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小猿妈妈
来源 | 猿辅导家长圈(ID:yfdxuexiquan)我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凌晨2点还看见儿子在聚精会神地打游戏了。 “家里的大活小活你都不帮忙,坐在房间里也不学习,就知道玩游戏。游戏不能当饭吃,熬夜玩游戏对身体也不好,妈妈都是为你着想,为什么我说的话你总不爱听?”我不依不饶,让孩子马上放下手机睡觉,等待孩子像以前一样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哪怕只是敷衍。“你说的都对,我做的都不对,这样你满意了吧?你以后也不用再管我了,随我自生自灭吧。”随即摔门,把房门紧紧锁上,直到第二天中午都没有开门。我好说歹说,房门依旧紧闭,孩子饭也不吃了,学也不上了……我内心五味杂陈,孩子到底怎么了才会那么恨我,我俩关系何以至此……“世界上最无效的努力,就是对孩子掏心掏肺地讲道理,你讲的道理越多,孩子越反感,越不愿意和你沟通。”原来苦口婆心的“讲道理”,是会摧毁掉一段亲子关系的。 给孩子讲道理 是最无用的教育方式 木木爸爸是一位国企高管,公司里,他每每批评下属,下属都能按照他的想法展开工作,在工作中改进提升。但是令他困惑的是,在单位这一套貌似挺有效,但用到儿子身上却处处碰壁。木木爸爸年少有为,外人眼里何其风光,他讲的每句话似乎都很有道理,但是木木一句话都听不进去,久而久之,木木甚至开始讨厌爸爸。阳阳妈妈是教育学爱好者,参与过很多育儿讲座、工作坊,手机里全是育儿群。我自身的经历,加上身边朋友的故事告诉我:给孩子讲道理,真的是最无用的教育方式。哈佛大学医学博士丹尼尔·西格尔和脑科学家蒂娜·佩恩·布赖森的研究指出:“孩子听不进道理,原因在于父母养育孩子的方法不符合大脑发展规律。” 我们的大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理智脑,下层是情绪脑。 也就是说,对于大脑尚未发展完善的低龄孩子来说,我们讲的道理,孩子可能根本就没有听懂。 “三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所以说面对孩子,讲道理是下策,发脾气是下下策,以爱的名义做这些更是错上加错。把“讲道理”当成“教育” 几乎是问题家长的通病 更值得反思的是,生活中有太多父母都是把“讲道理”当成了“教育”。“少吃零食,对牙齿不好。” “躺在床上少玩手机,对眼睛不好。”
“少看网络小说,网络小说价值观有问题。” 喋喋不休地讲,本意是不想让孩子走弯路,但却像慢性毒药一样,侵染出一个没有主见、缺乏判断、盲信权威、缺乏创新的孩子。“行不言之教”是传诵千古的经典教育方法,理论上人们都认可,可遇到问题时,大多数人的第一个念头总是如何劝说孩子,如何给孩子讲道理。比如,家里老人溺爱孩子,惯得孩子一身臭毛病,家长想的却是:我该如何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改正缺点?比如,有些孩子在学校被老师冷暴力,不想上学,家长不跟老师沟通,转过头跟孩子做思想工作:如何才能让孩子不厌学呢?这样奇怪的逻辑在生活里经常上演——明明是大人做错了事,伤害了孩子,却把矛头转向孩子,指望动动嘴皮子,就解决孩子的问题,这怎么可能呢?把孩子养废后 我决定换个思路驭娃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这个原理几乎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要使孩子“明白道理”,不要仅仅把道理告诉孩子,必须要首先让孩子有机会在实践中获得连续不断的经验。与其让他们“天冷多穿衣”,不如让他们感冒一次,体会到生病的苦。与其跟他们说“父母赚钱不易”,不如让他们假期自己去“赚钱”试一试,让他们明白一分一毫都来不不易。与其让他们“好好学习”,不如让他们去体验一下普通人生活的艰辛,再带他们去大学转一转,让他们了解高等教育对人生的影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 “洪水易疏不易堵”,对于叛逆的孩子,硬碰硬是下策,疏导是良策。邓亚萍的孩子沉迷玩游戏,但她没有责备孩子,而是温和地跟他说:之后,邓亚萍专门带着儿子考察了两家顶级电竞俱乐部,让儿子了解他们的作息,看看他们是怎么训练的。结果,儿子一听到电竞一天要训练12个小时,立马放弃了。“和孩子对抗只会失败,你永远打不赢孩子,更无法通过对抗培养其合作精神。” 要想要让孩子愿意与我们合作,“以退为进”是最好的办法。是不是一直都是我在讲? 我有没有总是在对孩子说“不”? 我有没有打断孩子的话? 我是不是在用成年人的视角去解读孩子的困扰? 如果上面这四个问题,有两个问题的回答为“是”,那么我们应该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现在只要听孩子讲就好了。  “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对孩子即将告诉我的事情充满好奇。”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确认孩子的感受与想法。“妈妈不给你买玩具的时候,你心里在想什么?可以跟我讲讲你现在的心情吗?”如果遇到孩子不会表达情绪,我们也可以借助影片、绘画、舞蹈、游戏等形式,把他们的想法展示出来。也许他就愿意诉说:“妈妈,刚刚我就跟这个动画片里的小怪兽一样。”《新中式父母》里有这样一段话,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 一类是'吃老本型’父母,他们使用过去自己接受的一套教育方式来培养孩子,假如孩子表现不好,他们通常只会认为传统教育没有问题,是孩子有问题。一类是'学习型’父母,他们会去探索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式,假如孩子表现不好,他们会反思,然后寻找更好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没有先天优秀的父母,但好在我们可以不断修正错误,做一位学习型父母,与孩子一起前进。来源:猿辅导家长圈(ID:yfdxuexiquan),聚焦前沿、优质、有影响力的教育通识,小猿陪伴家长终身学习。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