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一张走红的幼儿园缴费单,公婆看了不再催生:你们自己拿主意

 小天使_ag 2023-09-23

又是一年开学季,大宝们上学后,婆婆催生的节奏也上来了。

在很多婆婆的心中,一个孩子太孤单了,至少要生两个,让孩子有个伴也好。

杭州的张女士就是如此,她有个女儿该上幼儿园了,婆婆跟她聊天时,言里言外都在传递信息,趁着年轻,再要一个,我还有精力帮带几年。

张女士哭笑不得,是自己不想要二胎吗?分明是条件不允许啊。

她和丈夫都有稳定工作,看起来收入不错,月薪也都一万多,但花费大呀,房贷4000多,生活费4000多,孩子的玩具和早教2000多,保险3000多,杂费和人情往来2000多,还不算买衣服和旅游的费用。

当然,为了节约开支,他们已经很久没有旅游了,顶多也就是开车郊区游,生活看起来精打细算,却也存不下来多少钱。

张女士的公公婆婆都是退休工人,也有退休金,他们的生活很简单,锻炼身体,照顾小孩,有时候参加亲戚聚会,属于那种对生活很知足的老人。

婆婆不理解的是,他们年轻时一个月只有30多块工资,生两个孩子也没有犹豫过,现在儿子儿媳月收入加起来2万多,却不肯生二胎,觉得年轻人太自私。

她没少唠叨,说青春只有一次,年轻时吃苦不算苦,不要错过要二胎的最佳时机,国家鼓励,还有针对二胎的优惠方案,为什么不要二胎?

尤其是大宝上了幼儿园,婆婆的催生就更紧密了,只要去亲戚家转一圈,回来话题就落在二胎上,让张女士不胜其烦。

为了让婆婆理解自己,她拿出一张幼儿园的缴费单,单子上是大宝上的幼儿园,学费是一万七千多,她告诉婆婆:

“这还只是一学期的学费,还有餐费,牛奶费,体检费,校服费等,你孙女能歌善舞,还要走模特步,这些兴趣班的费用是另算的,妈,您觉得再要一个二胎,我失去了工作,您儿子的收入能维持家庭平衡吗?还是您打算把养老金都补贴给我们?”

张女士一席话,婆婆沉默了,也不再催生,让小两口自己拿主意。

她知道培养一个孩子花费多,但没想到这么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坚持要二胎,勇气就是梁静茹给的。

张女士把账单晒到网上,问大家:“不要二胎错了吗?”

下面很多人留言。

有网友说:“给幼儿园的钱只是一部分,周末难道不要给孩子扩展视野吗?我每个星期都要带孩子去各种主题乐园玩,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也有网友说:“幼儿园是真贵,我们是四五线小城市,刚给孩子交了托费,一年2万3,饭费另交。”

还有网友说:“自己买菜各种比价格,想挑便宜的买,给孩子选幼儿园只想找贵的,觉得贵有贵的道理,平时杂七杂八的加起来,一个人的工资都不一定够。”

确实如此,自己苦一点没关系,但哪个家长不想给孩子好的条件和学习资源?

这也是两代人的思维差异,在公公婆婆心中,孩子只要健康成长就行,而八十年代的学习环境真的很宽松,哪有那么多兴趣班呀,这也是他们收入低,却能维持平衡的原因。

现在的孩子,父母都知道要富养,不只是生活条件富裕,还有精神方面的陪伴,希望自己童年缺失的梦,在孩子身上能有体现。

于是,小小年纪的孩子,大多有几个兴趣班,从琴棋书画到奥数体育,个个都不落下,家长从中观察孩子的天赋,看哪个学得好就重点培养。

这种培养方式,注定需要大量的钱做后盾,所以,一年在孩子身上花三四万,真的不算多。

问题是,大环境的变化,也让我们的工作压力变大,要是单位生意不景气,说下岗也分分钟的事情,谁还敢生二胎呀?

有位网友的留言很扎心:“我自己都没活明白,真的不希望让孩子来受苦。”

真是说出了大多数父母的心声,养育孩子是一种责任,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把一个孩子培养好,就够了。

公公婆婆也需要转变观念,活在当下,尊重年轻人的选择,要不要二胎,真不需要催促,要是年轻人觉得合适,他们自然会生,反之,就放过他们吧,各自安好也是一种人生。

对此你怎么看?你赞同生二胎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