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穴位篇】足太阳膀胱经——通天、天柱

 沧海一滴水8uba 2023-09-21
通 天

01

类 属

图片

      足太阳膀胱经穴。

      一名天臼。

02

定 位

图片
图片

【部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 4 寸,旁开 1.5 寸。

【取穴】:当承光穴与络却穴中点处取之。

【操作】:平刺。

03

适应症

图片

      主治头、鼻部病症。常用于头痛,鼻塞,鼻衄;眩晕。

04

临床应用举例

图片

1、头项痛重,暂起僵仆,鼻窒鼽衄,喘息不得通。(《黄帝明堂经》)

2、治颈项转侧难,鼻塞闷,偏风口咼,鼻多清涕,衄血,头重。(《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中)

3、瘿气,面肿,灸通天五十壮。(《千金要方》卷二十四)

4、鼻病,囟会在鼻心直上入发际二寸,再容豆是穴,灸七壮。又灸通天,在囟会上一寸两旁各一寸,灸七壮,左臭灸左,右臭灸右,俱臭俱灸。曾用此法灸数人,皆于鼻中去臭积一块如朽骨,臭不可言,去此痊愈。(《世医得效方》卷十)

天 柱

01

类 属

图片

      足太阳膀胱经穴。

02

定 位

图片
图片

【部位】:在颈后区,横平第 2 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取穴】:在哑门穴旁 1.3 寸,当项后发际内斜方肌之外侧取之。

【操作】:直刺 0.5~0.8 寸。勿向脊柱方向斜刺过深,以防刺伤脊髓。治疗眼疾参考上天柱刺法。

相关穴及刺激点

图片

上天柱:在风府两旁五分至七分处,和天柱大体同效。先试压这两个穴,取其压痛强的一个。为视力衰弱、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眼底出血等的重要穴。

03

适应症

图片

      主治头项部病症。常用于头痛,颈项强痛,眩晕,目痛,肩背痛;癫,狂,痫,发热。

      主热病汗不出。寒热,暴挛,足不任。目䀮䀮赤痛。痉。目瞑眩,头痛重,目如脱,项似拔,狂见鬼,目上反,项直不可以顾,身痛欲折,癫疾互引,咽肿难言,小儿惊痫。(《黄帝明堂经》)

04

临床应用举例

图片

1、头项部病症

(1)头风脑重,项痛急强,左右不顾也。(《太平圣惠方-明堂》)

(2)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灵枢-厥病》)

(3)头眩,针上星、风池、天柱。(《杂病治例》)

(4)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荥输。(《灵枢-五乱》)

2、腰背痛

(1)腰肌劳损:针刺天柱穴治疗。

(2)中风后肩痛:针刺天鼎、天柱治疗。

(3)急性胸腰椎扭伤:斜刺天柱、内关为主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