宁国,现存还有一个地名叫“孔夫关”,就是因为孔子到过而得名。鲁迅《古小说钩沉》里记载了这件事。孔子离开宁国,前往吴国都城姑苏(今名苏州)。关于孔子苏州之行,清末大学问家俞樾《茶香室丛抄》里说到这样一件事:“国朝马《绎史》引《吴越春秋》云:'夫差闻孔子至吴,微服观之。或人伤其指,王怒,欲索或而诛之,子胥谏乃止。’按此,则孔子尝至吴矣。”他认为孔子是应该到过吴国的。如果这条路线成立的话,那么孔子到无锡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其最重要的证据就是《论语·泰伯》篇中的第一章:“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子到吴地来,一定会拜谒泰伯墓,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这番话,就应该是在泰伯墓前所说。这个内容,我讲的最多,也最细。并且表态说,将来我还要就这个问题写篇论文。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很快就过去了,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最后的提问环节,也十分的活跃,大家提出了许多有深度的问题,我进行了一一解答。许多听众都来加我的微信,有的还一直保持联系。

无锡图书馆为讲座专门办了一份杂志《锡图广角》,在2014年第4期上,有些内容与我有关。他们根据我讲座的内容进行了整理,节选了一部分刊登在杂志上。在《“东林文化讲坛”掠影》和《讲师风采》两个栏目里,都有我的照片,还看到了我为图书馆写的留言:“孔子周游曾入吴,泰伯墓前留足迹。”

12号,也就是我讲座之后的第二天,张月就来电话告诉我,我讲座的报道已经见报,并从网上传来样稿,其主标题是:《孔子到过无锡吗》?副标题是:《作家梅庆吉重走孔子路有新发现》。我们回到哈尔滨之后,才收到样报。下面将报道的全部内容抄录在下。

孔子到过无锡吗?

作家梅庆吉重走孔子路有新发现

本报讯(晚报记者张月)他用了65天,行经11个省市,行程1.4万公里,重走了一遍孔子周游列国之路。昨天下午,北方文艺出版社编审、作家梅庆吉做客由市文中心主办、无锡市图书馆承办、江南晚报协办的《梁溪大讲堂·东林文化讲坛》,与读者分享他的朝圣之旅。

全球的儒学研究者数量庞大,梅庆吉是特别的一个。他选择在花甲之年重走孔子路,“孔子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更是一个旅行家,他一生不停地在走,走到哪铁讲到哪儿,他的《论语》多数是在行走中传播的。要深入研究孔子及其学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跟着他周游列国。”经过认真准备,梅庆吉梳理出孔子周游列国的路线。2012年7月22日,梅庆庆踏上征程,他和同伴一路承车经行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湖北、安徽等11个省市,穿越了90多座城市和114个村庄,攀登了大小山峰30多座,拍摄了1.4万余张照片。当年9月24日,梅庆吉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回到哈尔滨。他告捷在哈尔滨、曲阜、香港展出了他旅途中拍摄的照片,并完成游记《跟着孔子去旅行》。

“两个多月里,我们基本走遍了文献上记载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行迹,我们也仿佛加入到孔子及其弟子的行列之中,好像孔子就坐在我们面前讲学、弹琴……”一路上,梅庆吉感受到了一个鲜活真实的孔子,感受到他一生的坎坷、曲折与艰难。也领略到他的执着、不屈与伟大的人格。这一路,梅庆吉发现,原来人们绘制的孔子行走路线图还很不完善,有些地方需重新商讨。他实地考察了《论语》中部分语录产生的背影与环境,发现现存通告的《论语》的注释中,存在不少表述不清的地方。他打算利用此行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图文并茂地重新译注《论语》。

昨天,梅庆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他目前正在着重研究孔子到访江苏的行迹。根据掌握的资料分析出,孔子应该到过江苏四次,“他28岁到的连云港,53至54到的赣榆,56至57岁到过徐州,60多岁到过苏州。”梅庆吉表示,孔子既然到过苏州,且有记载吴王夫差还曾见过孔子,“那孔子就很可能也来过无锡。”梅庆吉介绍,孔子十分推崇泰伯的为人,《论语》第八篇《泰伯》就是力证。他推断,孔子喜欢行教,《泰伯》篇说不定就诞生在无锡,但仍需进一步考证。无锡讲座结束后,梅庆吉将前往江阴,他要探寻季札墓上是否有当地县志上记载的孔子亲笔题写的十个字。

无锡图书馆讲座结束后,明天,还有一些项目需要考察。

2022年4月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