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即便父母不再高控,抑郁孩子也不一定会好起来丨每周关切

 长沙7喜 2023-09-22

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有个比较达成共识的现象:高控家庭容易养出抑郁症孩子。许多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总是忍不住控制孩子,小到衣服鞋子穿什么风格,大到学校志愿应该怎么填报。

高控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一旦被确诊为抑郁症后,其父母就会陷入两难:想管又不敢管,不管又看不惯。有意识做出改变的父母总是向咨询师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老师,你觉得我可以这么跟他说吗?我的这个说法不会伤害到他吧?”他们战战兢兢,焦虑又煎熬,在“尊重”和“控制”之间反复横跳。

那么,孩子确诊抑郁症之后,父母只能放手不管吗?

图片
图片

高控家庭的孩子易抑郁

很可能源于他多次抗争失败

高控家庭中的孩子在抑郁之前,很可能曾多次抗争过父母的越界,只是没有成功

专制型父母会用霸道的方式“镇压”抗争;也有父母采用情感绑架的方式,使用如“都是为了你好”“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之类的语言,让孩子愧疚、自责,从而慢慢地放弃抗争,条件反射般地接受着父母的安排。

随着年龄和自我意识的增长,这种“不喜欢的事情,为了父母也会照做”的冲突,逐渐成为压垮自己的稻草。

父母的越界,是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的。在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总是占据主导位置,把权力牢牢地握在手中,孩子得不到尊重和授权。

比如:在孩子小时候,他是否能决定自己每天穿什么衣服?孩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父母大部分的回应是,“你要穿这件衣服?多难看,像个坏孩子。看我给你准备的衣服多好看,快去穿上”。这种下意识的管控,完全没有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对孩子造成的压力和伤害。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与家长的边界一直处于一种模糊状态,不经意中,爸爸妈妈已经越界得过多,不管是哪个领域,孩子都无法做主,包括学习、生活、审美、交友,甚至自己的未来。

17岁的女孩佳佳(化名)拿到了心心念念的中央戏剧学院教育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但她的妈妈在入学前11天,偷走录取通知书、身份证、户口本等关键证件,原因只是希望她留在重庆当老师。

父母的越界不经意就模糊掉了孩子的权利,没有边界感的痛苦,会让孩子在青春期时奋力地抗争。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图片
图片

如果父母放开“高控”

孩子也不一定能马上“回弹”

孩子生病的状态,就像一个新鲜出炉但被压扁了的面包。当压扁它的力去掉了之后,每一个面包都会回弹吗?答案并不绝对。有些可能会慢慢回弹,而有些可能已经被彻底压扁了。

孩子确诊后,如果父母撤掉所有的控制,给予孩子全部的自由,他就能好吗?这涉及到多种不同的情况:

图片

父母突然不再管控
有的孩子会觉得“父母彻底放弃我了”

.

如果父母和孩子的互动关系没有建立起一种新模式,突然撤走的管控,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孩子感受到的可能不是自由和快乐,而是父母对自己彻底的失望。

由于这部分孩子自己还没有生发出力量,他此前所有的动力都来自父母的敦促和安排,他不知道有了自主权后可以做什么,如果管控一旦消失,孩子会感受到自己被放弃。“你们以前还会为我的前途出谋划策,帮我操心这些事,现在,突然就不管我了,对我也没什么要求,肯定是对我很失望,放弃我了”。

当孩子自我内在还没有强大起来,他会把父母的控制理解为爱,“妈妈爱我才会控制我,现在她失望了,放弃了,所以说不管我了” 。

图片

表面放下,但又忍不住要管控

孩子的状态可能更糟

.

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管控,来自于严格的自我管理,父母本身非常自律,他们不认为这是高控,而是足以让人生受益的优良品质。他们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他们能自律地做到,并曾从中受益。比如:早睡早起、勤奋学习、刻苦努力等,父母曾凭借这些优秀品质实现了人生阶层的飞跃。

父母的内心坚信这些好品质才是正确的,因此,往往表面上对孩子彻底放开“控制”,勉强自己不再要求和命令孩子这么做,但总觉得在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摆烂,他们克制不住内心的焦虑,因此,总变相地对孩子“指手画脚”,比如,把控制包装成“建议”或“期待”

然而,孩子是能敏锐地感受到这种“控制”,而且他可能并不认同,或做不到。在界线模糊、主体不清的情况下,哪怕父母就是出于爱,但孩子已经分不清了,就会“一把抓”地全部视为控制去反抗。这种情况可能不仅不会让孩子好起来,反而使孩子的状态更糟。

图片

放下管控的同时,重构家庭规则

父母和孩子都受益

.

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撤掉管控的同时,通过学习丢掉了很多以前错误的方法,重构家庭规则和氛围,赋予每一个家庭成员一定的权限,让孩子觉得自由和放松,但又彼此信任。这种方式,对父母和孩子都是有益的。

放弃曾经的控制,对于家长来说很煎熬。但实际工作中,心理咨询师正欣慰地看到,愿意做出改变的家长正在逐渐增加。

图片
图片

对抑郁症孩子来说

不想被控制,但需要父母主动点

抑郁症孩子情绪低落、思维减退、行动减少,他可能表现得不想吃饭、不想出去玩,甚至动都不想动。如果是“高控”状态,父母可能是以比较强硬的态度,直接安排活动,要求孩子出去,甚至有的父母可能还要打自己的孩子。

如果不管控,怎么办呢?父母可以尝试变“管控”为“邀请”,每次都主动一点,相对来说会起到推动作用,比如,“你今天要不要跟我去逛个街?”“今天陪我去买个菜吧”之类。但邀请有本质的不同,就是孩子可以拒绝,而且父母也要对拒绝抱持“平常心”。如果对拒绝反应很大,那是变相的“控制”。

另外,认清孩子是他人生的主体,寻找到孩子最在意的部分,通过走心的沟通,让亲子关系进入良性循环。只有情绪和关系顺畅了,父母的建议和邀请才能发挥作用。

父母如何邀请或引导?下面有一些具体案例和做法。

图片

坦诚而走心的沟通

是建立亲子关系中信任的基石

.

有个孩子复学后重读毕业班,明年参加中考。妈妈跟孩子说:“你放轻松,不用担心成绩,不管是什么结果,我们都可以接受。”但是,她和孩子爸爸都是知名大学毕业,内心深处对职高非常嫌弃,只是她担心:“如果我说不认同,孩子又要焦虑了。如果我说上个职高也挺好的,但孩子肯定彻底摆烂,绝对不会再努力拼一把了。”

其实,当父母本身处于一个矛盾状态时,不妨向孩子坦诚自己的不安全感,然后承诺:“我们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去寻找答案。”孩子知道家长已经为了他在思考、调整,孩子也会用心去感受。用心、走心的双向沟通,也是互相照顾的过程。

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对父母的感情是复杂的,可能是仰望和依赖,也可能是共生或独立,甚至可能是背离。这就要求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朝着更加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方向来引导他,让孩子未来与父母的关系更加融洽。

图片

深入了解孩子

找到并尊重他在意的“点”

.

父母需要去寻找到孩子的喜好和最在意的“点”,不要以此去掌控他,而是真正地了解他,在关键时候可以用这一“点”激励他去做有益身心的事情。

曾有两个孩子在严格的家庭管控的气氛中长大,除了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方式。爸爸妈妈对零花钱管控得也极为严格,过年收到的红包都必须上交,说要给孩子报培训班。

做系统家庭治疗时,父母察觉到早期的养育环境中,对钱的管控可能影响到了亲子关系。因此,他们积极地做出了改变。其中一个家庭的方法是:只要他们有空,爸爸妈妈就陪着孩子斗地主、打麻将,故意输给孩子,让孩子小“赚”一笔;另一个家庭则是在孩子尝试复学出现情绪波动时,向孩子颁发“全勤奖”。

经过一段时间,家庭氛围真的发生了好转,孩子也开始信任父母,并能听得进去父母的一些建议。

图片

真心地表达欣赏

多给希望,少说担忧

.

面对孩子的前途和当下的处境,父母总是对孩子的情况充满了担忧,也常常把这种担忧变成“道理”跟孩子讲。如果单纯地讲道理,孩子肯定捂着耳朵转身走掉。


父母需要一些理性和感性并存的说话艺术。当和讨论孩子当下的状态后,开始思考可以做什么时,可以多与孩子一起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展开想象,理性地做出分析的同时,也要感性地表达对每一种可能性的认同,多给出希望,少说点担忧和恐惧。

比如:孩子说要去学烹饪,大可以说:“太好了,我可以想象到你做出一个满汉全席的场景了”,或者“那我以后可以享福了”等,表达自己的愉悦和欣赏。

如果父母能做到真正地认同孩子的选择、真心地表达自己的欣赏,那孩子也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图片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