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中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原典纪书局 2023-09-22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一书中,苏轼曾经评论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指出:品味摩诘的诗作便觉诗中有画再细赏摩诘的绘画,又觉画中有诗。王维的诗作将言、象、意境三者结合起来,以清新淡远、闲适空灵的诗歌语言自成一个派别,运用恰当的自然意象,形成了饱含禅意的诗境,备受后世诗人的推崇,展现了他纯熟的写作技巧和高深的艺术品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迈不过去的高峰原典纪书局(孔夫子旧书网店铺)此次推出的《诗中画》一书便结合了王维诗作的特点并取名于苏轼的评价,以威尼斯东方艺术博物馆藏清光绪十一年刊本为底本。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王维是如何做到诗画结合的:

诗作:王维在诗作中大量运用自然景观意象,如山、水、云、鸟、花、月、木等,这些意象的运用也对王维诗中有画艺术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自然景象本身就是中国山水画的几大重要的元素,在诗中运用自然景象作为意象,使诗作平添了几分画意;其次,王维在运用这些意象的时候,往往有意地呈现一种相对静态的画面,这也契合了中国山水画悠远宁静的要求

  

画作:王维的绘画成就原是极高的,作品传世也很丰富。《宣和画谱》记载北宋御府所收王维画多至126幅。此外还有一些作品在世间流传,如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一载苏氏藏有王维《卧披图》,郑樵《夹漈遗稿》卷一有《夏日题王右丞冬山书屋图》诗,叶梦得《石林诗话》载李邦直家藏有唐蜡本《江干初雪图》真迹,世传为摩诘所作,末有元丰间王禹玉、蔡持正、韩玉汝、章子厚、王和甫、张邃明、安厚卿七人题诗。凡此等等,不一而足。王维所传画作中,最著名的自然是《辋川图》。明汪珂玉《珊瑚网》载:“王右丞维,工人物山水,笔意清润,画罗汉佛像甚佳。平生喜作雪景、剑阁栈道、骡纲晓行、捕鱼雪渡、村墟等图。其画《辋川图》,世之最著者也。盖其胸次潇洒,意之所至,落笔便与庸史不同。”元代袁桷有《辋川图》诗,叙述图中景物道:“诗中传画意,画里见诗余。山色无还有,云光卷复舒。前溪渔父宿,旧宅梵王居。千古风流在,披图俨起予。”

  

  

“松”这一王维较为热衷书写的意象为例。除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以松象征君子坚贞不屈、高洁挺拔品格的传统外,王维赋予了“松”意象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审美内涵,比如以松衬托人物恬然世外、与世无争的淡然心性。如《同崔兴宗送衡岳瑗公南归》“绽衣秋日里,洗钵古松间”,借古松这一意象,衬托瑗公学道于深山、心境超然的世外高人形象。除了以松喻人,王维还经常以松来衬托环境,使诗境带有禅意,从而构成王维诗独有的禅境。如《过香积寺》诗: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首诗首联写香积寺藏于峰峦白云中,颔联写山中古木参差的无人之径和深山无处寻的钟声,颈联写冷涩的泉声和幽凄的日色,“日色冷青松”一句写由于松的清冷使映射的日色也变得冷起来,松浸染了禅意,所以结句以佛心克服妄念。也许只有在这样的幽远且寂静的环境中,才能够静下心来感悟世间高深的禅意。

  

  

  

《诗中画》一书由晚清花鸟画家马涛所编,他充分借鉴了王维诗画结合的特点与苏轼的评价。全书一共分为上下两卷,各有题署,上卷为“理臻摩诘”,下卷则是“停云小愒画胜”。这本书包含山水人物画约一百二十二幅,每幅搭配一两句前人之诗并钤印于旁。可以说,诗画有机结合,既是中国诗也是中国画的特点与传统。

诗中画相关序跋信息如下

前列有吴淦序、胡翰城序、徐家礼序、胡凤跋、马涛自识、马涛自序

卷上:吴淦光乙酉年序、查序、胡翰诚光绪十一年序、徐家礼光绪十一年序

跋、马涛光绪十一年自马涛光绪十一年自序

卷下:徐家乙酉年序

原书行款版式如下:

开本:25×14 厘米,半框:20.8×9.9 厘米,白口无鱼尾,四周单边

原典纪书局制作成品尺寸:高25cm×宽14.5 cm,2

上文所介绍的中文古籍善本图文信息,由原典纪书局友情提供。

了解更多海外所藏中文古籍善本信息,或咨询古籍善本、中国古画仿真复制定制、图书代理出版,欢迎关注:原典纪古籍善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