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斟细语】那一枝扫没的碧桃花(一)

 红楼心语 2023-09-23 发布于山西


编者按:

都说是一入红楼梦难醒,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对于《红楼梦》,太多的人读起来就再也放不下。一读再读之后,就会在心中产生千百种情愫,互相冲击,澎湃不止,对宝钗的敬,对黛玉的怜,对湘云的爱,对探春的赞,对凤姐的惧,对贾母的亲……还有对大观园的憧憬,那种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感觉,实在无以排遣的时候,你可以来这里——“红楼心语”!

“红楼心语·浅斟细语”栏目是每一位红迷朋友的家园,在这里你可以愉快地开启属于你自己的梦想航班,尽情地抒发你对《红楼梦》的喜爱之情。

“红楼心语·浅斟细语”

热诚欢迎你的加入


那一枝扫没的碧桃花(一)
作者:火烧彤云
代表人物
宝玉生日当晚,群芳齐聚怡红院。庆寿的主要活动是抽花名签。作者用花名签上的诗词、注解暗示了与抽签者相关的情节及其人物命运。作者没有让芳官抽签,而是让她唱了一支曲,唱词如下:
翠凤毛翎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您看那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留恨碧桃花。(第六十三回)
这是一个精彩又巧妙的设计,丰富了故事的情节,避免了在整个夜宴中一味抽签的单调。芳官唱曲和群芳抽签一样,其词也暗寓了她和她所代表的小优伶群体的命运。
这段唱曲出自戏曲《邯郸记》的第三出戏《度世》,由戏中人物何仙姑所唱。基本情节是,扫花的何仙姑已名列仙班,要求吕洞宾尽快下世度人来替她扫花。
在古代社会,一般把出家为僧尼视为看破红尘、被度出世的行为。这出戏的戏名和唱词反映的都是“度世”这一主题,仿佛暗示了芳官等几位小优伶后来出家为尼、远离尘世的命运。还有,词中描述的扫花场景与黛玉葬花的情景相似。这群小优伶就像被扫帚扫没的片片落花,而芳官本人正是其中的代表。在怡红夜宴上,袭人抽取了最后一支花名签,作者点出芳官也姓花,赋予了她和其他群芳一样的花的比喻,与曲词里的碧桃花相对应。
说芳官是小优伶们的代表人物,可能有的读者不赞同。他们认为龄官更能代表小优伶们。笔者认为,作者对芳官的描写,所耗费的笔墨远远大于龄官;综合芳官故事所展现的人物形象的饱满度、光彩度,芳官更能代表小优伶群体这组“异样女子”。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花芳官这个人物形象,来看看她身上所具有的个性和小优伶群体的共性。
     
     
唱绝贾府
作为一名戏曲演员,芳官的唱功是贾府里最棒的。
第五十三回,贾府过元宵节,没有让自家的戏班唱戏,而是在外面请了一个小戏班来唱戏。小戏班就是指戏曲演员都是由小孩子组成的戏班,和贾府里的戏班子差不多。小戏班唱了几出戏后,贾母命令给他们吃些“滚汤滚菜”,吃完了再唱。小戏班的人吃完后,贾母却变了主意。
因有媳妇回说开戏,贾母笑道:“我们娘儿们正说的兴头,又要吵起来。况且那孩子们熬夜怪冷,也罢,叫他们且歇歇,把咱们的女孩子们叫出来,就在这台上唱两出给他们瞧瞧。”(第五十四回)
贾母这话很有意思,既然心疼小戏班的孩子们通宵唱戏太冷,那就该让他们结束演出、回家好了;可她又不,而是派人去把自家的戏班子叫来,还要自家的戏班子“就在这台上唱两出给他们瞧瞧”。这就是要PK了。贾母的意思很明确,她觉得请来的小戏班唱得不如自家戏班好,要向小戏班显摆一下自家戏班的实力,只是话说得和缓轻松而已。
一时,梨香院的教习带了文官等十二个人,从游廊角门出来。婆子们抱着几个软包,因不及抬箱,估料着贾母爱听的三五出戏的彩衣包了来。婆子们带了文官等进去见过,只垂手站着。贾母笑道:“大正月里,你师父也不放你们出来逛逛。你等唱什么?刚才八出《八义》闹得我头疼,咱们清淡些好。你瞧瞧,薛姨太太这李亲家太太都是有戏的人家,不知听过多少好戏的。这些姑娘都比咱们家姑娘见过好戏,听过好曲子。如今这小戏子又是那有名玩戏家的班子,虽是小孩子们,却比大班还强。咱们好歹别落了褒贬,少不得弄个新样儿的。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提琴至管箫合,笙笛一概不用。”文官笑道:“这也是的,我们的戏自然不能入姨太太和亲家太太姑娘们的眼,不过听我们一个发脱口齿,再听一个喉咙罢了。”贾母笑道:“正是这话了。”李婶薛姨妈喜的都笑道:“好个灵透孩子,他也跟着老太太打趣我们。”贾母笑道:“我们这原是随便的顽意儿,又不出去做买卖,所以竟不大合时。”说着又道:“叫葵官唱一出《惠明下书》,也不用抹脸。只用这两出叫他们听个疏异罢了。若省一点力,我可不依。”文官等听了出来,忙去扮演上台,先是《寻梦》,次是《下书》。众人都鸦雀无闻。薛姨妈因笑道:“实在亏他,戏也看过几百班,从没见用箫管的。”(第五十四回)
自家的戏班子来了,贾母提出的要求可不止是要求她们唱赢外请的小戏班,还要求她们唱得不让家里也养着戏班子的薛李两家亲戚挑出毛病,“好歹别落了褒贬”!这是多么高的要求啊!
贾府外请的小戏班那是贾府早就预定了的,他们早就进行了大量的排练;而贾府自家的戏班子原本在元宵夜是没有演出任务的,谁也没做准备。双方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这还不算。外请的小戏班是拿着戏单让贾家点戏,不管点什么都在他们排练的范围内。而贾府的戏班临时被叫来,根本不知道贾母会点哪出戏。贾母说她们过年也没休息,她们并不是在为目的性明确的演出做准备,而是和以往一样,进行的是唱做念打的日常练功。不说别的,贾家戏班上妆、乐队都不齐整。贾母倒是做了一些简化,乐器方面,只用箫管,不用笙笛;装扮方面,小优伶们不用抹脸,简单装扮一下就行了。剩下的,如文官所言,就是听一个“发脱口齿”和“一个喉咙”。“发脱口齿”就是吐字,“喉咙”就是嗓音。换言之,PK的就是唱功。贾母头一个想到的就是芳官。她认为,芳官一开腔,就能唱赢那个行走江湖且非常有名的外请小戏班,也能让薛李两个“有戏的人家”满意。这还不能说明芳官唱得有多好吗?
至于贾母后面又点了葵官唱戏,说明葵官也唱得不错。但是那是在文官通过自贬,有意地降低了PK气氛之后,她才就汤下面地说“我们原是随便的顽意儿”,点了葵官唱戏。换言之,点葵官唱戏纯属点缀。
不过,贾母仍然要求她们,“若省一点力,我可不依”。此时,小说中写道,“众人都鸦雀无闻”,这句描写真是精彩,让人感受到了芳官、葵官身上压力剧增的气氛。结果呢?芳官和葵官圆满地完成了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的这次临时出演。她们唱完,贾母还兴致勃勃地叫乐队吹了一曲《灯月圆》,说明她们的演唱令贾母非常满意。
有人可能认为龄官才是贾府里唱得最好的优伶,省亲的时候,贾元春专门表彰了她。贾元春十几岁就进了宫,比起她的妹妹们来,听戏的机会要少得多。省亲的时候,她也只有二十多岁,能看过多少戏?只有薛姨妈这样的中年贵妇才有资格说“看过几百班”戏。七十多岁的贾母看的戏就更多了。贾母的戏曲艺术鉴赏力才最有代表性,她的观点才最合理。贾元春只是她个人很喜欢龄官,对戏曲的整体审美水平肯定比不上她的祖母。我们不能因为她是皇妃、地位高,就把她的看法视作最有权威性的评价。
所以,在贾母要把自家戏班与外请小戏班PK的时候,她第一个想到的芳官就是贾府里唱得最好的优伶。
面目极好
戏曲演员不仅有唱功方面的要求,外形条件也很严格,特别是年青生旦演员。花芳官作为一名唱正旦的戏曲小演员,外形条件非常符合行业要求,十分美丽。书里的宝玉说芳官“面目极好”,书外的作者说芳官是“美优伶”,第七十七回的下半回回目是《美优伶斩情归水月》,指的就是去水月庵出家为尼的芳官。
贾府的戏班子里的优伶编制是十二人,但是前前后后一共有过十三人。她们是宝官、藕官、玉官、芳官、龄官、蕊官、菂官、葵官、荳官、艾官、茄官、文官以及一位不知名字的小优伶。小说中写得很清楚,菂官早亡,后来才补了蕊官,说明这其中一定还有一名不知名字的小优伶,因为戏班子一直是保持着十二个优伶的编制不变。
虽然其中有一个人我们不知道她的名字,但也不难判断她也叫某官。所以,当下有的红迷把这群人叫做“红楼十二官”是不对的,应该是“红楼十三官”,更准确地说,应该叫“贾府十三官”;因为还有一个琪官,但他不属于贾府。算来总共是“红楼十四官”。
贾府遣散戏班子的时候,除了早亡的菂官,还有十二个小优伶。宝官、玉官、龄官和那位不知名的小优伶选择了离开贾府,其余八个人都留在了贾府。
花芳官是不是小优伶中最漂亮的?这个不好说,但肯定是留在贾府里的小优伶里最漂亮的一个。小说里写得很清楚,留在贾府里的小优伶全由贾母分配,芳官就是贾母“指与”宝玉的。唯一不是贾母分配的是茄官,那是分配到最后,尤氏向贾母讨要的。
宝玉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漂亮的女孩子。他是贾母亲自带大的。贾母对他这一习性非常了解。出于对孙子的爱,贾母尽可能地满足他的心理,她把贾府里最漂亮的丫鬟晴雯给他当丫鬟就是一例。当八个小优伶站在一起的时候,贾母自然而然地就会选最漂亮的那个给她心爱的孙子宝玉。
情深义重
在封建社会,娼优皂隶是最受人歧视的行业。优伶仅比娼妓的地位略微高点。作为富贵人家自养的戏班子里的优伶,那就是处在人下人里的最底层。在这样的环境下,小优伶们抱团取暖是常态,彼此结下了比常人深厚得多的友谊。
藕官和菂官、蕊官因戏结缘,干脆如结拜姐妹一样,借着自己所饰的生旦角色,同行同食。她们也知道,这样的行为在世人看来很荒唐,所以一般不告诉别人,但是她们却告诉了芳官。足见芳官与别人不同,她是理解她们的。藕官与菂官(或蕊官)两人的友谊扩展到了包括芳官在内的三人,形成了三人同行同食的局面。
戏班子解散了,留在贾府的小优伶被分给了不同的主人做小丫鬟。芳官、藕官、蕊官分别分给了宝、黛、钗三人。空间上的分离没有中断三人的友谊,反而使三人更加的互相关心。
蕊官看到黛玉赠给宝钗湘云一包蔷薇硝擦脸,也从自己的蔷薇硝里分一包给芳官,叫春燕捎给芳官。春燕还不以为然,觉得这么常见的东西还送来送去的,芳官又不是没有;但是蕊官坚持,她也就带给了芳官。芳官看到蔷薇硝,当然明白东西虽小,但这是蕊官记挂她的表现。贾环要分一半去,芳官都不肯,宁愿从自己的蔷薇硝里包一包给他。
王夫人把小优伶们撵出了大观园,要她们的干娘自择女婿给她们配婚。芳官不甘心走上这样的命运,叫上了藕官蕊官,提议出家。两人一下子就响应了芳官的提议。三人在各自的家里步调一致地吵着要出家,任凭干娘们打骂也矢志不移,最终如愿。三人是何等的齐心!
芳官不止和藕官蕊官情深义重,与其他的小优伶也非常亲密,这一点在芳官挨打时表现得十分突出。那天,芳官挨打的消息应该是首先传到了稻香村。住在稻香村的宝琴的小丫鬟荳官知道后,马上跑到蘅芜苑去找她的好朋友葵官。葵官是湘云的小丫鬟,湘云住在蘅芜苑。好在当天黛玉和薛姨妈去了蘅芜苑和宝钗湘云一起吃饭,藕官先去了蘅芜苑候着,以备黛玉使唤。葵官得了信,和荳官一起就在蘅芜苑里迅速找到正在一起玩的藕官和蕊官,告知芳官被欺侮了,四人赶紧去帮忙。
四人跑到怡红院,荳官第一个上前,一头撞向赵姨娘,差点把赵姨娘撞倒。随后三人将赵姨娘团团围住。藕官和蕊官一左一右,抱住赵姨娘的手,葵官和荳官一前一后用头顶住赵姨娘,撕打开来。葵官荳官如此拼命,可见芳官在大家的心中的分量。
留在贾府的一共有八个小优伶,除了以上五人,还有三人呢?赵姨娘气冲冲地跑到大观园要找芳官时,在路上遇到了藕官的干娘夏婆子。夏婆子火上浇油,进一步挑唆赵姨娘闹事。这副场景恰好被分给探春的小优伶艾官看到。当时艾官正在给探春送手帕的路上,估计她还没走到议事厅,芳官就挨打了。晴雯派春燕去议事厅,把赵姨娘大闹怡红院的事报告给探春时,艾官这才知道芳官挨了打。探春知道后,马上就去怡红院,喝止了赵姨娘,一场打闹就此结束。
探春气愤不已,估计赵姨娘是被人挑唆了去闹事,命令调查是谁挑唆的。这个时候,艾官站了出来,把她看到夏婆子与赵姨娘对话的事告诉了探春。她还告诉探春,夏婆子看到她才走开不说的,所以估计是夏婆子挑唆了赵姨娘。艾官本来没有掺合到芳官挨打的事里去,如果她与芳官的关系只是一般般,那她根本没必要去举报夏婆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而她却主动向探春说出了自己的怀疑,足见她对芳官的友情也是很深的。如果当时她没有去送手帕,而是在秋爽斋得知了此事,也会去揍赵姨娘的。
还有两个小优伶没有分在大观园,而是分在了宁荣两府。一个是贾母看中的文官,一个是尤氏讨了过去的茄官。大观园位于两府的中间,贾母居住的院子在荣国府的西南端,是离大观园最远的地方。芳官挨打的消息,身在贾母院的文官应该是知道得最晚。她知道的时候,估计事情已经结束了。
小说中常常把小优伶们称为“文官等十二个女孩子”。元宵夜里,小优伶们临时被叫到贾母跟前,也是文官在代表大家答贾母的话。显然,文官是演员队长。文官对答贾母的话说得是非常之好,薛姨妈和李婶娘都高兴地赞她“好个灵透孩子”,可见这人的情商非常高。所以,她和大家的价值观相差不会太远,对大家都很喜欢的芳官不可能太疏远,应该也是和芳官感情不错的。
茄官的情况和文官差不多。她是尤氏的小丫鬟。芳官挨打的时候,她要么在宁国府,得知消息的时候,事情已经结束了;要么跟随尤氏在议事厅站着,尤氏知道此事的同时,她才知道此事。尤氏是和探春、李纨一起到怡红院喝止了打闹。茄官与芳官是否交好?这事不清楚。即便不交好,那也是个例。
总之,芳官是小优伶内部最受人喜爱的,和大家同气连枝,情深义重。

个人简介:

火烧彤云,湖南省长沙市人,建筑工程造价工程师,自幼喜欢《红楼梦》,爱思考,爱写作,追求美好高尚的精神世界。

欢 迎 来 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