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住乡愁——大万世居 | 吕有德

 深圳文学 2023-09-21 发布于广东

想念,不如见面。早就听说在繁华摩登的深圳,有一座二百多年历史的客家围屋,是一位叫曾传周的农民用尽毕生心血开基建造,仅围墙内的建筑面积就达1.66万平方米,房屋4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

当我真切地站在高大的门楼下仰望,内心被深深地震撼:高达六米的寨墙,墙上有枪眼、炮孔,四角有碉楼,这完全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把我挡在外面。穿过城门洞似的大院门,我恍如穿越了二百多年的时光隧道。深圳的喧嚣远去,我来寻觅这片巨大的围屋,它见证着深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走进大门,一条200多米长、5米多宽的“上天街”横贯南北,过街道就是一座可容纳数百人的广场,端义公祠坐东朝西,威严地俯视着,整座巨大的围屋,就以宗祠和广场为中心铺排开来。

这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宗祠,灰墙红门,玄瓦硬山顶,三进两天井,宽敞明亮,装饰图案简洁大方。这里是这座城堡的政治文化中心,家族大小事务都在此商议号令。

“大万祭祖”是最庄严的时刻,中国汉族都崇宗敬祖。客家人作为祖籍中原、千年来不断向南迁徙的汉民族支系,对此尤为庄严肃穆。不明来路,焉知归途?大万世居是曾姓一脉的聚居地,宗祠正上方悬挂着红底金字牌匾“东鲁旧家”,提示本族人起源于山东武平(今属德州),是宗圣曾子的后代。曾子是儒学五圣之一,15岁拜孔子为师,颜回去世后,他是儒家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宣传者。他先后拒绝齐相、楚令尹的高位,专心传道授业。宗祠左右挂着曾子的名句“慎终追远”,“三省吾身”。

广场左右矗立着曾子和开基者曾传周的青铜塑像,他看上去并不高大威猛,穿着长袍马褂也没有一派儒雅斯文,完全是清代中期广东的一位邻家老伯,那么真实诚恳,与对面曾子的凛然威严形成鲜明的对比。遥想他坐在宗祠台阶正中,看着广场上火热的麒麟舞,听着亲切的客家山歌,对眼前的一切该是何等地欣慰知足。

曾传周,字端义,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终于嘉庆二十年(1819),活了86岁,在那个人均寿命才三十出头的时代,真是寿比南山。他早年靠给人放鸭放鹅、推车运石灰为生,因为好赌而穷愁潦倒,遂断右姆指发誓戒赌,浪子回头,于乾隆中期在此开基立业,先建“宝斗心”,用尽毕生心血,带领子子孙孙如燕子垒巢,不断增砖添瓦,直到乾隆末年(1791)才基本完工,这是“福佬好食粥,客佬好起屋”的明证,更是愚公移山精神的赞歌。

我独自徜徉在静寂的大街小巷,洁净的鹅卵石地面上,只有自己的足音回荡。每户大门都是灰麻石砌框,朴素大方,进门的左右是厢房厨房,跨过天井来到上堂,两边分列着带阁楼的上房,共同围成“四水归堂”的格局,紧凑实用。每户大小相近,布局相似,避免子孙们争多嫌少,家和万事兴是硬道理。

每几户又围成一个小四合院,有甬道与大院相通。整座围屋既独立又贯通,大院套小院,布局严谨,主次分明。

走到后面同样宽阔的“下天街”,坍塌的废墟上居然栽着一大片绿油油的青葱,还有几树雪白的丁香花,清香似有若无,在蒙蒙细雨中更显娇媚。“丁香空结雨中愁”,我没见到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倒看见一位中年男人朝我走来,他无比自豪地说:这些是我几年前栽的,这是我的祖屋哦!看他胸牌上姓曾,说着一口客家腔的普通话,我信。

偷得浮生半日闲,平时急如骤雨的脚步终于慢下来,我静听心灵深处的呼唤,细赏一街一巷,一砖一瓦,看明白了这座巨大的围屋,布局师承宋代“三堂二横”的建筑风格,即前、中、后三座落,左右两附厝,是典型的客家特色,包含了儒家文化特有的家族制度和等级观念。后墙筑成半圆弧形,与前面半月形的风水池遥相呼应,隐含了天圆地方、阴阳相生、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

出了寨门,我绕着长和宽各300多米的高大围墙一圈,但见墙面斑驳苍桑,青苔点点,更显得铁骨峥嵘。墙体是用沙子、黄土、石灰加入红糖和糯米汁发酵,制成坚实的三合土夯筑。仅正面有三个门出入,四角有碉楼,防守严密。内部空间则自成一体,有公共广场、水井、仓库、排水系统。因为是聚族而居,面对天灾人祸时,防卫能力极强。门前一口巨大的半月形水塘与小河连通,清波荡漾,既是风水,也是全族数百人日常洗涤用水,与旁边晒禾场共同组成数千平米的院外空间,气势非凡。

这座巨大的围屋里,没有苏州园林的奇山怪石、曲苑风荷;没有刘文彩庄园的雕梁画栋、镶金贴银。这里只是一派朴素敞亮的农家田园,人间烟火,却显得很有文化:那是孔子的“子不语怪力乱神”的现实主义人生哲理,曾传周用合乎道义情理的方式,把自己和家族竭尽所能地安顿好,他无意中实践了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是的,他认识自己仅是个农民,为自己和后代留下这座坚固的大院,生命的过程和归依就有了现实的寄托,那就是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二百多年的岁月流逝,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春去秋来,虽然忘却了彼此的模样,这座大院里曾经的农家喧闹和温暖,依然飘荡在街巷瓦片之间,灯火阑珊处,我恍然听到声声慈母的呼唤。他们是幸运的,这座围屋留住了乡愁,留住了根。

客家人从“开门见山,出门爬山”,到“抬头见海,出门撑船”,生存环境的巨大改变,给这些耕读传家的山区农民注入机敏冒险的海洋色彩,衍生出“滨海客家”,大万世居的曾家就是典型。请看这副门柱上的楹联:仁义礼智无愧吾心,乃是吾家孝子;士农工商各事一业,方为济世完人。它告诫曾家子孙,不仅要耕田读书,也要经商务工,因时而变,与时俱进。

国由千万个家、千百座院聚合而成,构建家国情怀、民族认同,不仅靠宏大的书面宣讲,也赖于日常的风俗起居,如春雨润物,细而无声。回眸不远处的历史,日本经过长期处心积虑,磨牙砥爪,侵华战争开始时何其汹汹,狂妄地叫嚣三个月亡华。他们是以中国内部军阀混战时的战斗力和组织力得出结论,却万万没想到在亡国灭种关头,“我是中国人”的民族认同爆发出核裂变般的能量,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万众一心殊死抵抗,仅一年多后,日军就陷入持久消耗战的泥潭,人困财竭。走头无路的日本只能向东南亚掠夺,动欧美的蛋糕,从而加快走向灭亡。

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就是大万世居附近石灰陂村人。他中山大学毕业后,一介书生,投笔从戎,根据党的指示,他1938年10月回乡开展游击战,同凶残的日军殊死搏斗,初期100多位骨干基本是附近的客家人,还有一千多名青年华侨回国参军。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到一万多人枪,毙伤敌伪近万人,牵制了近十万日伪军,营救了大批被日军围困在香港的中国文化名人。

抗战实际上有两个主战场,除了大陆本土,另一个是遍布华人华侨的海外。从陈嘉庚、司徒美堂,到引车卖浆、艰辛谋生的漂泊者,当得知苦难中的祖国在遭受日本侵略,面临亡国灭种,无数人竭尽全力捐款捐物,许多青年华侨抛却生死荣辱,回国抗战,“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尽管他们中的多数从没回过故乡,但是都记得那里安葬着自己的祖先,族谱上记载着自己的姓名,或大或小的院落里住着自己的亲人,那里是自己永远的根。

我站在半月池边再一次回望大万世居,好生羡慕曾家这一脉子孙,只要围屋挺立,乡愁就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作者简介

吕有德,1969年1月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现在定居深圳,深圳有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



来【深圳文学】分享故事、吐槽人生、展示诗文、抒发情怀;记录精彩,不负华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