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二十三)环境的土壤因素

 医学abeycd 2023-09-22

土壤是由地壳表面的风化层和其中的生物以及生物死亡后分解而产生的腐殖质所构成。土壤为陆生植物提供了固着的基地,也提供了矿物质和水,为很多细菌、原生生物、真菌、多种地下动物(如线虫类)各种地下昆虫等提供了栖息地。反过来,这些生物的生长代谢又为土壤输送多种有机质,并由此而不断地改变土壤的结构。所以土壤不仅是生物赖以栖息的环境,还是生物活动的产物。没有生物的存在和生物的代谢活动,地壳就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土壤。土壤中除空气和水外,它的固体物包括无机的矿物质和有机的腐殖质两大部分。

矿物质部分可根据颗粒大小而分为砂、粉砂和黏土三类。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颗粒较大,含空气多,通气性好,但含水和矿物质少,不足以供应植物生长之需。黏土由含铝的矿物质颗粒构成,颗粒极细,虽含有水和矿物质,但空气极少,根在其中呼吸困难,易于死亡。砂壤土是不同量的砂、黏土、粉砂等的混合物,因而具有各种成分的特性,既有较好的通气性,又能保存较多水和矿物质,腐殖质也较多,适于植物生长。

腐殖质是生物尸体分解过程中的产品,是各种分解产物如腐殖酸以及蛋白质、糖类等的降解产物以及生物体腐烂碎屑的混合物。腐殖质一般都是暗色的,即黑灰色或黄褐色的。腐殖质有保持土壤通气性和水分的功能。土壤中绝大部分氮化合物都是腐殖质继续分解而产生的,所以腐殖质有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土壤的酸碱度在不同地区是不同的,因而不同地区的土壤中的生物种类也有所不同。不同酸碱度的土壤往往含有不同的矿质成分。pH值为6~7的微酸性土壤,含有效无机盐离子最多,因而适于植物的生长。碱性土壤中含钙较多,铁、硼、锰、锌等则较贫乏。酸性土壤中,钙、镁、钾、铁、磷、钼等均较贫乏。多数植物喜生活于中性土壤中,但有些植物喜生活在酸性或碱性土壤中。

土壤是比较稳定的环境,它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等除了表层以外都是很少变化的。所以它是不同类型生物很好的栖息场所,对于羞光动物更是一个理想的庇护所。但是土壤在一定情况下,也有可能发生温度、湿度等的巨大变化。土温太高(超过42)时,壤中栖息的某些节肢动物就会死亡。土壤温度季节性的改变,使某些土栖昆虫及蚯蚓等发生垂直性的迁移:冬季表层温度低时,它们向下迁移;夏季温度升高,它们向上迁移。土壤湿度也可引起类似的改变:湿度过高时土壤中昆虫的幼虫即向上迁移,水分过多时甚至可引起其死亡。反之土壤过分干燥时也可引起某些动物的死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