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子395|用力过猛的人,不容易过得太好——来自牧之野的文章

 ygl0621 2023-09-22

上学的时候流行考证,于是我考了期货和保险从业资格证。
拿到证之后,兴高采烈去一家头部的保险公司培训实习。谁知第一天去,到了教室我就吓坏了。
原来一天早晚一头一尾都要整齐站在那里喊口号,还有跳操的,要求整齐划一,谁喊得声音大,谁就会被表扬。
还会让业绩好的上台交流心得,各种打鸡血。
我是个从小就叛逆的孩子,站在合唱团里让左右晃脑袋都不会晃的那种,这种方式,我真的受不了。
别说是还要交培训费了,就是每天给我发再多钱,我都不会去的。
后来每次经过一些美容美发的店铺,看着员工在那儿喊口号,我就想起自己的那段经历。
家里有亲戚被骗加入了传销组织,给我看过培训截图,大致都是类似方式。
于是我在想,可能我这辈子是干不了这些事了,因为基因里似乎就有种反骨,对任何方式的洗脑,任何打鸡血的用力过猛,都有种天然的免疫力。
我会自觉远离那些充满热血和激情的人,对“正能量”三个字都是警惕的,因为我会认为,积极正向的人生态度是好的,但这种积极正向不是完全靠塑造正能量产生的。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要去积极正向面对困难,是因为消极的态度是没用的,甚至这些感悟是来自痛苦后深刻地反思和总结,而非一直盲目地注射肾上腺素。
刻意提醒自己每天都要“积极向上”而非发自内心地想清楚和理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
胡歌说他是早F晚E,早上“fighting”,晚上“emotion”,我想这可能是一些人的常态,一边告诉自己要奋斗,要努力,一边却需要面对入夜后万丈深渊般的虚空。
用力过猛是一种情绪的冲动,是建立在短时间集中力量基础之上,可能在短时间能达到一些目标,但必然缺乏后劲,也可能因为冲动导致判断出现偏差,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而在错误的道路上,即便是奔跑也是没用的。
短跑运动员肌肉发达,因为要完成短时间的冲刺,可人生毕竟是一场长跑。
小学成绩好的初中都未必好,初中好的未必高中好,即便是top大学毕业后人的境遇也是千差万别。
那些从小做事懒懒散散,但是蚂蚁搬家每天做一点,高高兴兴日积月累的孩子,每天看白云看蚂蚁堆发呆的孩子,兴趣驱使的孩子,在漫长的沉淀中,形成的是一种深厚踏实的世界观。
前天我自己总结的时候,这三年来我的写作和读书其实是有了个质的飞跃,桌边堆起的书,自己计算研判的正确率,都来自每一天的积累。
而过去,很多书我其实是看不下去的,每年末立的flag没有一项能完成。
但当学习成为一种必须和习惯,我也不会为一天没有看书而感到内疚或恐慌,因为只要是有空,我就想去进行一些积累,不着急,等待量变形成质变。
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那不意味着小粉红或者打鸡血,反而是一种略带悲凉的沉重。
在这个内卷和经济下行的周期里,当努力不再意味着像父辈那样等同于较高的回报时,如何去面对自己的灵魂,如何为自己的正向积极找一个自洽的说法,比打鸡血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更重要。
对自己来说,我不再与别人比较,不再设定什么是必须达到追求的目标,我收紧自己的物欲,只要在做喜欢的事,每天比原来的自己好一点,就很满足了。
而往往在这些平淡无奇的日子中,其他东西,通常也不会绕过你,成为时间的赠品,那时你接受与否,则看自己的心情了。
踢球的时候都有体会,浑身僵硬发力的射门,远不如放松后协调的动作力度大。
找一个与天赋相通的领域,深耕新作,不揠苗助长,也不用力过猛,就数着岁月星辰,迎着朝霞晚风,撞好自己的钟就好。
尽人事,听天命的时候,不用力过猛既会让你有更巧的劲,学会迂回地努力,也会让你在面对结果时更加坦然,不至于有那么大的情绪落差。
到最后,人们还是会喜欢那些温和而又有力量的人,又或者说,温和才是最持久的力量。
与君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