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0302 | 是不是每个光鲜亮丽的人生背后都千疮百孔

 不吃少女 2023-09-21

 

正文共2223字,预计阅读6分钟。或许你看不懂,但是希望你看得懂。

今日份的没有切入语。

1. 将人生的履迹写成故事,将比故事还要精彩。

生活啊,不管是演绎成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总有它存在的利弊,不能只批判狗血剧多狗血,看着优雅的背后也说不定有多少不堪。

马克思告诉我们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转化总是向着自己的他者、即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这也表明对立面之间有互相贯通的性质,有内在的同一性。

正因如此盛极必衰否极泰来。所以我不相信一帆风顺的人的存在。即使有的人真的是太幸运,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就能登天,但上帝又好像会时不时给他们当头棒喝,人们称之为捧杀。

从1995年出生至今,少说我也哭了无数遍,害怕、愧疚、伤心、疼痛……和所有人哭过的原因一样。

大学有一年暑假,不吃少女考驾照的时候,科目三又挂了,第二次。拿着不合格通知书,坐在回学校的公交车上时,委屈得在公交车上哭,然后立即买了回家的车票。那之后的一个星期我都过得很难受,怪自己怪考官……又设想了很多自己考不到驾照的后果,还一边搜索无人驾驶何时问世。夏天的晚上躺在妈妈房间铺好的凉席上,望着天花板,用畏畏缩缩地语气跟妈妈说,

妈妈你以后能一直接送我吗?我好像考不到驾照了T.T。

妈妈被我的语气逗乐,也笑我被这种微不足道的挫折挫伤了志气。

没有经历过的人怕是不能理解我这种心境的。当时郁闷至极,便上知乎搜了一下科目三,一下子就找到了团体,emmm,不过意想不到的是看见别人因考了几次科目二科目三还是没通过而得了抑郁症,不过所幸温暖的同胞们都在评论区安慰ta开导ta。

是啊,心灵是很脆弱的,只是我们都把它磨练得很坚强,让它承受得起一起又一次的压力。但是我最怕有人觉得不坚强就是错的,怕人归结于性格问题。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学会应对的方法却只有让心灵变得强大而不能消除挫折吗?

思考了一下,风险就在于在消除挫折的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挫折,不能想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卒。

2.不是长大了的世界没有以前纯洁,而是当我们还是孩子时,大人替我们隐藏起那些黑暗。

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若是幸运地活了下来,便能见证,沧海桑田的自己。

小时候和爸爸妈妈聊今天老师夸我字写得好看,缠着爸爸妈妈买雪糕……初中高中嫌烦恼多,也不过来源于一纸考试,即使开始埋头学习话变少,生活大致也只学校、家两点一线……还过得津津有味。

偶尔通过电视剧看看那些人勾心斗角,偶尔听听老师说珍惜校园,这是纯洁的殿堂,偶尔父母也让我们多个心眼防范坏人……

我不过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但那时却以为自己早已看穿全世界。

而社会,大概就是学会,生活的一部分打了你一巴掌,而你不能对生活的另一部分发泄你的情绪。

长大了,活动的范围变宽广了,很多事情大人也藏不住了,印象中无忧无虑的生活,也无时不刻产生灰暗。

开始发现人生就如月亮一样,远观很美好,近察才知道有那么多坑坑洼洼。

就好像一出生,我的世界就充满数不尽的可爱的粉红色泡泡,而我长大一点就戳破一个泡泡。看着渐渐显露出的真实世界,有美丽的部分也有丑陋的部分。世界很大,泡泡很多,有时候我宁愿原地伫立,欣赏远处的朦胧美,也不愿再四下探索。

我们总当自己是受害者,长大了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也总是在源源不断地给他人制造挫折,制造麻烦,给他人带来伤害,尽管自己从未打算如此,却又难以控制……于是又在不知不觉中给人的生活增加了一些坑坑洼洼……

没有完美的生活,也没有只有坑的月亮。

我也总是只愿意表露自己美好的一面给别人看,特别是陌生人。我在朋友圈会吐槽会埋怨会丧,但这条动态通常活不过一天,留下的都是开心美好的时刻。

3.是不是每个光鲜亮丽的人生背后都千疮百孔?至少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我觉得我的是。

今天和室友们聊起爸爸抽烟的这个问题,抽烟中老年男子的通性,知其不健康而不戒之,固执之,明知损害健康而为之。

我很是担心爸爸的健康,但在现实中我是说不出什么温柔的话的。对着爸爸抽烟熬夜的陋习,我总是很凶,摆道理讲事实,说不听就撂狠话……硬碰硬行不通,可因为多年的相处模式又动之以情不得,也不知是否能感化他,因而不曾尝试。

但是外人是从来见不到我这幅丑陋的模样的,毕竟除了家人还有谁能包容我这么凶的女孩子呢,在外倒是很收敛,所以前几天立flag才说要对家人更有耐心。

这些对我来说,都像是无法逾越的障碍,而我只学会了逃避,就像是习惯了骨灰级美颜自拍,让我素颜见男神我是没有自信的,于是我便化妆粉饰,让自己看起来很好看。

罗素在《幸福之路》里说过,一切伟大的著作都有令人生厌的章节,一切伟人的生活都有无聊乏味的时候。这或者能够概括我今天想说的话。

但我想我承受的不仅是无聊乏味,而是对真实生活的恐惧,对外人看法的在意。其实这篇文章写到一半,我已经有了结论,每个人都是要带着疮疤生存的,只看自己如何摆放它心中占的分量。而我的恐惧,是害怕别人讨厌那疮疤,尽管我从不奢望全世界的人都不讨厌它,尽管我能粉饰它,但真正的恐惧感来袭时,肯定是当这些疮疤慢慢滋长滋长,有一天我藏不住它,有一天它将我吞噬毁灭。

这个时候,我的工作,还没有找到接手的人;我的朋友,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我的家人,会伤心的无法承受;而我到最后一刻,发现我的恐惧感,不过是来源于社会人的感受与看法,而源头,却可笑的——不过是自私地想自己可以风光地活着……

一知半解最为迷茫,希望自己多次思考后能有透彻之悟。

怕是很难有人认真看完,盼你们在最后看到我的祝福,元宵节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