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44周|未来简史:未来,人类将面临着三大问题。

 不吃少女 2023-09-21
"写在前面——

有位小伙伴说看到我的标题是书的名字,点进来想看看书写的啥,发现写的都是我的想法,在这里很抱歉,新来的小伙伴可能不太清楚这个公众号的调性。

我的公众号主要是记录包括但不限于自己的读书笔记和心情随笔,风格随着我的心情有所起伏,观念观点也不会一成不变,会随着各种未知数而变化。每周的读书笔记类似于读后感,会记下看完这本书的感受和想法,不是书评,也不是内容的搬运工喔!
"




这周读的是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

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议题:长生不死、幸福快乐和化身为神。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须佐证的“常识”,比如人文主义所推崇的自由意志将面临严峻挑战,机器将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日益成熟时,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用的阶级”,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智神”。

未来,人类将面临着三大问题:生物本身其实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如何看待这三大问题,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以上的这段话,是书的核心内容摘要。


尤瓦尔·赫拉利迄今写了三本简史系列,分别是《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在看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 时,我的脑袋里总是闪过很多想法,但在看《未来简史》时,更多时候我只是一个信息接收者。

关于未来,我的想象似乎被捆绑于各种科幻电影以及各位专家大佬在各大访谈里给出的畅想,可能这就是我生活的模样,平平凡凡少有脑洞,有时觉得自己特别反动,但更深层次的内心,我只想拥有平静。

思考未来/畅想未来,对我来说就等同于未雨绸缪。我不太愿意想象自己深陷危难时的模样,未来就像梦境一样不可控,一有火苗浮现,我就已然认为自己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了。

所以我大部分思考都源自于现有矛盾,而较少来源于对未来的焦虑。故而《未来简史》打开了另一扇窗,使我不至于太狭隘。


《正午之魔》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都希望在自己的人生之外还有更多的控制,对他人的人生指手画脚让我们感到安全。没有什么理由禁止人去追求最原始的自由。”

未来关乎的是全人类的人生,倘若对他人的指指点点是人类在追求最原始的自由,那么对未来的思考、提倡、呼吁,就像人在追求最原始的自由的极致表现,而有趣的是,原始的自由在历史,未来在未来,它们又被奇妙地连结起来。



我偶尔会觉得,人类历史就是一个在试错中获得惊喜的过程。例如制造某种药物是为了治A病,A没治成,却惊讶地发现它能治B病,然后接着找治愈A的有效方法,最终能够愉快地解决AB病患者的困境。

例如,当有人提出“花巨额资金在探索不确定的外太空事业,不如聚焦当下,解决穷苦人民的贫困问题”时遭到的一项反驳理由是:航天科技可以转化为可实施的工业生产力,转化为可以商用民用的技术,太空探索所取得的成果中目前已有700多项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医学扫描仪、胎儿心脏监视器、胰岛素泵等等。

尝过了那么多甜头的人类是永远不会放弃未知的,总有惊喜在未知中降临。

但如何防止惊喜演变成意外,也是在探索未来时必须要注意的,这也是《未来简史》这样的书会出现的原因之一。

不过作者也说明,他只是提供了一些有可能发展的思路,毕竟无人能够准确预知未来。




一次微信群聊里,有人笃定“人类的本质就是算法”,他和尤瓦尔·赫拉利的想法是一致的。群友们当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从传统意义的算法到科学上的研究以及事实论据,诸如卷积神经网络(我也就只记住这么一个了)……反正是一堆我根本看不懂的东西。但无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即便我不懂,也没有主动学习,它们还是无孔不入地渗透进我的生活。


人类越来越离不开科技已然是无需论证的事实。在国内,或许是我们太渴望经济的发展,在科技发展带来经济腾飞的同时,我们对部分隐私权的让渡并没有太大的反应。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十分轻易地接受了支付宝、微信的在线支付,任由它们对我们的消费信息了如指掌。

但随着AI技术的成熟、一些技术滥用现象的出现,我们开始回溯这段历史中我们的钝感带来的负面效应。

大家开始害怕科技,手机变成录音笔,电脑变成摄像头,它们的所有权都属于我们,但我们似乎没有百分百的控制权,与此同时,我们做出的每一项决定,都给了网络另外异端(不是一,没有打错字,指多端)定义我们的权利,可能就是产品经理说的用户画像。

这就好像作者说的: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用的阶级”,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智神”。

而我们最终害怕的,是反噬,是沦为科技的奴隶。很久之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说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开始对动物仁慈、对动物充满同理心,是希望未来当人类的命运被主宰时,对方能像我们一样仁慈。





说是《未来简史》,未来又怎么是史呢?但简史,向来有捋清思路,厘清框架的作用。书中对摘要中提到的问题、议题,进行了由古至今地、更全面地呈现,它们从哪来可能会到哪去。

它的内容和我最初的想象的确大有不同。这个未来,并没有那么远。

人类将面临着三大问题:生物本身其实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

这些问题,都变成了与信息科技紧密联系的问题。


当书中提到,有人希望研制一颗药丸,吃下去就能饱腹并且营养均衡,我下意识地摇头,认为它亵渎了食物带来的美好,但转念我一想,有的人的确不是吃货,吃不吃这颗药丸取决于个人选择,倒也无可厚非。

但如果一颗药丸,通过调节、甚至完全改变大脑释放的化学物质,让一个人可以平白无故地快乐,再说个人选择,是可以接受的吗?如果这颗药丸是没有其他生理上的副作用的,我好像还是不能接受。

诚如我同意桑德尔的《反对完美》中所说的天赋、恩赐,我不太能够接受人躲在自己的安全港里,完全控制一切,因为这种快乐很“假”,人也变得很“假”,这个人的生存与否好像会因此变得不再重要。

这些讨论几乎囊括了新的议题中提到的长生不死、幸福快乐和化身为神。随着天灾人祸可控性的增加,人类的确充当着神的角色,而未来的风险,常常聚焦于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或人类应当如何防止人工智能取代人类。


议题也好问题也罢,落到个人身上,我的确能按喜好略说一二。如果说提供一种答案,就不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信息接受者可以回答的。

我将持续学习,持续关注

(正文图源:美剧《西部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