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孩是如何成为男孩的?| 上

 新用户7976s6Fv 2023-09-21

男孩是如何成为男孩的?

(上篇)

喵lady在大学里教一点文化研究课程,也就是关于人类文化是如何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其中有性别意识如何影响人类的话题。如今凡受过一点大学教育的年轻人,大多了解男权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性别意识限制了女性发展。不过,这样的结论会给人造成某种刻板印象,就是男性是受益者,于是男孩和女孩之间不免拉起了仇恨。但陈旧的性别意识真的会让男孩占便宜吗?随着小喵的成长,喵lady有了些小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

从“米老鼠”到“唐老鸭”

老读者们都知道,小喵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在我们这个母子二人组中,除了喵lady,没有其他成人会影响张小喵的行为方式。当小喵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喵lady就开始教导他照顾自己,教他分担家务,也很鼓励小喵和女孩一起玩,一起学习。所以,张小喵从小就是一个穿着整洁,说话礼貌,爱好文学艺术,富有同情心的男孩。也许是常常和女孩玩的缘故,张小喵比一般的男孩能说会道。小喵成长在一个与大男子主义绝缘的家中,喵lady曾很自信地认为,他必将成为一个彬彬有礼得好像“米老鼠”一样的男孩。

不过,事情似乎没有喵lady想得那么简单。特别是这一两年,小喵眼看已经13岁,说话早就变成了小公鸭嗓,个子更是见风长,更令人意外的是,他的行为风格也突然变了。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从白皙文雅的小宅男变成了的肤色黝黑的室外运动爱好者;由衣着简朴的小朋友变成了讲求品牌、爱耍帅扮酷的小青年;从温柔体贴的米老鼠突然变成话风粗鲁、脾气火爆的唐老鸭。

对于这些眼见的变化,喵lady挺吃惊,但也没立刻跳起来压制。毕竟,他不是小小孩儿了,妈妈说话也不那么管事儿。我只能观察,甚至很好奇,他的这些变化怎么发生的呢?

小喵为啥越来越“阳”了

回想一下,也许因为改变一切的疫情?

新冠病毒会改变性格吗?当然,这一条还没有被正式列入后遗症,但拿小喵来说,疫情爆发以来,他确实越来越“阳”了。这两三年,他很少和妈妈一起访问朋友,也没有线下辅导班可上,业余时间主要靠他自己随机找玩伴。特别是小喵学会骑车并且独立上路之后,他的朋友圈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几乎天天和男孩子们混在一起,而且从事的都是室外的剧烈运动。

男孩就得有个样儿嘛,越“阳”越好。有意思的是,伴随“越来越阳”而来的,还有说话粗鲁、行为莽撞,崇拜力量,甚至在语言和思想上都开始出现全方位鄙视女生的倾向。对小喵来说,这些行为变化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模仿其他男孩们。也就是说,除了家庭之外,男孩也从其他男孩身上学习怎样成为男孩。

于是,喵lady开始花时间观察男孩儿的交往方式。他们和女孩不一样,虽然也打电话,也微信,但只传达时间、地点、活动内容等必要信息,如果不能赴约,也不会考虑对方感受,仔细解释或尝试说服对方,只用特别简单的一两个词来表达复杂的情绪。比如,常见的对话场景是这样的:

一个问:“能来吗?”

一个答:“来不了。”

玩不了的,不带感情地说:“你逊了。”

不能来的,同样不带感情地说:“你更逊”。

电话就挂了,同样方式再找下一个。

小男孩中似乎一个能说会道的都没有。男孩之间几乎不聊天,他们不像女孩那样喜欢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不太关心别人的生活近况,他们的确天天一起玩,但只是非常投入地从事游戏本身。如果你想问问他的玩伴任何情况,他啥也不知道,因为他们从来不聊游戏之外的事。就连他的好朋友菜头要转学,梁小航家里添了小弟弟这种人生大事,也都因为某天突然不能来踢球了大家才知道。

自从小喵变成一个标准男孩之后,他的语言能力也明显退化了,至少在口头上,不管是表达失望、不满、反对、鄙夷,还是抱歉、自谦,遗憾,统统都是一个“逊”——甚至,天气不好不能踢球也是“天气逊了”。而相反的意思呢,统统都是另一个字——“棒”。这就是男孩的情感,一“棒”一“逊”,涵盖人类一切喜悦和悲伤。

我问小喵,你为最近啥说话这么简省啊?

他说,这样才“爷们”呢!

美国硬汉作家海明威

男孩为什么追求变“爷们儿”?

的确,简洁的语言风格,会给人造成某种坚毅、强大的印象,美国大作家海明威(1899-1961)不就是以极简的语言在《老人与海》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与大海和鲨鱼搏斗的硬汉形象吗?小说是这样开头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八十四天没有打到鱼了。”对于一个渔夫来说,这可真让人羞耻啊。但是,在第八十五天,老渔夫还是出海了。这一次,他遇到了一条鲨鱼。在与这条鲨鱼的搏斗中,海明威在小说中写下了一句象征硬汉精神的名言:

A perso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真不知道,是简洁的语言让人热血沸腾,还是热血沸腾的人说话才这么简洁。海明威就是用一生来证明自己很“爷们儿”男孩。男孩子们对他崇拜可以用这么一个比喻形容:大家相信,他受过的伤简直比他的胸毛还要多。

“爷们”,对男还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喵lady只有姐姐,完全不知道男孩是怎么长大的,于是,我又开始求助书籍。

《培养高情商男孩》,中信出版社,2021年

在《培养高情商男孩》这本书里,喵lady发现了这样一种说法。一位男童心理咨询师这样描述男孩为什么会突然渴望变成“男子汉”:

男孩从10岁左右开始进入青春期,在这一阶段的认知发展中,他会更关注自我,关注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纷至沓来的竞争令他们着迷而跃跃欲试。谁更强壮,谁更受女生欢迎,谁成绩更好,谁篮球打得更好,谁更有钱,谁的口才更厉害……此时,老师的监管有所放松,男孩渴望自己做主,摆脱父母的影响,盼望和同龄人打成一片。同时,群体成员必须保持高度一致,稍有差池就会遭到嘲笑。不管是他看的电视节目,还是他读的书,还是鞋的款式、袜子的颜色,或是短裤的长度,乃至发型、笑声、步幅……任何细节的差错都会被别人拿来当成武器攻击自己。

为了在这场无可避免的心理战中找到支持,他们会更青睐男子汉形象,因为他看起来那么坚韧和强壮。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因为激烈竞争而建立的“残酷文化”把他们逼迫上了成为男子汉的道路。如果他们在这条道路上学会了独立,学会了自强,学会了阳刚,但其代价就是抛弃信任、同情、联结,并让他们永远戴上了感情的枷锁。

原来如此,喵lady很赞同作者对男孩为什么想成为男子汉的分析,难怪《老人与海》里的老渔夫非要逮到那条鲨鱼不可,那老头对自己说:“你杀死它是为了自尊心”。

心理学家的解释,不仅可以用来分析文学作品,甚至能推广到对国际政治局势的联想。比如下面这位气质严肃又忧郁的小男孩,长大成人后就是一位世界级的“钢铁硬汉”。他的情感方式,显然正在影响人类社会的走向。

男孩儿对“强大”的渴望,不仅表现为他们的举止强悍,同样也体现为语言的粗鄙。在书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说一个叫科林的男孩说,他在七年级时骂人成为习惯,“笨蛋”张口就来,骂得越多越觉得“笨蛋”和“你”、“我”、“他”一样是个普通单词。他们常常三十几号人一起天天叫某人“废物”,那个小孩的伤心和难过没人注意到,他们只觉得这样做好玩。直到他哭了,而眼泪就好比火上浇油,哭泣的孩子反而招来更多嘲笑。

冷漠、麻木和残忍的男孩文化,蔓延到成人社会,就发展成鲁迅在《孔乙己》里反复描写的咸亨酒店里“快活的笑声”。有意思的是,我们的小朋友一直被老师教导说,孔乙己的确是可笑的,谁让他偷书呢。

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

短衣帮麻木的笑声贯穿了整整一个世纪,终于在今年8月10日,让一个江西的11岁男孩因为老师的批评跳楼自杀了。肇事班主任老师呢,没意识到她在施加语言暴力,反而只觉得自己说话风格比较“幽默”。为什么呢?因为同学们都被逗笑了呀。

青春期男孩自杀的情况在中国并不罕见。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援引了多年的普查数据,指出中国自2010年至2021年的十几年间,总体自杀死亡率下降了一半,从每10万人中的10.88人下降至5.25人。然而,令人担忧的是,5岁至14岁儿童的自杀率却每年上升近10%,15岁至24岁青少年的自杀率更是年均增长了约20%。而男孩的自杀率高于女孩。

至于男孩为啥气性这么大?喵lady明天解说。

  •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微信号:Eliot1324073404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