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你不要太爱我

 新用户2253oasN 2023-09-22

每次和那些初高中的孩子咨询聊天,心里总是涌起深深的感叹。感叹生命的脆弱,感叹成长的艰难,感叹这些孩子们经历的认知黑洞。然后心里想:生命啊,如果你能少爱一点,一切是否就可以不同。

抑郁症就像野草,在地球的人群间蔓延疯长,越来越成为很多人的恐慌和忌讳,也成为很多人的现实和无奈。也没有绕过我们的孩子,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症的学生越来越多。上咨询平台的留言区去看看,都是一个个被抑郁绑架的年轻无助的灵魂。

无论是和抑郁症的成年人聊,还是和已大未大的学生们聊,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触。那就是,这些被情绪的黑洞捆绑的无知灵魂,总是充盈着太多生命本原里的深沉的爱。他们把深深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们的父母,他们的身边人,他们面对的这个世界。直至有一天,那颗灵魂里的生命种子因为爱的枯竭呐喊狂怒。然后有人告诉他们,你得了抑郁症。

也许每个正常的成年人都会说,成年人的世界里,谁人没有抑郁。因为生活的艰难,因为现实的诱惑,因为生命的孤独和无奈,抑郁情绪,总是像霜花不时地吹打我们历经沧桑的面颊。

也是因为爱,作为被丰厚的物欲充盈的现代父母们,总是想为自己的孩子披荆斩棘,挡去风霜。总是想自己的孩子活出他们自己被湮灭的理想。总是想自己的孩子不再吃自己吃过的苦,不再受自己受过的罪。总是害怕现实世界里的雨雪,无情鞭斥我们最珍贵的生命延续,把他们围裹在自以为安全的地方。

不知道,你的孩子不是你的财产,不是你的延续,不是你的理想和期望,更不是你的归属和一切。上帝成全你做了父母,是为了抚慰你的孤单,丰富你的生命,滋润你的灵魂。是希望你去看见,去懂得,去慈悲,去感受神灵的沐浴,去释放你的爱,去学习如何安放你无所适从的心灵。

不知道,生命是属于天地的孩子,他们来源于某处我们未知里的神圣所在。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和生命追求。有自己仿佛一粒种子般的,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生命特质。他们需要这世间的清风雨露的浇灌,需要你的爱给他们带去阳光般的温暖和关照。

只是,当你的阳光成为炙烤,当你的爱成为控制和镣铐,生命的种子,便在深深的恐惧里,一点一滴奉献出他们的生命能量。便默默地萎缩了自己天性里的力量,悄悄淡去了生命的本原色彩。甚至于某一天里,这些都消失不见,成了一个无知里的黑洞。到最后这个黑洞成了无意识的密码,以各种异常方式,牵引我们的灵魂进入情绪的悬崖,成为无力反弹的可怜人。

我会想,如果能少爱一点,会不会一切就会变得有所不同。

如果父母少爱孩子一点,会不会可以少一些控制和约束,多一些放任和自由。会不会可以少一些投射和强加,多一些尊重和理解。会不会少一些怨怒和情绪,多一些温暖和交流。会不会少一些比较和不甘,多一些接纳和认同。

如果孩子可以少爱一些父母,会不会把听话换成坚持,把沉默换成反抗。把接受外在变成坚持自己,把聆听周围换成听见自己。把恐惧变成勇敢,把害怕变成持之以恒的努力。努力成长生命的本原力量,用力涂抹生命自带的色彩。尽力让自己的生命种子,早日绽放属于自己的生命风景。

我爱你们,我的父母。我爱你们,我眼前的世界。然而我更明白,我最需要爱的是先爱我自己。最需要做的是先做我自己。这些成年人明白的道理,如果生命在一开始就开始践行,会不会就有所不同呢。会不会抑郁症,甚至其他心理困惑,都能减免一些呢。

生命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呢,除了把生命还原给生命本身。

孩子你不要太爱我,这是我一个心理师母亲的心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