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阅读写作素材 || 技术与人类

 青核桃吧图书馆 2023-09-22 发布于北京

这是青核桃吧第183 篇原创作品 

今日主题

技术与人类

本期主题是“技术”。将精选四篇时评文章,分别从智能手表AI人工智能PPT等技术的应用方面对“技术与人类”的关系展开思考与分析

图片来自网络

篇目1 

腕上的智能手表,是老少咸宜的"生活搭子"吗?

戴林峰,人民日报评论,2023年8月18日

有人调侃,让上班族从工位上原地弹起的,除了甲方来电,还有智能手表精确到秒的站立提醒;有人自嘲,忘戴智能手表等于没运动,只有每滴汗水被记录成量化数据,才算“来过、练过、打卡过”……如今,智能手表持续拓宽功能边界,深度融入生活。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屏幕越来越大,海量信息碎片反而让用户愈发无所适从:户外跑步时随身携带手机很是麻烦,洗澡冲凉时害怕错过重要来电,接二连三的弹窗消息分散了注意力。本来只想看下时间,但手机往往“拿得起放不下”,一不留神就在各类APP的切换中消磨了时光。相比之下,小屏幕的智能手表,被动式通知接收模式区分了轻重缓急,瞅一眼消息来源即可迅速判断是否需要马上回复,某种意义上还能为稀缺的注意力“减负”。

智能手表不仅是上班族、年轻人的选择,也成为关爱牵挂“一老一小”的情感纽带。不少智能手表上线一键操作功能,让老年群体也能跨越“数字鸿沟”。北京市丰台区为1.26万名空巢独居老人配置“连心通”智能腕表后的第一年,就通过紧急呼叫、实时定位等功能成功救助了19名突发疾病和走失的老人。与此同时,数据显示我国儿童智能手表市场普及率约30%。打电话、发定位、加好友,智能手表成为不少孩子拥有的第一款社交工具,成为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2022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约2.28亿只。火爆的市场之中,有中国智造的“实力担当”。目前,中国智能手表专利申请量占全球的81%,已成为全球智能手表第一大技术来源国。“腕上交锋”,国产智能手表抢占先机,聚合了光电传感等诸多尖端技术,凭实力“出圈”、靠品质“出海”。2021年全球智能手表市场份额前6名的品牌中有3家是中国品牌,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8%。方寸屏幕,投射创新实力,中国智能手表正在成为电子消费领域的潮流单品。

有意思的是,我们或许还能从智能手表中,体察人们看待生活的辩证法。曾几何时,人们将手表视作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不同品牌、价位之间存在着隐形鄙视链。而智能手表的出现,某种意义上打破攀比圈——毕竟健康无价。小到计算步数、估算卡路里,大到监测心率、实时绘制心电图,不少智能手表涉足大健康领域,综合血氧仪、血压仪等功能,俨然贴身陪伴的“健康仪表盘”。不过,过分在意量化数据同样不可取。当个人生活被全方位扫描建模,以掌控生活为名的量化中,也隐藏着被数据掌控、产生健康焦虑的风险。这启示我们,“尽信表则不如无表”,面对智能手表生成的海量数字矩阵,也要把握好正确认识、客观对待的分寸。

      从古代的日晷、水钟,到近现代的怀表、腕表,再到如今的智能手表、手环,计时工具在时间的轮回往复中日新月异,映射着人类智慧和科技的迭代发展,持续引发我们对时间、世界、自我的认识与思考。期待腕上的智能手表衍生出更丰富多样的交互场景,给生活带来更多全新体验。

      这正是:

      手表日新月异,见证时光荏苒。

      产品与时俱进,创新恒久绵长。

关键词

智能手表  功能  数字鸿沟    辩证  

素材要点

01

智能手表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搭子。

02

智能手表也成为关爱牵挂“一老一小”的情感纽带,使他们跨越数字鸿沟。

03

智能手表成为普通人健康监测的方式。但应该辩证看待,不可过度焦虑数字监测的结果。

篇目2 

“人类”才与AI竞争,个体人是在与彼此竞争

光明网评论员,2023年9月19日

      人工智能正在以光速渗透至人类的经济活动与日常生活。抵制AI入侵的美国编剧大罢工持续了四个月,至今还未有和电影公司联盟达成协议的迹象;而首届以AI为主角的纽约时装周,已经有七成展示服装由AI设计。国内的情况是,包括文心一言在内的、首批8家大模型已通过备案陆续上线,AI作为加载功能正迅速进入现有“传统”APP,如B站、快手正在内测AIGC搜索。新的可能性每天都在出现,这篇文章就可能是AI写的,谁又知道呢?

普通人该如何面对这一切?如果说已经经历前AI时代的成年人,面对的是自身行业的突变、具体场景下的见招拆招,那么,与人工智能共同成长的一代,以人的具身性学习与人工智能迭代较量的一代,则要从头建立认识世界的框架,建立新的生存方法论。一个需要理解的基本面是:“人类”才与AI竞争,个体人是在与彼此竞争,与彼此竞争驾驭AI的速度、能力。

比如,该怎么样认识“劳动”。在人工智能背景下考虑“劳动”的定义,这是这一代孩子必须面对的实践调适。传统的家务、烹饪、农事劳作都是劳动,但“劳动”还要增加日常应用类数字工具的使用和实践,包括文字辅助程序,绘画、剪辑工具,音频文字互转工具,统计类工具等,无论是学校的劳动课还是培养动手能力的家庭教育。单一学会哪种工具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适应和AI结合劳动的状态,这正是未来的劳动者面临的日常。

比如,该怎么进行“学习”。搜索引擎的出现曾极大地冲击了字典、词典和诸如百科全书类的工具书,不仅仅是因为拥有更大的数据库、更快更便捷的获取方式,深层还在于将传统的“普泛化”工具、对所有人都一张面孔的工具,变成了可以按需定制的知识供给者。人工智能的普及,则更会几何级提升个性化学习、定制化学习的灵活性,应在这当中学会与AI共同“学习”,既可将其作为一对一的私教、导师,又可通过提示词对其进行训练,使其“知我”“懂我”“为我”。

再比如,该如何进行“择业”。光明网评论员曾在《透过泡沫,看看那些不容易被替代的职业》一文中提出,未来,最容易被替代的工作是那些易于标准化的职业、易于模式化的流程,不容易被替代的则是那些具有“人”的综合性特征的职业。后者,可能是独特的艺术家、具有原创性的创作者、技术人文复合性人才,也可能是美发师、插花师、育婴师、护士、电工这样具有人的“具身性”的职业。其实也可以更简单一点说,人要避开那些可以用多少、正误等简单标准评价的职业。计算机思维就是标准的0和1二进制思维,能用这类标准评价的职业,AI永远是“多”,永不会“错”。

可以看看这篇文章,有错别字和病句,大概率是人写的。否则,应该是AI作品。

关键词

人类  AI 技术  竞争  劳动  学习  择业

素材要点

01

 人工智能正在以光速渗透至人类的经济活动与日常生活。

02

与人工智能共同成长的一代,以人的具身性学习与人工智能迭代较量的一代,则要从头建立认识世界的框架,建立新的生存方法论。

03

“人类”才与AI竞争,个体人是在与彼此竞争,与彼此竞争驾驭AI的速度、能力。

篇目3 

警惕"AI招聘"背后的就业歧视

新京报评论,2023年9月12日

       “你的简历可能根本过不了人工智能(AI)这一关。”

据《工人日报》报道,利用算法进行“AI招聘”已成为职场中的一大新热点,如何规避AI算法可能带来的歧视问题成为保障就业公平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近日,上海市政协在一场重点提案督办专题调研暨办理推进会上,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旨在通过加强监管、强化技术手段等,更好维护劳动者权益。

当下,大数据、大模型等AI算法,正不断进入各场景进行探索应用,互联网招聘平台也是其中之一。而利用AI技术进行简历筛选和人力资源开发,也被视为当前招聘领域的发展趋势。

       在劳动力就业市场加深依赖“AI”做决策的背景下,潜伏在AI算法背后的就业歧视等问题不容忽视。提前针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等关键议题公开讨论,是公共政策应对技术挑战的应有之策。

从技术特征上看,AI短期内无法代替自主决策,更多是以效率提升工具的方式在各行业发挥作用。但随着AI不断突破封闭场景,进入人与社会互动的多个领域,相关的伦理、权益保护等复杂问题,也成了技术发展的潜在风险。

以就业歧视来看,AI算法本身不具备歧视的动机与能力,但在本身就存在潜在就业歧视的环境之中,AI可能会成为部分偏见的放大器。AI提升效率的本质逻辑,是结合数据积累和运算能力,给予使用者以最符合其期待的答案。

那么,倘若一个原本就带有性别、地域、年龄等偏见的企业招聘者,再利用这一算法系统进行简历筛选,那么客观上就在流程中创造了一个“歧视信息茧房”:能被算法检索和推送的,都是经过偏见过滤后的简历。

       在这样的情境之中,AI首先成了放大偏见的工具,效率提升的同时,也提高了“就业歧视”的范围与伤害。其次,AI帮助部分招聘者进行了“道德回避”,即原本应承担伦理道德风险的个体,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将全部的偏见歧视问题,归结为“算法的错”。

       这就使得原本就相对隐形的“歧视”问题变得更加隐形。在共同的监管和社会舆论压力下,可能不会有任何一个AI工具公开将涉嫌歧视的标签作为“过滤选项”,但算法推荐“讨好使用者”的技术特征,却使得这一过程在实践中难以完全避免。

       换言之,一个有严重就业歧视的招聘者,可能会训练出一个“更懂我的偏见和喜好”的算法模型。

       事实上,不只是在就业招聘领域,在多数处理“人的问题”的领域中,都可能存在类似问题。而旨在提升效率的科技进步,不能以颠覆、挑战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伦理底线为代价,尤其在涉及机会公平、权益保障等领域,更不能让效率成为放大不平等的工具。

       引入外部监督,同时用技术手段解决潜在问题,是解决技术进步与引发社会问题之间矛盾的两个主要手段。

       在上述的调研推进会上,与会者也提出了让劳动者参与算法治理、避免算法滥用等社会化监管的建议。引入外部的充分监督,尤其是让相关利益主体参与其中,推动算法的公开透明,是值得效仿与鼓励的做法。

       而从根本上看,可以进一步讨论,在相关的算法规则中纳入对公平等价值观的红线规则。比如,在与使用者互动中,对疑似歧视的使用行为本身进行定义、监测和限制,甚至可以设置算法推荐的底线机制。

       再比如,在推荐规则之中,必须实现性别、学历等比例,最大程度确保每一个求职者都有同等被看见的机会。

        防止技术对弱势群体造成冲击,既要未雨绸缪,又需在探索中反复测试技术手段的最优解,这是摆在各行各业面前的新挑战。

       唯有小心构筑起公共政策的防火墙,让AI既是社会生产力解放与提升的工具,同时也能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底线的帮手,这才是科技进步的长期价值与方向所在。

关键词

人类  AI 技术  就业歧视  公平  效率    

素材要点

01

利用算法进行“AI招聘”已成为职场中的一大新热点,如何规避AI算法可能带来的歧视问题成为保障就业公平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02

AI算法本身不具备歧视的动机与能力,但在本身就存在潜在就业歧视的环境之中,AI可能会成为部分偏见的放大器。

03

在涉及机会公平、权益保障等领域,不能让效率成为放大不平等的工具。因此,在相关的算法规则中纳入对公平等价值观的红线规则。

篇目4 

该像PPT那样思维么

光明网评论员,2023年9月11日

       PowerPoint的发明者之一丹尼斯·奥斯汀,日前在美国加州去世,享年76岁。他去世的消息,引发了人们对以PPT为代表的信息沟通、展示方式的回顾。

1987年,这个综合了图形、剪贴画、多种字体的制作软件诞生,1990年,它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发布,从此将专业性的演示文稿普及为傻瓜机型的简易操作,并进一步强化了办公系统的可视化。三十年后的今天,PPT已经跨越各种文化、成为了职场生活的象征。有统计称,目前全球用户每天PPT的演示文稿创建超过3000万份;又有论者称,3000万只是2001年的数据,现在这个数量恐怕已经是天文数字。

流行必然伴随争议,对PPT的批判、批评、抱怨、戏谑从未消失。焦点之一可以称之为思维的简化。各种表意方式中,数学推演、纯文字论证肯定是相对复杂的,而可视化展示势必会降低问题的复杂性,这种为照顾人的注意力而做出的取舍,舍去的往往是需要多重逻辑推演的关键内容。比如,PPT的展示方式曾被指责应对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解体事件负有一定责任,因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调查该事件的委员会发现,一张PPT幻灯片使用了“草率”和“含糊的定量词语”,掩盖了航天器“危及生命”的安全问题。报告称:“普遍使用PowerPoint简报幻灯片而不是技术论文,说明NASA的技术沟通方法存在问题。”

另一个争议焦点可以称之为思维的模板化。PPT软件使人人都能成为制作者的关键方法,是提供各类使用模板;随着PPT的格式、动画和多媒体能力的渐趋多样,更为多样化的PPT模板提供和素材提供也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条,与职场上越来越“卷”的PPT文化互相呼应。内容的要点、要点之间的关系、条件与结论间的逻辑,或多或少都要服从于模板的换片节奏、展示方式、动画效果、注意力抓取要求,而论题重要与否则取决于“展示”技巧的高低。某种意义上,PPT式思维已经等同于今天的“职场思维”,“工作干得好,不如PPT做的好”,不就是这个意思么?

技术必然带来便捷和普适,而便捷和普适换个角度讲就是简化思维,从照相机到个人电脑的普及,无不如此。上述争议当然不是要取消PPT这项具体的技术,本质上不过是在追问一个问题:技术是服务了我们,还是规训了我们?是使“人”更丰富化,还是使“人”更同质化、一元化?当类似的技术已经进入社会生活的基本结构、成为了信息沟通的基础设施,只能“迭代”而无法被“取消”的时候,保持这种追问尤其有意义。

丹尼斯·奥斯汀当年产生PPT这一构想,来自对既有常识、习惯——比如“只有设计部门才能做幻灯片”的质疑,觉得“任何能使用电脑的人都可以制作幻灯片”。今天我们生活在PPT的日常里,似也应该学学他对所谓“常识”的审视,至少常提醒自己一句:世上不只PPT一种思维。

关键词

PPT  技术  思维    简化  模板化   服务  规训  

素材要点

01

PPT已经跨越各种文化,成为了职场生活的象征。

02

对PPT的质疑有二:一是思维的简化二是思维的模板化。

03

技术是服务了我们,还是规训了我们?是使“人”更丰富化,还是使“人”更同质化、一元化?

技术与人类的关系不是新问题。自从人类发明技术利用技术为人类服务开始,这个问题就在讨论。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技术和人类自身的关系。

一方面,人类需要利用技术手段,为人类服务解决人类遇到的问题与挑战这也是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初衷。这一点在前面提及的素材1中智能手表就是一种代表。比如通讯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畅通解决了很多即时的问题甚至是挽救了生命。比如医疗技术。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人类的生命质量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再比如人工智能。农业技术工业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被称为四次技术革命每一次都在人类生活中引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

但是,另一方面应该看到,人类不能被技术所奴役或规训。素材2.3.4都在讨论这一方面。

一是技术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利的方面如成瘾行为.尽管成瘾的背后可能有个体心理因素但不得不承认电子设备对几乎所有人都会带来成瘾的可能性而人类需要其他方式来防止这种成瘾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也就是说当技术带来的便捷为人类节省时间的同时也可能诱惑人类使用更多的时间。再如隐私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个人隐私越来越受到威胁。比如搜索引擎社交媒体购物信息等都可能暴露我们的隐私。我们需要另外的技术来保护我们的隐私以防信息被恶意利用引来不安全事件。另外,技术带来的一些隐蔽空间也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不法之地比如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等。

二是技术对人类思维生活方式等的僵化影响比如前文提到的"AI招聘"和"PPT"两篇素材都在讨论这一问题。AI招聘有可能将人类的偏见在运算技术下更加夸大PPT在职场的广泛应用毋庸置疑但PPT思维却值得警惕。过度技术化往往带来人"被物化"的可能性更是带来思维被固化的可能性。比如疫情期间防疫工作被网络信号或电脑系统的影响也有其事也有某类核心数据被操控从而影响市场或企业命脉的事件。也有某个事件发生而过度关注技术却轻视人之常情或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等比如现在的网暴事件导致的悲剧中被技术过度利用而失去道德与人性的表现。

三是技术与人类的竞争问题素材2中提到特别重要的一点与"AI"竞争的是整个人类而与"自己"竞争的是他人。也就是说在当下与人工智能共同成长的一代,以人的具身性学习与人工智能迭代较量的一代,则要从头建立认识世界的框架,建立新的生存方法论。人类需要共同与AI竞争。

总之,技术是把双刃剑,技术可以带来便利,也可能带来不利如何辩证地看待技术如何合理使用技术都是当代高中生需要面临的问题也是需要不断思考的挑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