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一句格言,出自《红楼梦》第五回:当下秦氏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一幅《燃藜图》贴在上面,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幅对联,写的就是这句饱含了深刻哲理的格言。 这副对联与这幅画是相互关联的,“燃藜图”中的人物故事,说的是大学问家刘向,晚上一人暗中独诵,来了一个老头,把拐杖一吹,燃着了,借着光俩人见了面,老头授之以洪范五行之书。图中之意是劝人苦读的意思。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格言,包含了世、事、人三个重要的概念,世即世理,事乃事理,人指人情,概括起来,就是一种修齐治平的儒家传统观念。其间强调了学问和人情的重要性,对于理解世界和表达情感都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将世间的事情都看明白了,会发现它每一处都是学问。而通透了人情世故之后,对于人生哲理都会有独到的领悟。 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懂点“人情世故”才能混得风生水起,而“为人处世”的学问,我们老祖宗也留下诸多处世宝典,其中最为透彻、实用的,当属《菜根谭》。《菜根谭》是我国明朝时期一本被誉为“处世之圣经”的著名书籍,作者洪应明在书中运用大量的警句和格言,强调了洞明世事的重要性,既是一部睿思哲理的智慧宝典,又是一本修身处世的枕梁宝典,那句经典的俗语“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就源于此书。 古籍中,最谙于世故的,莫过于《增广贤文》,这本书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增广贤文,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从今,蕴藏无尽的人生哲理与处世智慧。其中,有六句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处警世醒言:人生智慧、涉世之道;平生莫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