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废纸堆里,发现一篇自己十年前的文字,给现在的我带来自己十年前的模样,那个不辞辛苦,奔波向学的女人。记起那个暴雨的星期日上午,那个穿着粉红毛衣的女人,冒雨从江东七中的考场赶赴环城西路,惊魂落魄地坐在林老师面前,接受论文答辩的模拟。那五分钟里的心灵交汇,原来,我早已把它们遗忘在时间的角落里了。原来,十年前就有人欣赏过我的文字,而我却混不自觉。把这篇文字一字不漏的放在公众号里,算是对时间的记忆吧。在这里也对当时模拟修改的林晓嵩老师表达感激,十多年了,记忆一旦唤醒,仿佛昨日。 心理咨询师个人分析报告 本以为已经错过了人生的象牙塔,蓦然回首,才发现,原来,所有的过去,所有的过去岁月,所有过去岁月里的所有的快乐与忧愁,只为了现在与你相拥。。。。。。 一.我的成长史 1. 幼年和童年:晴雨两重天 好像听说过这样的话,说是一个人对于生命最初的回忆,总是痛苦的多,快乐的少。哭的多,笑的少,对于7 以前的我,最清晰的是一岁多的时候,一个人独坐在火炉边,不记得如何让小手插进炭火的,只记得堂前阳光明媚,笑语灿烂,院子的转角,是我的父母拿着农具出门。父母总是去队里干活,晚上常去邻居家串门,记忆里有时在院子里哭,很孤独的样子,其实祖父祖母,还有很多邻居在。(所以我相信,孩子幼年期对父母的依恋,是谁也无法取代的)虽然一次意外伤了我的右手,童年期的我并不自卑,敏感乖巧的我深受大人的喜爱,我和我弟弟是被村民和同族人赞扬的好孩子。 2. 青少年时期:自卑与自信的交战 对于我来说,那个少年期的青涩的我,仿佛已经注定了我一生的人格。犹如个人先天的基因,决定了一个人的生理素质。小学三年级起,父母送我去外婆家读书,学校是当时的区中心小学,相信老师也是很不错的,当时的我对父母已经没有依赖,三个舅舅,两个阿姨,都在外婆家宠着我。加上大宅门里的老老少少,我几乎成了全村人的外甥女。相信我现在个性上的博大和宽容,乐观和自信,都得益于当时的我。再加上我品学兼优,在学校里也是核心人物,从不记得有被老师批评的,小学的我,跟老师一起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老师是长辈,也是朋友。 小学毕业后,我顺利升入外婆家附近的初中,接触的老师多了,学生多了,突然间我发现了自己的不完美,也害怕别人知道我的不完美。幼年的意外,成为我当时最大的心病,我喜爱运动,却因为难看的一只手,羞于在同学面前表现,我是那么强烈地自卑着,同学和老师们却并不知情,可能因为自卑,我的学习很出色,我依然是老师和学生中的宠儿。初二那年,来了一个语文老师,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他那全身上下散发出的忧郁和不羁的气息,吸引了我们很多的学生。鲁迅,张爱玲,徐志摩,普希金,歌德,马克。吐翁,莎士比亚,原来知道的和不知道的,都在他的指引下化为我面前一个个的神像,激起我的文学情怀,我开始把我的自卑情结投到那些书中,几乎看完了当时小小图书室里的所有的书。(我非常感谢那个语文老师,是他的出现,让我对我生命里那些原生的事物如此清晰,他是我中年再学年少的原动力。) 中考遇上了意外,我感染了流行性疟疾。在医院里打完吊针再上考场,三天下来,浑不自觉,自然,成绩也是让老师们失望,觉得对不起老师们的厚望,本就自卑的我上了高中,羞于再复习见着那些老师。(因怕羞而不管自己的前途,这可能就是当时的我致命的弱点吧!) 3. 青年期:迷雾漫漫 面对更大的学校,更多的学生和老师,面对那么多的优秀的同学,原先的那种对自身的骄傲,都瘫了,仿佛在一夜间长大,除了认真学习,交几个知心的女同学,高中三年平静如水地走过来了,除了高三那年北京的学潮,在学生中引起不小的骚动。高考填报志愿,我犹豫难决,分数下来,我竟然因没填报当时的中专,而错过了上学的机会。 那一夜,在我家的寂静的小山村里,我和我的两个女同学熟睡正酣,隔壁的爷爷家传来骇人的声响,全家人赶到奶奶的床前,大概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吧,健硕的奶奶就这样离我们走了,是心肌梗死。高考失利的我面对奶奶的突然死亡,悲从中来,我哭得很厉害,村里人都说我好孝顺,而我面对一生困苦的父母,突然觉得作为一个乡村女孩,再要求去复习太牵强了。怀着一颗自立的心,我的代课生涯开始了。(如今我重返学校,发现学生不像以前的学生,老师不似以前的老师,社会的文明也造就了一部分心灵的愚昧。)每天重复的日子,本该是怡然的,却无法满足内心的向往和渴望,本该是恋爱的年龄,贫寂的山村学校生活,没有我的王子骑着白马而来,终于,不甘寂寞的我,来到了宁波。 4. 我的婚姻:风雨艳阳天 虽然也有一些熟悉的男孩追求我,天性浪漫的我却难以动容,后来终于动了心,却是浪漫害了我。男友又扯上了别的女孩,内心骄傲的我当时曾极度痛苦。蹉跎岁月,我的先生走来了,结束了浪漫大梦,已不小的我结了婚,婚后一年,女儿出世,母亲,这个女人固有的角色,让我彻底和我的以前告别,我的所有的失意,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情怀,因为我女儿的出现成了最好的终结的理由。我把我幼年的不幸全部投射到女儿的身上,也开始在内心原谅了我的父母。我先生是个极度善良的人,也是一个恋母的人,他常说一句话:吃亏就是便宜。也曾跟我说:若在我和他母亲间选择,他会选择母亲。头几年,敏感豁达的我因为无法容忍他的偏执和迂腐(当时我是这么认为的)。争吵是常有的事,特别是他对他母亲的那份不顾一切的深情,让缺乏家庭情感熏陶的我倍感难耐。好在我们远在宁波,他母亲不在身边,再加上养儿不轻松,日子飞快过去。 女儿三岁那年,一家三口好不容易结束了租房生涯,在现住的地方安了家。经济很拮据,我没有工作,先生却是没日没夜的劳动,想尽早还了那些债务。不久,从老家传来消息,婆婆因意外去世了。我先生突然间失去了最有力的精神依靠,身心受创,我因为常在宁波跟先生因婆婆而争吵,心内也是内疚不已。好在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在女儿的欢声笑语里,悲痛在慢慢褪去,在互相扶持的岁月里,三口之家的小院,成了最温暖的港湾,最幸福的天堂!在先生的支持下,我重拾求学梦,参加了自学考试,当我啃完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那些应考的书,我的那颗跌跌撞撞的心,也破茧成蝶了!一度寻寻觅觅的魂灵,因为得以 所学专业的附体,有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二.自我人格分析 我来自大家族,从小受到父母双方长辈们的关爱,他们的善良,正直,乐群,豁达,也成为我个性里的一种基调。因为幼年受创,所以我敏感性很高,自尊性很强,发展到现在就成了一份对社会的理智感。我同情弱小,力求公正,有很强的社会使命感。从小得到较少的父母关爱,较多的老师,同学,亲戚的深情关怀,造成我很强的独立性,我少依赖,多独断,有时会有些偏激,有很强的生命自由感,重情义,爱憎分明,好表现自己,内心需求外界的承认,有时又羞于表达。我较多涉及的是一些文学类的书籍,受此影响,我是个感性很强的人,重感觉,重体验,好幻想,喜欢思考一些生活以外的事情,因此面对不同的生命个体,常作合情合理的解释,平衡力强,自我修复力强,具有坚韧性,如果用一句话表示我的个性,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这句话可能适合我。 我的人生观:生命就是体验。 我的价值观:体验的结果就是价值。 我的爱情观:爱情的种子需要在婚姻里生根发芽。 我的家庭观:家庭是社会的一个角落。 三.从业行为分析 我的成长史,就是我的心理史,小时的乖巧和善解人意,多年的跟书中人物同喜同悲的岁月,我总会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里,让心灵栖息。从小到大,我的周围总会有一些纯纯的友情围绕,特别是女朋友,她们总是敞开她们的心扉,让我进入她们的内心世界。我相信我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是一个有亲合力的温柔的人。这正像凯利说的,每一位平凡人都是一位很好的心理学家,多年的生活经验,是我取之不尽的资源。参加自考后,看完一本又一本的书,回忆自己的童年,面对自己的家人,我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更多的开始思考,社会的进步给人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多少人的心理造成困扰和迷惑,而更严重的是,来自成人的负面因素正越来越多的影响着成长中的孩子,我油然生出一种社会使命感,觉得助人自助的心理咨询师职业,是让我自我实现的最好途径,我发现了我的乐善好施的天性,对自己有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
|
来自: 新用户2253oasN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