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效当妈| 假期怎么阅读最划算?

 新用户7976s6Fv 2023-09-21

高效当妈:

假期怎么阅读最划算?

今年暑假连北京都变成吐鲁番,躲在空调房间里干点啥好?恐怕没有比亲子阅读更省事的消夏活动啦。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小朋友的假期阅读怎么安排最划算?

读书,其实应该从喜欢不喜欢开始聊,不应该从划算不划算开始讲。不过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朋友甚至变得比大朋友们还忙。读点儿什么最划算——就成为大朋友和小朋友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个怪现象:

书单越多越不想读

假期,毫无疑问是课外阅读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出版社,都会列一大堆推荐书目,看得人眼花缭乱。可是说来也怪,专家们推荐的书越多,读者想读的愿望却越少。喵lady就发现,只要一看见长长的书单,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小朋友,都会露出一脸难色,好像他们看见的不是一大盘随便挑选的零食,而是一碗接一碗的苦汤药。哪怕我们不惜重金,把印制精美的一整套优秀读物送到孩子们手上,他们还是显得三心二意,往往随便翻翻就放一边儿了。

当然,孩子们也不是不喜欢好书。他们也有爱不释手的时候。喵lady有一次参加单位组织的郊游活动,眼见一个小姑娘手上拿着一本红色经典读物《红岩》。这本书的用处可真多,一会儿垫在屁股底下,一会儿拿在手上扇风,一会儿举在头顶遮阳。如果有大人夸她爱读书,她就说,我妈说好看。然后她就拿起书来翻,但耳朵一直支棱着,听大人不再议论她了,就把眼睛从书上挪开,看东看西。再比如,张小喵也不在意我推荐的书,他更喜欢看自己的热门,什么《爆笑校园》、《植物大战僵尸》、《米小圈上学记》,哪怕我舍不得买,他都能想方设法跟同学交换来看……

喵lady阅读小锦囊

看来大人荐书,这是白费心机。就像二十世纪的英国大作家伍尔夫说的:如果要给别人读书提点儿建议,那就是劝大家最好别听建议。伍尔夫为什么这么说?她认为,谁也说不上《哈姆雷特》是不是比《李尔王》更好。既然读者是小朋友,而不是少先队辅导员,那么《爆笑校园》和《红岩》哪个值得一读,答案也全由小读者决定。

一 怎样选书最划算?

阅读,是为了丰富小朋友的头脑,我们又何必给人家那么多条条框框?不过,小朋友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为了让孩子们的阅读更高效,喵lady还是要给爸爸妈妈们一个小建议。只要选书做到这三个“最”,小朋友的阅读就最划算。哪三“最”?

第一、最经典;

第二、最有趣;

第三、最好读。

这三条怎么评判?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人民文学出版社给六年级下的小朋友准备了这么几本书作为必读书单。

别看四本书不多,但你要是都买来,小朋友还是可能一本都不看。

那这几本书,大朋友们怎么帮小朋友选择呢?首先,我们选“最经典”的。虽然每一本都是世界名著,但流行的时间最长,知名度最高的恐怕还是《爱丽丝漫游奇境》。这就是最经典。

那么,哪个最有趣呢?怎么判断作品有趣?有个简单粗暴的办法,就看它的作品衍生产品多不多。有趣的作品肯定会被反复演绎的。在这几种书中,无疑还是《爱丽丝漫游奇境》衍生品最多。

衍生品多,比如有电影、动画、音乐、有声书、绘本,那就意味着小朋友进入故事的途径很多,途径多就容易接受,这也就是最好读啦。

二 怎样读书最划算?

既然我们选择了《爱丽丝漫游奇境》,是不是只要买一本书来就万事大吉呢?恐怕还不行。如果您只是买了一本书摆在孩子桌上,那恐怕就是刚才那个读《红岩》的小朋友的效果。为啥?因为小朋友没有阅读习惯。

那么怎么办?我们不妨先陪他们一起看《爱丽丝漫游奇境》的电影。如果孩子不喜欢看电影,我们还可以先买个绘本,或者搜喜马拉雅上的《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广播剧,利用零碎时间先把故事听一遍。

等小朋友在很轻松的情况下熟悉了故事之后,再把纸质书给他们翻阅。这时候,小朋友拿着一厚本书就不会觉得畏难,因为故事他们熟悉啊。他们很可能会自动跳读,也就是不用每页都看完,只用选书中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没关系,这么读很好。因为读的内容不多,他们常常反复读,还可能发现原著和衍生产品之间的不同呢。

除了他们自己读,如果大朋友能和孩子一起讨论讨论作品哪里有趣,为什么有趣,就更好了,因为这样做可以push小朋友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我们只多找几种资源,多花这十来分钟聊一聊天,孩子就不知不觉学会了循序渐进的阅读方法,而且自然而然进阶到阅读的高级阶段啦。

三 最划算的阅读——重读

就像另一位二十世纪的文学大师纳博科夫所说,优秀的读者都是一个“重复的读者”。只有小朋友把一个作品当成语文课文那样读得很熟,这个作品才会对他的写作发生影响。也就是说,只有“反复阅读”才是最划算的阅读,才是真正与写作有关的阅读。

不过,并不是所有作品都值得反复阅读,只有经过一代一代读者证明了的经典才值得我们花这么多精力去“重读”。拿张小喵来说,他上学前重读过很多遍的作品就是《米小圈上学记》。这本书算不上儿童文学的经典,只是儿童文学的流行读物。但这本书奠定了他写作的起点。比如,他的语言风格追求平实,追求有趣,这是好的;但三年级时,每次写作文都要用一句套话作结:“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这就不大好。但这些好与不好,可不是我教的,都是从《米小圈》里来的呀。

所以,喵lady从张小喵学语文的过程中得到一个小经验:不要指望小朋友的阅读量和写作水平正相关。只有他们“重读”作品经典程度才与写作水平正相关。所以,我后来选书就越来越谨慎啦!

喵lady小总结

大朋友们,我们别被各种书单牵着走,买书也别太豪爽,一买一大套。买得多就和书单开得多一样,小朋友一看就望而生畏。

大朋友们不用太操心小朋友读得够不够多,而要关心他们“重读”过什么经典作品。

只有能够“重读”的小朋友,能在阅读中思考的小朋友,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才会真正的提高。

  •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微信号:Eliot1324073404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