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连载】《纺纱学》— 梳棉 - 7

 奶茶色月季 2023-09-21

(七)针布  

针布有金属针布和弹性针布两大类。金属针布也称为梳理用齿条,其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棉纺生产中的开清棉、梳棉、精梳及一些新型纺纱(如转杯纺、涡流纺)设备上均有应用。梳理用齿条的主要规格参数见图3-3-10、表3-3-1。
图片 

图片

图3-3-10  梳理用齿条的齿形规格参数

表3-3-1  梳理用齿条的规格参数

图片

梳理用齿条型号的标记方法由适纺纤维类别代号,齿总高,齿前角、齿距,基部厚度和基部横截面代号顺序组成。适纺纤维类别代号棉纤维为A、毛纤维为B、苎麻纤维为Z、绢绵为K;被包卷部件代号锡林为C、道夫为D、刺辊为T、剥取辊为S。梳棉机梳理用齿条有两种不同的标记方法,一种为厂家标记,一种为标准标记,如表3-3-2所示。
表3-3-2  梳理用齿条规格和标记方法

图片

弹性针布由底布和梳针组成,它是将钢丝折成“U”形梳针,按一定的工作角和分布规律植于带状底布上,如图3-3-11所示。

图片
图3-3-11  弹性针布的结构与规格参数

梳针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弯膝状,一种为直脚状,直脚梳针在分梳时受分梳力的作用易向后倾仰,使针尖沿弧状升起,引起两针面间的隔距变化,故需增强底布握持力和梳针刚度来减少后仰角。弯膝状梳针可利用下膝部分后仰使针尖降低以抵消部分后仰引起的针尖升高。梳针有不同的规格、不同的截面形状,可供使用者选择。

针布的底布是植针的基础,一般由硫化橡胶(V),棉织物(C)和麻织物(L)等多层织物用混炼胶胶合而成,以保证底布具有强力高、弹性好、伸长小的特点。

梳棉机的锡林、道夫、刺辊、盖板上均包覆着不同类型、规格的针布,所以梳棉机的基本作用主要是两针面间的作用,针面的规格型号,工艺性能和制造质量,直接影响梳棉机分梳、除杂、均匀混和的效果。为获得高产,优质、低耗的工艺效果,梳棉机对使用针布的工艺要求是:

(1)具有良好的穿刺与握持纤维的能力,使纤维在两针面间受到有效的分梳。

(2)具有良好转移能力,使纤维易于从一个针面向另一个针面转移。具有一定的齿隙容纤量,以保证纤维在分梳转移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混和均匀效果。 

(3)针齿应锋利、光洁、耐磨、平整。针齿锋利,穿刺、握持能力强,针齿光洁,不易挂花,纤维可顺利转移;针齿耐磨,可使锋利程度持久,作用稳定;针面平整,可保证紧隔距强分梳。

⒈锡林、道夫、刺辊用针布  

在现代高产梳棉机上,锡林、道夫、刺辊均采用金属针布,由于各机件的作用特点不同,则对针布的齿形及规格要求不同。

(1)齿形的选择   金属针布的针齿形状与针布的握持、转移、抗轧、防嵌等性能密切相关,如图3-3-12所示,若工作面为一直线,分梳时位于齿尖上的纤维易于滑向齿根,造成齿隙充塞,对分梳转移不利。若将工作角从工作面的某一点加大,或为超过90°的钝角,或从某点处使工作角逐渐变大,下接一般圆弧(即负角渐变),该齿形可使纤维沉入齿尖一定深度后不再下深,既不易充塞齿隙又不易向外抛出,使纤维被握持于针尖,具有良好的分梳效能。若将齿背设计成弧形背,则有利于增强齿尖强度和促使纤维转移。若齿的工作面为负角,这种齿形不能握持纤维。
图片 
图片
图3-3-12  金属针布的齿形

为了提高齿尖锋利程度,增加齿隙容量,并使纤维始终处于锯齿齿尖,锡林针齿齿形被设计成弧背负角、凹背负角或平底齿形,如图3-3-13所示。为了能顺利地从锡林针面抓取纤维,并较好地疏通锡林、道夫三角区气流,道夫的针齿较高,分梳时易损伤,故道夫针布采用凸背齿形以增加齿尖强度。刺辊针布有直齿及弧背双工作面。见图3-2-7。
图片 
图片
图3-3-13  锡林、道夫、针布齿形
1-刺辊针布 2-道夫针布 3-锡林针布

(2)针布规格选择  锡林、道夫梳理用齿条规格见表3-3-3。与弹性针布相比,金属针布在高速回转中不变形,齿隙具有一定的容纤量,并能使纤维始终处于针面参加分梳和转移。所以是金属针布的采用,促进了高产梳棉机的迅速发展,使锡林速度从180r/min逐步提高到300~600r/min,刺辊速度从450r/min逐步提高到1000~1300r/min,使梳棉机的单产从4kg提到20~50~100kg以上。反过来,梳棉机的高产高速又对金属针布的改进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车速高,则离心力增加,针齿对纤维的握持能力减弱,要求锡林针齿工作角随之减小,针齿密度随之增加,而密度增加,则需减小齿基厚b1来实现,为了保证针齿强度,必须减小齿深及齿总高,所以“矮、浅、尖、薄、密、”(δ小,齿型小)是新型锡林针布的发展特点。
   
为了与锡林针布相配套,有效解决因锡林针布矮齿,小工作角后纤维的转移和引导高速气流问题,新型道夫针布具有大、稀、高、凸背的特点。大即采用较大的工作角,增强对纤维的握持能力;稀、高即采用较小的针齿密度和较大的齿深,来增加齿间容纤量,以疏导锡林道夫三角区的气流。随着针齿高度的增加则必须采用凸(弧)背来增强齿的强度。
    
刺辊的主要作用是对纤维握持分梳并清除其中的杂质,梳棉机高产后,除提高刺辊速度外,适当增加针齿密度,提高针齿锋利度有利于对纤维的充分分梳,但齿密增加,会影响车肚落杂,需适当增大工作角来保证对杂质的有效清除。在新型高产梳棉机上,一般纺棉刺辊针布时工作角为5°~10°,纺棉型化纤时为5°~-5°,纺中长化纤时可增大到0°~-5°。

2.活动盖板针布  

(1)活动盖板针布  除与锡林共同对进入锡林盖板工作区的纤维分梳外,活动盖板的另一个作用是将嵌入针隙的短绒和杂质带出工作区予以清除,为了充分发挥盖板花的除杂作用,活动盖板针布必须要有足够的容纤维量,所以活动盖板使用弹性针布,其针布规格见表3-3-4所示。

表3-3-3  锡林、道夫、刺辊梳理用齿条的发展

图片

表 3-3-4  盖板针布规格参数

图片
    
为了适应梳棉机的高产高速和锡林针布矮、浅、薄、密、小的特点,新型活动盖板针布的发展特点为:

A.改进梳针的截面形状 半硬性针布把梳针截面由圆形、三角形、扁圆形发展到目前的双凸形、椭圆形、卵形等不同形状的截面,提高了梳针的抗弯刚度,减少了梳针分梳时的弯曲变形,钢针的握持能力随之提高,梳理能力大大增强。

B.增加梳针横向密度  梳针横向密度对分梳作用影响较大,通过改进植针方式,可使横向密度增加,分梳效果得以改善。

C.改进针尖几何形状并提高针尖的锋利度  采用切割成形加工,梳针针尖呈尖劈形,锋利度较好,提高了针齿的穿刺能力和分梳效果。

D.针高减短  针高由原来10mm减小到7.5~8mm,使梳针抗弯刚度增加,能承受较大分梳力的作用,同时针间充塞纤维也可减少。

E.改进底布结构  新型半硬性弹性针布的底布采用橡皮面或中橡皮,使底布耐油、耐温、弹性好,嵌塞纤维容易抄清;增加底布的层次和厚度,以提高了针布的强力、弹性和握持力。

F.植针排列  盖板针布传统植针排列有斜纹、缎纹和双列植针,后续又开发了稀密排列和花型排列。为了使盖板趾端针尖密度较稀,踵端针尖密度较密,采用条纹和缎纹结合型(又称稀密型)的排列,其目的是使锡林与盖板分梳时,趾端不易因为充塞纤维和破籽,而影响分梳效能。

(2)固定盖板针布  固定盖板为附加分梳机构,无除杂作用,所以采用金属针布。如图3-3-14所示,其规格见表3-3-5。
图片
图3-3-14  固定盖板针布
1—后固定盖板  2—前固定盖板

表3-3-5  固定盖板针布规格            单位:mm

图片

编辑:纺织大学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