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周小国史——箕子

 朝歌淇水悠悠 2023-09-22

箕子,殷商末年著名的政治家,与微子、比干同为孔子口中的“殷末三仁”。三人在殷商末年的大变局中,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其中比干谏言被杀;微子投靠周朝,换来以宋国延续殷商国祚;箕子不愿降周,带领殷商众人远迁至孤竹国之外,建立箕子朝鲜。

图片

箕族与箕子

箕子,子姓,本名胥余,商朝王室成员,箕子是商纣王的诸(族)叔。更重要的是箕子是箕族的首领,且有自己的属国——箕国。

《礼记》载;“张逸问:'殷爵三等,公、侯、伯,《尚书》有微子、箕子何?’郑答云:“微子、箕子,实是畿内采地之爵,非畿外治民之君,故云子也。”

说明微子、箕子在商朝有属于自己的领地,且领地在商王畿内,不是外封在王畿之外的诸侯国。

在王畿之内有封邑的王室成员、或官员皆会在商王朝廷中任职,其采邑会交给其它人治理。其中微子启的微国大致在西边,距离周部较近,而箕子的箕国大概在北边,靠近孤竹国,箕子在商朝的官位是“太师”,子爵

关于五等爵位,历史争论很多,其一是否真存在五等爵位;其二,如果存在“五等爵位”,那么公侯伯子男爵位的大小就一定是自大而小的吗?

就中国古代“五等爵位”的来源,其中“公”是指地位高人物,比如商朝三公——西伯昌、九侯、鄂侯;而侯爵来自斥候,指外封在王畿之外的诸侯国;而“伯”指诸侯国之长,又称“伯主”或“霸主”;子,指王公的孩子;男,在王畿内管理田地的官员,因职位重要,通常由王族成员任职。

所以“子”爵不代表地位低,更多的是一种身份。

殷商末年的箕子

商朝末期,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发生斗争。

《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之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用法若此,不若无法。

纣王之同母兄弟有三人,长子是微子、次子微仲,三子为受德(即纣王)。三兄弟的母亲生受德前身为”妾“,为正妻后生了受德。而纣之父母想立微子启为后,但太史据以前的规定为由反对。

理由是微子启是以庶子身份出生,纣王虽晚生,但其母是嫡妻,所以纣王是嫡子,有直接继承权。

上述说法很像后人附会之言,因为商朝不是嫡长子继承制,而且太史能干涉商王太子的人选,则证明商王并没有绝对的专制性,很多事情还需要与其它成员商议。

或者可以这样描述;商朝统治层看到商朝的问题,而想要做出改变,就必须选择一个有雄心的“改革者”,这个人不能是“文弱”的微子启,只能是雄才大略的铁腕君王。而新选出的商王,要奋起改革,征服四方,重新树立商王朝权威。

所以选择纣王受德就很正常,因为古史记载;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

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

纣力能索铁伸钩,抚梁易柱。

纣王有才智,且臂力过人,能徒手与野兽搏斗。能听懂谏言,长得好看等等

纣王这种性格,做的好就是雄才大略,一代英主;做的差就是暴君,亡国之君。

图片

而箕子,支持更有才德的微子启。《尚书*微子》载;“ 我久知子贤,言于帝乙,欲立子,帝乙不肯,病子不得立,则宜为殷后者子。”只可惜箕子并无能力改变继承者。

国家败亡时的选择

纣王上位后,对商朝进行一系列的“改变”,对外军事征讨,对东夷族加大镇压力度;对内,镇压异见的同时,也越发骄奢淫逸。

《史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为桮,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

纣王先是用象牙做的“箸(筷子)”,箕子感叹道;“他开始用象牙做的筷子,以后必然想要玉做的筷子,得了玉筷后,又想远方的珍宝。车马宫室的逐渐奢侈华丽,从此开始,商朝就不可再复兴了。”

箕子预知纣王的胃口越来越大,只能劝谏一二,可纣王仍然不听,反倒是将劝谏的比干杀了。一些人就对箕子说,可以学微子离开商朝。

箕子却说;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意思是;“作君王的臣下,规劝不听就离去,这是张扬君主的过失,而自己讨人民的喜欢,我不忍这样做啊。”

箕子不敢学比干,也不想学微子,只得披头散发,装疯当了奴隶,隐居起来,弹琴悲叹自己的不幸遭遇,其中就有一首《箕子操》。

嗟嗟!纣为无道杀比干,嗟重复嗟独柰何!漆身为厉,被发以佯狂,今柰宗庙何!

天乎天哉!欲负石自投河,嗟复嗟,柰社稷何!

《箕子操》就是表达箕子的政治主张,然后就被纣王囚禁起来。

图片

武王伐商,小邦周打败巨大的商朝。周武王为安定商朝残余势力,乃反商政,政由旧。”依旧沿用商朝的旧政,不强制推行周礼。

并分封纣王之子武庚继商祚,再修整商朝贤臣比干的坟墓,为比干正名,又放出被纣王关押的大量商人,其中就包括箕子。

箕子被释放后,周武王召见了箕子,询问了一些治国方案与商为何灭亡这般问题,箕子不愿意说商朝的坏话,就以《洪范》应答,此书是讲治理国家必须遵循的九条大法。

周武王听完后十分钦佩,认为箕子有大才,邀请箕子留在周朝治民任职。箕子不愿意,“耻臣周”,决定远赴荒远的朝鲜之地,建立属于自己的理想国度,周武王没有阻止,给箕子一个“侯爵”的名份。

旧地朝周

箕子带着数千族属远走朝鲜,在朝鲜建立起新的政权——箕子朝鲜。

箕子在朝鲜建国后的第四年,回来朝周,来到故地,看到商朝旧址,有感而发。作了一首《麦秀歌》以抒发国破家亡之感,全文记载于《史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

人到暮年,故地重游,朝代更换,昔日故国已成断壁残垣,破败不堪,遍地都是麦黍。麦黍长得绿油油的,纣王(狡僮)你为什么不能与我同心同意啊!

商朝灭亡了,箕子还在抱怨纣王为什么不听自己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