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23-09-21 | 阅:  转:  |  分享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202
2秋·重庆渝中·八年级统考期末)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主张向西方学习B.反对清朝的统治C.
发展资本主义D.实行民主,反对专制2.(2022秋·重庆綦江·八年级统考期末)它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
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为“它”作出突出贡献的是(?)A.《资政
新篇》和天京事变B.《时务报》和百日维新C.《民报》和武昌起义D.《新青年》和北京大学3.(2022秋·重庆九龙坡·八年级统考期末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A.提倡平等自由B.主张白话文
写作C.抨击旧道德D.提倡马克思主义4.(2022秋·重庆长寿·八年级统考期末)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
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材料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密切相关的是(?)A.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5.(2022秋·重庆南岸·八年级期末)某同学收集下列人
物图片参展,如果要取一个栏目名称,比较合适的是(?)A.洋务运动的领导者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C.新文化运动的代表D.推动维新变
法的志士6.(2022秋·重庆合川·八年级统考期末)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某同学构建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
的主题应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自强”“求富”变法图强民主共和“民主”“科学”A.侵略与抗争B.近代化的探索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全民族的抗战7.(2022秋·重庆合川·八年级统考期末)“北洋政府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
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民主与科学、猛烈抨击封建旧道德和旧文化的革新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B.上海C.京师大学堂D.《劳动界》8.(2022秋·重庆忠县·八年级统考期末)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
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 A.侵略与屈辱B.救亡与探索C.反抗与斗争D.半殖民地化的过程9.(2022秋·重庆
巫溪·八年级统考期末)“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头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在17岁时
写的一首新诗。与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A.洋务运动B.百家争鸣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0.(2022秋·重庆江津
·八年级统考期末)“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该材
料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A.原因 B.性质 C.内容 D.影响11.(2022秋·重庆江津·八年级统考期末)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
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A.都经过长期准备B.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C.中国工人阶
级登上了政治舞台D.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12.(2022秋·重庆江津·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传播的是(?)①新文化运动?②俄国十月革命?③五四运动?④辛亥革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3.(2022秋
·重庆涪陵·八年级统考期末)“五四”以前,倡导新文化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和《新潮》等少数几种。“五四”后的一年里,全
国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400余种,出现的进步社团、研究会约有三四百个。材料说明五四运动(?)A.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B.促使马克思
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C.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D.推动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4.(2022秋·重庆涪陵·八年级统考期末)19
19年4月底美国哲学家杜威应邀来华讲学,先后在北京、上海、浙江等11个省市高校讲演100余场,历时1年零3个月。杜威在华巡讲期间可
能看到的情景是(?)A.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B.学生示威游行声讨卖国贼C.学生齐聚广州城参加北伐D.张学良发表通告改易旗帜15.
(2022秋·重庆开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历史现象不是某一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而是透过多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或多个历史事件所呈现的历史
过程或历史发展趋势。据此判断,下列属于历史现象的是(?)A.古田会议的召开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古田会议
召开16.(2022秋·重庆长寿·八年级统考期末)内务部6月11日致沪市各界电:“曹陆章已令准免职,津埠本日开市,北京学界刻已筹议
上课。……沪市各界,希悉力劝解。”下列与电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17.(202
2秋·重庆忠县·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表格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秋收起义创建了第一个抗日根据地B八七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C五四运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D中共七大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A.AB.BC.
CD.D18.(2022秋·重庆南岸·八年级期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A.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D.红军长征19.(2022秋·重庆彭水·八年级统考期末)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
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这里的“立足点”是A.尊孔复古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D.爱国主义20
.(2022秋·重庆永川·八年级统考期末)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次会议(?)A.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
民主革命纲领B.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C.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D.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21.(2022秋·重庆九
龙坡·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缔造新中国,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建立于A.
1915年B.1919年C.1921年D.1927年22.(2022秋·重庆渝中·八年级统考期末)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提到:1
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A.中国开启了思想文化的新时代B.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二、辨析题(共10分)23.(5分)(2022秋
·重庆江津·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材料?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以民主和科学
为旗帜,向传统的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战的新文化运动。一年后,《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添加一个“新”字,不仅使其鼓吹新思想、
新文化,启发新觉悟,造就新青年的主旨一目了然,而且给人以全新的感觉;起点新,内容新,目标新,形式新……《新青年》创刊时曾表示其宗旨
不在“批评时政”,但这不能够不表明它不关心政治,实际上其作者明确认识到,他们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所进行的斗争,是和政治密切相关的。他们
反对旧思想、旧文化,实际上就是对旧政治的声讨。出于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他们不愿就事论事地议论现时的政治问题,而力图通过思想的启蒙
促进政治的根本改革。——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以下表述是从上述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里填“正确”
;违背了上述信息所表达意思的,请在括号里填“错误”;是上述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里填“未涉及”。(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陈独
秀创办了《青年杂志》。(?)(2)新文化运动的“新”体现在其内容、目标、形式等方面。(?)(3)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
及开来。(?)(4)新文化运动仅仅局限于思想文化领域,与政治无关。(?)(5)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包含了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2
4.(5分)(2022秋·重庆开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这场运动中学生群众起了先锋作用。
占中国人口中最大多数的农民没有卷入这个运动。这个运动的突出意义是工人阶级显示了它的力量。先进的知识分子即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
子,既从俄国无产阶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得到启发,又从五四运动的经验中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他们走到工人群众中进行宣传工作和
组织工作,由此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和工人运动相结合。许多地方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五四运动后两年,中
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了。经过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无产阶级代替资产阶级而成为中国民族民主革
命的领导者。五四运动宣告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从此中国近代历史展开了新的篇章。
——胡适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后填“
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里填“C”。(1)五四运动中工人和农民积极参与,显示了他们的伟大力量。 ( )(2)巴
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 )(3)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
)(4)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 )(5)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三、综合题(70分)25.(6分)(2022秋·重庆渝中·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时局图》,谢瓒泰绘于189
8年。1903年12月由蔡元培等人在上海主编的《俄事警闻》创刊号上,《时局图》被刊登:“因为这一张图,我们中国人知道的虽然不少,还
有一大半是不知道的,所以特地登在第一天警闻上头,请我们四万万的中国人都开着眼看看,扪着心想想,恐怕不知不觉要赶紧去想法子了”……材
料三?新文化运动怎么会发生?它是由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而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没有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就
很快把重点转到发动武装起义上。这是它的优点,但也带来弱点:缺少一场有足够力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作为先导。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说初期新文
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在这方面的补课。《青年杂志》创刊后,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摘编自金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的分布特点。(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说作者创作《时
局图》的背景及刊登后起到的作用。(2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并结合所学,概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2分)26.(8分)(2022秋·重庆忠县·八年级统考期末)近代百年,中华民族灾难深重。但每一个时代的优秀中国人都站在了民族救亡的
前列,担负起救亡图存的神圣使命,他们前赴后继,不断探索救国救民、民族振兴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东西各
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
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发,固为治强之计……——摘编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二:我们推到满洲政府,从
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前途》材料三: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
一切的黑暗。——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认为导致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进行“政治革命”的目的。 (2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 (2分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主题。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2分)27.(8分)
(2022秋·重庆九龙坡·八年级统考期末)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同治初年由奕祈、文样、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
的方策。简单的说,这个方案要学习运用及制造西洋的军器来对付西方人。——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给予中国沉重
一击,同时给中华民族猛烈的警醒。1894年11月,正是在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失败后,孙中山等在夏威夷发起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推翻清朝的
主张,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也从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开始。——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
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
自强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请举一例他们“学习及制造西洋军器的”例子。(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后,中
国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国家危亡,采取哪些重大行动?(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陈独秀提出这“两位先生”在当时有什么进步意义。(3分)28.(12分)(2022秋·重庆开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摘自《中国
近代通史》材料二?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
要救国吗?……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从6月11日到9月21日这一百多天中,皇帝迅速地接连发布了一百多条上谕,试图
以空前规模大力推行变法维新。…尽管维新运动没有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全国规模的影响。—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三?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
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据1912年3月5日《时报》刊载的文章《新陈代谢》材料四?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成为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与对民主、科学的执着
,对各种外来思想学说、主义的包容和传输密不可分。由于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大都在日本、在欧美留过学,受过系统的西方教育,因而他们几乎能
将自己认同的西方现代思想理论同步输入中国,这与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派相比有很大进步。新文化运动在传播西方近现代
思想理论,在力求中西文化的结合这些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欧阳哲生《新文化运动的真正价值是什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的背景并
指出维新变法的主要历史作用。(3分)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事件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3分)29.(9分)(2022秋·重庆长寿·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鸿
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材料二?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
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
法》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摘自陈独秀《警告青年》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代表哪个阶级的主张?其主张有何相同点?(3分)(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陈独
秀宣传“两位先生”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请举出一例说明。(3分)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这
一历程有何特点?(3分)30.(9分)(2022秋·重庆江津·八年级统考期末)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义和团运动虽
然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但是中国人民敢于同帝国主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分子认识到要瓜分“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的中国是不
易实现的。正是义和团运动所显示的力量打乱了列强共同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中国人民通过这一次血的教训,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已经变成帝国主
义的忠实走狗,不打倒他,中华民族不可能有振兴之日。全国人民反清斗争日益高涨,清政府则越来越孤立……。——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内,湖南、陕西等13省相继独立,清朝土崩瓦解。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
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打倒了清朝,这是革命唯一的成绩。——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等材料三?……下午一时半,十几个学生齐聚
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头可断青岛不可失”……第一天,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六月三日,北京学生
在街头演讲时,被北洋政府逮捕一百七十八人……第三天,上街,演讲的学生达到五千人,社会影响更加扩大。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
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义和团运动的历
史意义。(3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论材料一中的观点:“辛亥革命打倒了清朝,这是革命唯一的成绩。”(3分)(3)材料三中作者
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作者得出这一结论理由。(3分)31.(9分)(2022秋·重庆綦江·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鸦片
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
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接连而
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
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材料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
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2则材料均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
史经验的决议》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和人民必然选择的原因。(3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共产党
成立的条件。(3分)(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你参加了哪些庆祝活动?你从中获得什么启发?(3分)32.(9分)(2
022秋·重庆长寿·八年级统考期末)2021年分别是辛亥革命11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校学生为开展纪念活动搜集了如下
三段材料。材料一?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材料二?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
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材料,一时无法查证。……毛泽东在《
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据《中共党史》选编材料三?如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两岸能否合办活动?带着这些问题,中新社记者分别采访了10位正在此间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众委员无一例外,均赞同国
家隆重纪念。有委员指出,辛亥革命100周年是两岸提升政治互信的契机;纪念活动如能上升到国共两党层面,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
重大。——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2010年3月11日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得票前两位的城市,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们得票遥
遥领先的原因。(3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共产党最终把7月1日确定为建党日参考了哪些因素?(3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
明政协委员们一致认为两岸、两党共同纪念辛亥革命“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3分)参考答案:1.A【详解】洋务运动、戊
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A项正确;辛亥革命反对清朝的统治,不是他们的共同之处,排除B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颁布的措施有利
于发展资本主义,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主张实行民主,反对专制,排除D项。故选A项。2.D【详解】根据题干“它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它”指的是新文化运动,《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D项正确;《资政新篇》和天京事变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排除
A项;《时务报》和百日维新与戊戌变法有关,排除B项;《民报》和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3.B【详解】根据题干“
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
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B项正确;提倡自由平等、抨击旧道德、提倡马克思主义都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内
容,但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4.B【详解】根据材料“……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及
所学可知,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号召人们打倒人吃
人的封建旧礼教。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B项正确;A、C、D项均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但与
材料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5.C【详解】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蔡元培、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
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根据图片可知,这是陈独秀、胡适、鲁迅和蔡元培,故比较
合适的栏目名称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C项正确;陈独秀、胡适、鲁迅和蔡元培属于资产阶级激进派,不属于洋务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资产阶级维
新派,排除ABD。故选C项。6.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近代化进程中,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体现了依次深入的特点,B项正确;关天培抗英牺牲体现了侵略与抗争,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七七事变是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7.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洋政府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
发了一场崇尚民主与科学、猛烈抨击封建旧道德和旧文化的革新运动,这次运动,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 主要阵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项正确; 新文化运动刚开始时是在上海,后来转移到北京,排除B项;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劳动界》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
展,排除CD两项。故选A项。8.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探索救国的道路,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进行学习器
物的洋务运动,进行学习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进行学习思想的新文化运动,B项正确;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
国联军侵华战争体现了侵略与屈辱、 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义和团运动体现了反抗与斗争,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9.C【详解】根据所学
知识可知,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溥仪的新诗使用白话文,语言平易通俗。C正确;洋务运
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A错误;百家争鸣是我国在战国时期的思想高潮。B错误;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D错误。综上故
选C。10.C【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
孔孟儒学。”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
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新文化运动的原因、性质、影响,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1.
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统治,而清政府在《辛丑条约》后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
治中国的工具,是“洋人的朝廷”,所以辛亥革命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五四运动则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所以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
对封建主义的性质,D项正确;五四运动是由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爆的,没有长期准备,排除A项;“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
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仅指五四运动,排除B项;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是在五四运动中,排除C项。故选D项。12.A【详
解】根据所学可知,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比价系统的宣
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所以,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是①②③,A项正
确;辛亥革命宣传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13.A【详解】依据材料表述可知,五四运动前后,倡
导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和进步组织在数量上明显增多,新思想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排除B项;材料内容阐述新出版的刊物和进步社团数量的变化,不涉及工人阶级,排除C项;材料对于工人运动未作涉及,排除D项
。故选A项。14.B【详解】结合题干可知杜威在华巡讲期间是1919年4月到1920年7月,学生示威游行是发生于1919年5月到6月
,符合时间要求,B项正确;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是1912年3月,排除A项;学生齐聚广州城参加北伐是1926年,排除C项;张学良发
表通告改易旗帜是1928年底,排除D项。故选B项。15.C【详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包含多个历史事件,有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百团大战等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历史现象,
C项正确;ABD项都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排除ABD项。故选C项。16.C【详解】依据题干中信息“曹陆章已令准免职,津埠本日开市,
北京学界刻已筹议上课。……沪市各界,希悉力劝解。”结合所学可知是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北京学生掀起了五四运
动,最终北洋政府迫于压力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C项正确;戊戌变法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是农民起义运动,排除
B项;北伐战争的对象是北洋军阀,排除D项。故选C项。17.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从此,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C项正确;晋察冀根据地是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中
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18.B【详解】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
史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项正确;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
,中国已经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排除ACD项。故选B项。19.D【详解】考查点:五四运动。解题思路:分析“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
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中形成的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传统价值的立足
点。故D符合题意;尊孔复古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排除A;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B;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排除C。故选D。20.A【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
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A项正确;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
党纲,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排除B项、C项;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
一大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排除D项。故选A项。21.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21年中共
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项正确;1915年是新文化文化运动的开始的时间,排除A项;1919年是五四运动开始的时间,排
除B项;1927年是南昌起义的时间,排除D项。故选C项。22.C【详解】根据“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
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并结合所学可知,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C项正确;中共的诞生与思想文化的新时代无关,
排除A;B项是五四运动,排除B;D英是新中国成立,排除D。23.(1)正确(2)正确(3)未涉及(4)错误(5)正确【详解】(1)
依据材料“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向传统的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战的新
文化运动”的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是正确的。(2)依据材料“造就新青年的主旨一目了然,而且给人以
全新的感觉;起点新,内容新,目标新,形式新”的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新”体现在其内容、目标、形式等方面是正确的。(3)依据材料的
内容可知,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这一内容材料中没有涉及。(4)依据材料“但这不能够不表明它不关心政治,实际上其作
者明确认识到,他们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所进行的斗争,是和政治密切相关的。他们反对旧思想、旧文化,实际上就是对旧政治的声讨。出于对辛亥革
命失败的反思,他们不愿就事论事地议论现时的政治问题,而力图通过思想的启蒙促进政治的根本改革”的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仅仅局限于思想文
化领域,与政治无关是错误的。(5)依据材料“出于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他们不愿就事论事地议论现时的政治问题,而力图通过思想的启蒙促
进政治的根本改革”的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包含了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这是正确的。24.(1)B(2)C(3)A(4)A(5)A
【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占中国人口中最大多数的农民没有卷入这个运动”可知,农民积极参与五四运动,故选B项。(2)根据所学可知
,材料没有提到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故选C项。(3)根据所学和材料“许多地方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
可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故选A项。(4)根据所学和材料“经过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个
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可知,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故选A项。(5)根据所学和材料“
五四运动宣告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从此中国近代历史展开了新的篇章”可知,五四运
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A项。25.(1)特点:由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出沿海到深入内地(2)背景: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面
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危机。作用:起到警示,唤醒国人救亡意识的作用。(3)关系:新文化运动兴起是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反思:是对辛亥
革命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补课:意义: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思想宣传和铺
垫的作用;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详解】(1)据材料一图片“鸦片战争形势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马关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
代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的分布特点由东南沿海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后到中国腹地,不断深入,也就是由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由沿海到内地。《南
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分布于东南沿海。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
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天津条约》,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扩展到长
江中下游地区。《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2)根据“《时局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局图》创作的背景是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
分的危机。材料“因为这一张图,我们中国人知道的虽然不少,还有一大半是不知道的,所以特地登在第一天警闻上头,请我们四万万的中国人都开
着眼看看,扪着心想想,恐怕不知不觉要赶紧去想法子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甲午中日
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起到警示,唤醒国人救亡意识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怎么会发生?它是由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而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初期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
命在这方面的补课。”可知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新文化运动源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是对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补课。
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是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26.(1)因素:君主专制(或专制政体)。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或行宪法、开国会)。
(2)目的: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或创立民国、建立国民政府、资产阶级共和国)。(3)指:民主、科学。(4)主题: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与思想
文化。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容并包,为我所用。【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
弱?”说明国弱的主要因素是专制政体或实行君主专制政体。“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说明国家要强大必须通过变法建立君主立
宪制或立宪法、开国会。(2)根据材料可知,“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说明要
通过革命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或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创立民国、建立国民政府、资产阶级共和国。(3)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只有这两位先生,可
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指的是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宣传的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旧道
德、旧思想和旧文化。所以“德、赛两先生”指的是民主和科学。(4)根据材料可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
则是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根据所学可知,对待外来文化不能采取全盘否定或肯定的态度,而应做到批判地接受,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兼
容并包,为我所用的原则,积极学习先进外来文化并加以创新等,言之有理即可。27.(1)历史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
患的局面。举例:江南制造总局(或安庆内军械所)。(2)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戊戌变法;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
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3)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促进了思想解
放;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详解】(1)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一“同治初年由奕祈、文样、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
强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自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其兴起的历史背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举
例:根据所学知识,从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企业中任举一例即可。(2)根据材料二“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也从反对
签订《马关条约》开始”可知,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戊戌变法;根据材料二“孙中山等在夏威夷发起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推翻清朝
的主张”可知,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3)根据材料三“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我们现
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两
面旗帜,即民主与科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位先生”及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促进了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8.(1)成效: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地
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2)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作用:戊戌变法引起的思想变化对中
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全国规模的影响。(3)事件:辛亥革命。影响: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进步性:传播西方近现代思想理论;力求中西文化的结合。【详解】(1)据材料一“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
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可知,洋务运动对于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2)背景:根据材料二“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
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作用:根据“尽管维新运动没有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全国规模的影响”可归纳出戊戌变法引起
的思想变化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全国规模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
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4
)根据材料四“新文化运动在传播西方近现代思想理论,在力求中西文化的结合这些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归纳出进步性是传播西方
近现代思想理论;力求中西文化的结合。29.(1)阶级:材料一地主阶级,材料二资产阶级; 共同点: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
。(2)先生: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对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和铺垫作用。(3)历程: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再到学习外国的思想观念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渐进性)。【详解】(1)阶级:材料一:据材料“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
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可知,这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即地主阶级。材料二:据材料“ 康有为第五次
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发展资本主义,实行西方的君
主立宪制,以挽救统治危机,即资产阶级。共同点:据材料可知,无论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
的落后状况。(2)先生:据所学可知,“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意义:据所学可知,陈独秀宣传“两位先生”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对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和铺垫作用。(3)历程:据材料“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
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可知,这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属于“器物”层次的变革;据材料“ 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
应付时局的三策”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发展资本主义,实行西方的君主立宪制,这是要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据材料“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并结合所学可
知,这是新文化运动中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故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
学习外国的思想观念。特点:据所学可知,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具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渐进性)的特点。30.(1)意义:显示了中国人民敢于
斗争的英雄气概和巨大力量;打乱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促进了反清革命的日益高涨。(2)评论:这一观点较为片面;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
清王朝,还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等。(3
)观点:五四运动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理由:社会影响大: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同情与支持【详解】(1)意义:根据材
料一“但是中国人民敢于同帝国主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分子认识到要瓜分‘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的中国是不易实现的”可归纳出显
示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和巨大力量;根据“正是义和团运动所显示的力量打乱了列强共同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可归纳出打乱了列强瓜分
中国的侵略计划;根据“全国人民反清斗争日益高涨,清政府则越来越孤立……”可归纳出促进了反清革命的日益高涨。(2)根据“辛亥革命打倒
了清朝,这是革命唯一的成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观点较为片面;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还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等。(3)根据材料三“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
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观点是五四运动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因为五四运动的社会
影响大,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同情与支持。31.(1)中国巨大的劫难急需拯救。中国人民奋起救国。系列救国运动纷纷失败
。辛亥革命仍未成功。中国期盼救世主出现。(2)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觉醒,马克思列
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3)100周年,活动: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主题班会;歌咏比赛等。启发: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政党;同时也感受到了祖国的巨大变化。(言之有理即可)【详解】(1)根据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可得出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和人民必然选择的原因:中国巨大的劫难急需拯救。根据材料一“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可得出原因:中国人民奋起救国。根据材料一“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可得出原因:系列救国运动纷纷失败。根据材料一“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可得出原因:辛亥革命仍未成功。中国期盼救世主出现。(2)根据材料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可得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根据材料二“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可得出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根据材料二“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可得出条件: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觉醒;根据材料二“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可得出条件: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3)根据所学知识,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2021-1921=100周年。本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主题班会;歌咏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我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政党;同时也感受到了祖国的巨大变化。32.(1)城市:武汉、广州。原因:广州发生了黄花岗起义。武汉发生了著名的武昌起义;武汉是湖北军政府所在地。(2)当时处于战争环境,缺乏档案资料;参加过中共“一大”的同志的回忆;党的领袖的提议。(3)孙中山先生的民主共和理念和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国共两党都认同的;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祖国统一的心愿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调查统计表可知,得票前两位的城市是广州和武汉;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的辛亥革命知识可知,广州发生了黄花岗起义。武汉发生了著名的武昌起义以及武汉是湖北军政府所在地。(2)依据材料二“因为缺乏档案材料,一时无法查证……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可得出当时处于战争环境,缺乏档案资料;依据材料“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可得出参加过中共“一大”的同志的回忆;依据材料“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可得出是党的领袖的提议。(3)依据材料三“纪念活动如能上升到国共两党层面,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并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先生的民主共和理念和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国共两党都认同的以及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祖国统一的心愿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1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
献花(0)
+1
(本文系教育启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