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流传数百年的18条“老规矩”,可以不理解,但却不能丢,你村里还有吗?

 三农小毛 2023-09-21 发布于湖南

如果是在农村里生活,有些老规矩还是要遵守的。正所谓“入乡随俗”就是这个意思,不然就容易被人认为是不懂事,甚至是被人嫌弃的。

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以下这些在农村流传数百年的“老规矩”,大家看看知道几条,一起来了解下吧,我们可以不理解,但是却不能丢掉。

①农村见面了要打招呼。这个估计很多人都是比较了解的,就是在农村里如果路上遇到人了,不管是不是很熟的人,都要打个招呼。尤其是见到长辈了,更是不能装作没看见,或者是不认识。

②称呼要按辈分,不能按年龄。在城市里没有这个规矩,一般比自己大的叫哥哥、姐姐,而和父母差不多的是叔叔、阿姨,年龄再大的就是爷爷奶奶了。

可是在农村的话,称呼别人一般是按辈分,因为有些人年纪不大辈分大。比如有些七八十岁的老人,要称呼几岁的孩子为爷爷,这就是论辈分的。大家不要笑话,这是农村的规矩。特别是在吃酒席的时候,有些就是按辈分坐席的。

③农村的厕所不分男女的,上厕所前先咳嗽几声。这个在以前都是如此,但如今露天的厕所少了,多数也是在室内有洗手间了。如果厕所门关着的,一般里面就有人。

④即便是夫妻去别人家过夜,也记得要分床睡。这个可能好多的年轻人不理解,但是在有不少农村现在依然有这个规矩,就是夫妻在别人家是不能同床共枕的。

⑤早上不要去找人借钱,也不要大早上的去找人退货。但还钱则相反,最好是早上或者是上午去,而不能晚上去。看望病人的话,不要下午或者是晚上去。

⑥去别人家里串门,不要在饭点。临近饭点了,记得及时回家。当主人家留你在家里吃饭,这只是客套话,千万不能当真。

⑦熬中药的药罐子可以借,但却不能主动归还,主人不来要就一直留着。如果主人家来讨要了,记得在药罐子里撒一把盐。

⑧没结婚的男子不能抬棺材,而结婚了的女子不能当伴娘。在有些地方更是避讳离婚的女人当伴娘。同时一生当伴娘的次数,不宜超过3次。

⑨孕妇不要随便抱其他人的小孩,同时要注意去参加婚礼了,不要随意坐在新婚夫妻的睡床上。自己可能感觉没什么,结婚的新人会在意的。

⑩父母还健在的话,那子女的年纪再大,也不要过大寿。这个叫“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

⑪家里有老人去世,一年不能贴春联。在以前多数地方都是规定三年不贴春联,这缘于古人要守孝三年的规矩,后来就变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文化。

⑫去吃酒席,不能空着手去。而且在酒席上,长辈不动筷子,后辈不能先吃的。

⑬建房子的话,后建的房子不能比邻居家的高。最主要的是建房要东不压西,南不压北,反之在农村被视为欺负邻居。这个是老规矩了,谁破坏了谁理亏。

⑭当红喜事遇到了白喜事,红喜事要让道。特别是在路上接亲的队伍遇到了丧葬的队伍,记得要让送葬的队伍先过。

⑮孩子取名不能太大,要记住“男不带天,女不带仙”,最好是要避开长辈名字里的字。

⑯出嫁了的女儿,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也就是嫁出去的女儿不要在娘家过年。不过多数地方现在没有这个规矩了,但有些讲究的老人还是避讳这一点的。

⑰回村里就要说普通话,而且在村里不要炫富、装穷。

⑱村里的红白喜事都要去帮忙,尤其是白喜事。如果被人邀请了,也不去帮忙,那么这样自家的事情也没人来帮忙,这一点一定要牢记。这是很多农村约定成俗的老规矩。

当然了,在农村这样的规矩还有很多,有些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肯定会说“过时”了,但实际上就算大家不理解,当地若有这样的规矩,还是要遵守,这也是对当地人和习俗的一种尊敬。你村里还有哪些老规矩呢?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