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耗时20年,整理出王羲之笔法秘籍,把它练通透,再不会被某些专家“忽悠”!

 墨品书法网 2023-09-22 发布于北京

从上古至今,书法形成了五大“主流”字体,即楷、行、草、篆、隶。楷书应用最为广泛,我们身边处处都有它的存在;手写文字时,行书则充当主要角色;篆书、隶书虽然越来越“小众”,但大家都有共识,能写好他们是非常难的。对于草书,大家一直存在误解,甚至是偏见。

草书相较另外四种字体,在可辨性上最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看完一部草书作品,从里面认出来的字可能都不超过5个,小草作品也许还能多一点,但要是狂草,估计更是一头雾水了。对草书美学稍有了解,就会明白文字能否认得出,压根不是它的必备条件。

有学者总结草书有四大要素:“连”“省”“变”“代”,而书写基础就是遵循草法。当代不少“书法大师”的草书,往往没有遵循古法,盲目求新,给他们背书的专家也“捧臭脚”,告诉观众这就是好的草书,这无疑加重了人们对这一字体的误解,甚至把“草书”和“胡涂乱画”划等号。

真正的草书既要“求变”,也要“尊古”。那么,怎样“尊古”呢?说白了就是学习古代草书大家,“书圣”王羲之是绝佳人选。王羲之吸收魏晋名家索靖、张芝、皇象、张华等人草法,并进行改造,推进了今草的成熟,而后世的草书家如“颠张狂素”,又都受到了王羲之的影响。

米芾是学王羲之学到了精髓的大师,从他“始学魏晋”以来,用了超过20年的时间临摹“二王”法帖。他在晚年终于整理出一部羲之草法秘籍《集古草诀》。市面上王羲之草书字帖主要有三种,一是其本人的《十七帖》这是他的信札合集,但它并不适合初学者。

另外一件是明代韩道亨临摹而成的《草诀百韵歌》,这部作品采用诗歌的形式,将草书笔法、常用字区分讲解出来,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临摹者也无法做到与羲之用笔如出一辙,再临摹过程中,很多用笔细节无形中都被省略了。

而米芾这件《集古草诀》以集字为主,极为还原原作风采。全卷共1060字,采用五言律诗的格式,将草书的用笔、结字、区分阐明,比《草诀百韵歌》归纳得更为详细。

举例来说,“宁乃繁于叔,侯兮不减詹”一句,将“宁”与“叔”、“侯”与“詹”的草写进行了区分,“宁“叔”区别在于宝盖头些微横勾,而“叔”则是横画无勾;“侯”字比“詹”字写起来要更为精简。

如能把这些诀窍看明白、练透彻,就会对草书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再也不会被某些专家“忽悠”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