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可军 | ​宁海作家说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3-09-22 发布于浙江




宁海作家说




文/应可军

作家,泛指以文化创作为业,以写作为主的文学创作工作者,也指文学领域有盛名成就的人。因此,一般能被称为“作家”者,其作品大都能够获得出版发行,历史悠久。相对于“作者”一词而言,“作家”一词的褒义较强,所以这词有时会被用作为一种敬称。本人欢喜收藏地方文献,所以对作家蛮有感觉,宁海是方孝孺的家乡,被人誉为读书种子之地。

说到方孝孺,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心情都会非常沉重。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被誉为“读书种子”的大儒。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灭10族的人,自古以来不少人将其视为士大夫不屈不挠的象征,将他捧为有骨气的人。惟有“读书种子”这一美誉,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知识改变命运,不管改朝换代,沧海桑田,读书求知永远是人间真理。作为同乡人,宁海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不要以为自己能写几篇文字或诗文,自己就是作家了。

宁邑濒海而多山,严壑雄秀,士生其闲,率尚风概,厉名节。自宋至明,人材称盛:叶相以孤忠抗大奸,支持危局;方正学奇忠异节,昭昭在人耳目间,而出诸理学大儒,实为趋绝古今;叶氏伯巨仲良,直言极谏,非一世之士,足以为斯邑光。近世人材稍稍不逮于古。循览是编,可以奋然兴矣。

每个地区的水土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同,人的性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文历史也就随之而改变,而生活在一起的人,性格也会很相似。所以一块地方的人都差不多。就像新疆的人个个都是能歌善舞,长睫毛大眼睛的,上海的小姑娘个个都是能说善辩。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也是由于地理环境才会产生的也就是说地域的独特性.是和全体国民性相对的。同样地,像我们学过的《橘逾淮为枳》中,晏子说过:“为什么橘子过了淮河就成了枸橘,它们虽然样子相似,其实味道不一样,因为'水土异也’(生活环境,人文环境不一样了)。那为什么齐人在齐国不偷窃,到了楚国就偷东西了呢?他的意思就是楚国人个个都是善于偷窃的,那齐国人到了楚国才去偷窃的。所以,在一群很和善、很亲切、很好客的人中,是不会在这里从小生长着一个坏人的,就算曾经有过,也会被他们的精神所感染。巧妙地化解了楚王的刁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一句俗谚,比喻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地理气候不同,导致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不同、为人处事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宁海,是明代号称读书种子方孝孺的家乡。确实宁海历代文人辈出。近代,我在整理宁海历代人物传时。发现担任文联主席或作协主席的人不少,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全国性的文艺家协会,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全国性的产(行)业文学艺术联合会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实行团体会员制。

中国行政级别采用行政五级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司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各级分为正副职,中央部委的等级即平常大家所说的“国、部(省)、司、处、科”五级。

按规定县级文联或作协正副主席宁海均有配备的,在此不提了。但市级以上文联主席或作协主席,宁海籍的也有几位,同时他们也是作家。诸如:

杨东标:笔名柳西准(1944-—)。中共党员。大专毕业。1962年参加工作,历任宁海越剧团编剧,宁海县文化馆副馆长、县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宁波市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浙江省作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任宁波市作协主席,宁波书画院院长。

薛家柱 (1938—2021),浙江宁海人。1960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历任杭州教育学院教师,《西湖》文艺副主编,市文联专业作家,杭州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浙江省作协第二、三、四届理事及第四、五届副主席。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小城故事》《异国侠侣》《觉醒的警卫员》(合作)、《铁血生涯》,诗集《金银岛》,散文集《掠影》《流光》《西湖,祖国的明珠》《神奇的云南边疆》,长篇纪实文学《魂断武岭》《筱丹桂魂断上海滩》《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和他的元配夫人》《一代诗僧寒山》《世纪浮雕》,电视剧剧本《盈盈一水间》《为奴隶的母亲》《济公》《烟雨黎明》《东方欲晓》《胡雪岩》等。

田芜(1917-1998),吉云、丹枫。浙江宁海人。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24军文工团团长、文艺科长、宣传科长、秘书科长及营、团政委。曾任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文化局局长,南京市文联主席兼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协江苏分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擅草书,兼作写意花卉。有作品为江苏省美术馆收藏。多次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国画家学术邀请展和全国性的中国画家提名展。作品曾获全国美展优秀奖及美国艾尔萨里托国际绘画比赛第二名、日本现代水墨画优秀奖、首届海内外华人书画大展一等奖。

章以武 (1937~)浙江宁海人。民进成员。1957年毕业于华南师大中文系。1977年在广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员,后并入广州大学,在人文学院中文系任教授至今。曾任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广州市作协主席,市十届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代表。现为广州市作协名誉主席,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学院副院长。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电影文学剧本《雅马哈鱼档》,电视连续剧剧本《南国有佳人》《天心一角》《情暖珠江》《风流大学生》等。

除此之外。宁海籍在其它文化领域,也有不少人才。

2016年,宁海县再添一张金名片: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称号,成为宁波首个获此殊荣的区县(市)。

诗词文化的绽放,是当地党委政府实施文化强县战略结出的一大果实。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在宁海有更生动的诠释。历史上有记载的宁海诗人有千余人宁海文化底蕴深厚且源远流长,涌现了叶梦鼎、胡三省、方孝孺、柔石等一批名人志士,蕴藏着平调耍牙、泥金彩漆、十里红妆婚俗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唯一的古戏台文化之乡、婚嫁文化之乡。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诗词,在这里也是薪火相传。据不完全统计,从唐代至上世纪50年代初,宁海有名有姓有诗作的就有1000余人。南宋的舒岳祥有着“浙东诗标”之称,7岁能作古文;近代国画大师潘天寿留世的300多首旧体诗独树一帜,文学价值极高。1980年8月,跃龙诗社在宁海成立。这是继杭州西湖诗社之后全省第二家诗社自此,宁海诗词作者队伍不断壮大,诗词创作日益繁荣,诗社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作出了贡献。宁海县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应可军历时多年遍查宗谱、考核修订搜集整理古今对联3000余副而成的《宁海楹联集成》,成为宁海传统文化与乡土文明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从130多位宁海籍当代诗人创作的3300首(阕)作品中精选而成的《宁海当代诗词选》是宁海当代诗词创作的一次大展阅;《诗咏宁海三百首》以鲜明的主题与可读易记的灵动体裁,汇集了77位诗友吟咏宁海灵山秀水与历史人文的300余首(阕)精品佳作,成为宣传宁海、传承文脉、弘扬诗教的一本生动教材。目前,宁海楹联诗词学会会员已有500余人。其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23人、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31人。2015年起,宁海把诗词作品纳入县优秀文艺作品评奖机制,加大对民间诗歌创作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一批高质量的诗词作品在各级媒体报刊上不断发表,大大提升了诗社队伍的整体形象。19名会员在国内诗词影响力最大的刊物———《中华诗词》上发表作品36篇。会员个人诗词集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张晓邦的《蹄痕录》《捕风集》,汪超英的《书香阁诗钞》,胡积飞的《梦飞吟稿》《梦飞诗钞》,应可军的《徐霞客游线沿途景观诗》等,提升了宁海文化底蕴。据统计,会员共出版个人诗集27部。“现代人比较浮躁,静不下来。而经常读书、写诗,能陶冶情操,丰富自身内涵。”跃龙诗社社长汪超英说,这不仅关系到个人修为,而且有利于社会正能量的形成。


宁海确有底蕴,且看如下名单。即可窥知宁海真正的文化实力:

胡尹强1937 年8月生,宁海后街人。1960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历任金华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金华第二中学语文教师,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浙江省作家协会理事。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前夕》《他比王子还得意》《动摇》《情人们和朋友们》,中篇小说《我由不得你》《楼梯间里》等。《老师,我们等着您》《对手》均获浙江省优秀儿童文学奖,《动摇》获浙江省1983年-1984年优秀文学作品奖,论文《现实主义过时了,还是多元化了》获1990年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专著《小说艺术、品性和历史》获浙江省高等学校社科优秀成果奖。

赖云青,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49年参加解放军,1950年入华东军政大学学习,历任解放军营部书记、炮兵少尉,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高级教师。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乱世丞相》《大亨黄金荣》《大亨杜月笙》《大亨张啸林》《魔窟76号》,中篇历史小说《嘉定三屠》《捻军起义》《徐光启的故事》《美国独立战争》《显赫一时的拿破仑》,儿童文学《小刀会大闹孔子庙》,散文集《塔影波心流不去》,编纂《汉语谚语词典》(合作)等。《大亨黄金荣》获上海市首届文汇文艺二等奖,散文《一只纯种波斯猫》获1992年上海市花季的耕耘征文大奖赛一等奖。现为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西溪国际笔会副会长、杭州西溪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等,同时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中国历史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连续多年被评为杭州市优秀作家,已出版多部文学作品。2010年1月调进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工作。

薛家柱(1938-2021) 笔名罗岩。浙江宁海人。1960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历任杭州教育学院教师,《西湖》文艺副主编,市文联专业作家,杭州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浙江省作协第二、三、四届理事及第四、五届副主席。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有长篇小说《小城故事》《异国侠侣》《觉醒的警卫员》(合作)、《铁血生涯》,诗集《金银岛》,中篇小说《台湾来的渔船》,散文集《西湖,祖国的明珠》、《神奇的云南边疆》,童话集《冰人儿》,长篇纪实文学《魂断武岭》《筱丹桂魂断上海滩》《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和他的元配夫人》《一代诗僧寒山》,电视剧剧本《盈盈一水间》《为奴隶的母亲》《济公》《烟雨黎明》等。此外,与著名作家二月河合作历史小说《胡雪岩》,引起文学界强烈反响。

杨东标1944年出生于宁海,笔名柳西准。中共党员。大专毕业。1962年参加工作,历任宁海越剧团编剧,宁海县文化馆副馆长、县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宁波市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浙江省作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任宁波市作协主席,宁波书画院院长著有散文集《一线文缘》,《看企鹅回家》,长篇报告文学《梅林纪事》,传记文学《柔石二十章》、《杨东标剧作选》等。戏剧剧本《浪子奇缘》(合作)获全国1982年-1983年优秀剧本奖及省戏剧节戏剧本一等奖、《明月何时圆》获华东田汉戏剧奖剧本二等奖及省戏剧节剧本二等奖、《野杨梅》(均已公演)获省戏剧节剧本二等奖。《好母亲》获全国优秀剧本金奖。《柔石二十章》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省作协优秀作品奖。

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多年,已在全国大大小小的报纸杂志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1800余篇,300余万字。散文曾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奖。

袁庆望 原《作家》编辑部小说组组长。肄业于南京大学,195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51年参加工作,历任大连海军学院学员,旅大军事部参谋,东北军区宣传部民兵报社编辑,农场、建筑工程队工人,农村供销社售货员,县文化馆,省文联编辑,《作家》编辑部小说组组长。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攀月亮》《叶飘子》《半淡斋惊梦》等,另外发表《写在小说边上》《红丝绳》等评论、诗歌数十篇。笔名于艾浙浙江宁海人。中共党员。肄业于南京大学,195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51年参加工作,历任大连海军学院学员,旅大军事部参谋,东北军区宣传部民兵报社编辑,农场、建筑工程队工人,农村供销社售货员,县文化馆,省文联编辑,《作家》编辑部小说组组长。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攀月亮》《叶飘子》《半淡斋惊梦》等,另外发表《写在小说边上》《红丝绳》等评论、诗歌数十篇。

詹岱尔 (1947~)笔名吴娜。女。浙江宁海人。父亲詹步行,中共党员。196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历任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天津文艺》部小说散文组、组长,天津市作协干部、办公室副主任,天津市作协《少年小说》杂志主编,编审。天津市作协理事,全国妇联第五届候补委员,天津市妇联第六届执行委员,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等。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石蛋、泉妮与大灰狼》,中篇小说集《六年级学生》《“男子汉”虎虎》,散文集《给你一个世界》,中篇小说《石底的小草》《胡同里的小棚子屋》,短篇小说《埋在树下的笔》《闪电行动》,散文《向日葵》、《写在湛蓝的大海边》,电影文学剧本《怪音》(合作),电视剧剧本《小棚屋》。

赵福莲,女,1962年7月生,笔名莲子、柏树子。宁海人。大学学历。1985年后在杭州图书馆工作。副研究员。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坐拥一窗绿》、《都市稻草人》、《一路上有你》,随笔集《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读史札记》,长篇小说《安世高大师传》《希运大师传》《法融大师传》,发表诗歌、小说、散文约1500余篇。《坐拥一窗绿》获1993—1996年浙江省优秀文学奖。198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历史系。同年7月分配在杭州图书馆古籍部搞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在此期间,编过六套目录,发表了20多篇图书馆业务论文,曾经为电大学员上过数门课:《中国书史》《中文工具书》《目录学》《古代汉语》等,并为16位学员指导毕业论文。2002年初,到本馆网络部担任文字总监,并主编网络文学杂志——《之江文学》。2005年,在本馆地方文献部负责数字化图书馆工作。上传了多个数字化专题。2006年7月到2008年7月,被市委市政府借调过去担任《西湖通史》下册的总通纂一职。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杭派文化》一书里其中的一个课题:《杭州商业文化——杭州百年老字号》,全文20000余字。完成了《杭州人》一书的写作。2008年7月,本人回到杭州图书馆工作,担任专题文献中心副主任一职,分管古籍部、地方文献部、学术课题与学术沙龙等工作。主持了《杭州藏书史》的编辑与展览工作颇获领导好评。致力于浙江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先后出版了七部地方文献专著。

杨其群,宁海城关人。1924年出生,2015年11月病逝于山西太原,享年91岁。表舅生前是山西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兼任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艺术系教授。他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家,其专业论著有《李贺研究论集》(获山西省级优秀成果2等奖);古籍译作《通鉴纪事本末全译》(获国务院古籍整理委员会优秀图书三等奖)。另有大量学术论文转载于《世界学术文库》《世界学术文库·华人卷》等书刊。学术上的深厚造诣和卓越贡献,使他获得过世界学术贡献奖、学术论文金奖和中国百年风云人物金奖等荣誉。表舅爱好书法,其成就同样辉煌。他的书法以甲骨文、金文为参照,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沛的人文风彩,力透纸背又酣畅淋漓,激情飞扬又独树一帜。因此,表舅曾将全国书法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银奖、铜奖和国际荣誉金奖、国际书法金奖、银奖等等重大奖项悉数收入囊中。而他的姓名也被入辑《20世纪中韩书画名家大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文化名人辞海》《世界名人录》等书目。

杨明火,笔名羊鸣虎,男,汉族,1932年11月25日出生,浙江宁海县前童人。原职于浙江省宁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高级研究员和名誉理事。

雪野儿童文学作家,诗人,俗名施永顺,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童诗》杂志主编。从事文艺创作近30年,同时致力于儿童诗写作和教学的推广,应邀在江、浙、沪、渝、鲁、闽等省巡回讲授。400余件文学、书画作品先后在省级以上文艺报刊、展览中发表、展出,获奖30余项。2023年1月,当选政协第十三届浙江省委员会委员。

张忌,小说家,人民文学新人奖得主。2003年开始小说创作,先后在《收获》《人民文学》等杂志发表小说近百万字。2016年其长篇小说新作《出家》一经发表,即引起广泛关注。曾获得“於梨华青年文学奖”、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等。

浦子,本名潘家萍,作家,1957年出生,浙江宁海冠庄人。曾供职于县委宣传部。中国作协会员。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在《人民文学》《上海文学》《人民日报》《江南》等杂志发表多篇小说和散文,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浦子短篇小说选》《吃晚宴的男子》,散文集《踏遍苍苔》,长篇报告文学《脊梁》《东海魂》等共200余万字。有小说、散文被《作品与争鸣》《中外书摘》《读者》《青年文摘》等转载。2008年出版《龙窑》,是其长篇小说处女作,并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7年2月,浦子的长篇小说《大中》单行本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历时十六年创作的系列长篇小说“王庄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龙窑》《独山》《大中》“王庄三部曲”以虚拟的浙东山海县王庄为聚焦点,实现了作者“以百年历史,百位人物,百万文字,尽揽浙东人民的生存状态与风土民情”的构想。

张忌,小说家,宁海茶院人。人民文学新人奖得主。2003年开始小说创作,先后在《收获》《人民文学》等杂志发表小说近百万字。2016年其长篇小说新作《出家》一经发表,即引起广泛关注。曾获得“於梨华青年文学奖”、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等。

一部好的作品能凸显一座城市的特色、魅力和价值。本土作家具有较强的本土文化自觉意识,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地方性知识的表达,本土作品是地方文化的生动再现,是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文学乃至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彰显了地域特色,揭示了地方文化的精神内涵[2]。因此,公共图书馆要积极推介优秀本土作家,推广优秀本土作品,基于优秀的本土作品开展专题阅读推广活动,展现本土作家的艺术风采,引导市民阅读本土经典著作。具体措施如下:一是举办本土作家作品展。公共图书馆可通过舉办本土作家作品展的方式,集中展示本土作家的经典著作,激发市民阅读本土作品的热情。公共图书馆还可邀请本土作家、地方文化研究者与市民读者一起重读经典,了解不同时间、同一空间内的城市面貌和文化特征,提升他们阅读本土作品的兴趣。二是借助影像资料,加强与读者的互动,激发他们对经典地方文献的阅读热情,营造良好的文化与阅读氛围。公共图书馆不仅可邀请专家学者与读者一起赏读由经典文本改编的电影、电视、话剧等作品,还可举办征集城市老照片活动,制作照片墙,引发市民的情感共鸣,展现城市在历史变迁中的风貌。三是适应读者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的变化。公共图书馆可依托本土经典文本及专家推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馆藏,策划数字阅读活动,开展经典文本图书导读、电子资源推送、在线云展览等阅读推广活动,打破线下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市民获取、阅读、交流地方文献提供便利,打造文化名片,助推优秀地方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本来我就喜欢向以上作家要签名本,而且要的比较完整。但身体一旦破防,兴趣頓失,造成断节。写点感想。

友情链接:应可军民间文化专辑之一(510篇)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