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脱敏宜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中医闫大夫 2023-09-21 发表于山东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精华录(119)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调理“瘀热在里”,身发黄疸,属向外宣散方,有脱敏作用,其中麻黄居于第一。老朽加入他药,对过敏性皮肤疾患湿疹、荨麻疹和许多瘙痒证,坚持应用,均见显效。
1972年遇一顽固性躯干、四肢日夜刺痒,已不吃鱼虾、海鲜,但诸症不减。曾诊为阴虚血燥、表皮细胞变异、维生素缺乏,却久治无功。皮肤呈片状潮红,此起彼落,无上覆鳞屑现象。即取本汤与之,计麻黄15克、连轺15克、杏仁10克、梓白皮30克、赤小豆30克、甘草6克、生姜10片、大枣10枚(擘开),加地肤子30克、路路通15克、土茯苓4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作用良好。连饮两周,基本治愈。实践反馈,除此汤外,浮萍、夜交藤、蝉蜕、徐长卿、柴胡、鬼箭羽、苍术、白蒺藜、秦艽、凌霄花也可介入,共奏下咽速疗之妙。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湿热身痒

民国《报刊良方辑要》第二集医治皮肤瘙痒、荨麻疹、过敏性皮炎、认为和湿热有关。与老年血燥皮肤落屑之瘙痒症不同,应清除致病成因,可投《伤寒论》麻黄连连翘赤小豆汤。计麻黄10g、连翘根15g、杏仁6g、赤小豆30g、梓树白皮15g、甘草6g、生姜6片、大枣10枚(劈开),加徐长卿15g,夜交藤30g,每日1剂,水煎分二次服,外用苦参、穿心莲、葎草煮水淋洗,连续不停,均可见效。肺主皮毛,杏仁开肺不可减去;梓白皮驱淤热、解毒,桑白皮无力代替,切勿姐妹易嫁影响药力。老朽临床观察,所言信而有征。

小郎中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经典方证原文是:“伤寒,热瘀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此方证原文给出的信息相对较少,主要症状是身黄,而伤寒,热瘀在里给我们提示的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针对表里同治的,有伤寒的外感表证,还有瘀热在里的里证,小郎中认为这种“瘀”是由于湿导致的。因此此方主要针对湿热瘀滞于里,外有寒邪闭表的病机所导致的症状。
肺主皮毛、朝百脉,输精于皮毛,使皮肤受到温养、润泽。肺宣发卫气于皮表,皮肤才能发挥卫外功能。若外邪侵犯皮毛,腠理闭塞,卫气郁滞,可致肺气不宣;外邪袭肺,肺失宣降,亦可致皮肤腠理闭塞、卫气郁滞等病变。肺气不宣,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而化热,可致疹痒等多种皮肤病。“治病必求于本”,宣通肺气、解表散邪,使邪无藏身之处。所以治疗体表皮肤类疾病,宣通肺气是很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充分体现了宣肺散邪,清解湿热的治法。
文中张老分享一则医案,医案描述较简单,主要症状是:顽固性躯干、四肢日夜刺痒,皮肤呈片状潮红,此起彼落,无上覆鳞屑现象。此案缺少舌脉等重要信息,因此我们无法通过这些信息进行诊断。但是从治疗误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推测信息,阴虚血燥,这几个字有可能反应的是:舌红苔少,或者苔干燥,脉沉细数。而张老选择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解决了这个顽固性的湿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典型方证特点应该是:一身瘙痒,皮肤偏黄,局部皮肤可发红,遇热瘙痒加剧,甚至皮肤局部会有红肿热痛的表现,面红发热,口干,口渴,小便黄,有热感,大便日一次,有不尽感,舌红苔薄黄或薄黄腻,脉沉滑数或沉弦细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前面的一些医家辨证为阴虚血燥是一个典型的误治。当我们在临证中实际面对患者时能否有效地做到四诊合参,逻辑分析推理,明确诊断,找到疾病发生的内在机理是关系到我们后期治疗是否有效的关键一环,请牢记辨证论治,明理诊断的重要意义,只要病机诊断清楚,方证把握准确,疗效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飞雪初降已暮天

烛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