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氏靖窑深入古法,独运匠心,以“黑”立窑,专攻黑釉黑陶黑瓷工艺技法和艺术展现,黑釉瓷谱写出“植物釉”、“和柴烧”的艺术传奇,达到了自然天成,天人合一,玄妙天定的境界。 黑釉瓷是我国瓷器釉色的一种,以通体纯黑闻名。黑釉瓷诞生于东汉中晚期,成熟于唐、宋时期。黑釉瓷自带一番禅意,与华夏文明早期的尚黑思想和追求天人合一的境地不谋而合。 伍氏靖窑按照古法,烧制出的黑釉瓷系列作品,堪称匠人之器,每一个作品都是独特的宇宙。这些匠人之器浩瀚、深邃、幽远、奇幻、神秘莫测、无边无际、包罗万象、烟波浩渺、群星璀璨、广袤无垠……任何妙笔丹青都无法描绘,具有摄心动魄的能量涌动,遇高则强、常看常新。土与火淬炼后自然天成的窑变与当下众多器物不同的就是全部采用“植物釉、和柴烧”。 黑釉瓷的原材料通常由红土、田泥、草木灰等按比例组成。伍氏靖窑的黑釉瓷原材料全部来自生态优美、纯净无暇的靖安。田泥具有延展性,红土中氧化铁的含量较高,可以达到8%,但是,氧化铁含量并非越高越好,当氧化铁含量过高时,黑釉瓷会产生龟裂的问题。草木灰是陶瓷釉的一种重要原料,“无灰不成釉”,没有草木灰就无法配釉。 从商代原始青瓷出现,人们就开始用草木灰制釉,经由高温烧成后的釉色韵味,具有温润如玉的气质与古朴多变的格调,是其它釉品种不可替代的一朵奇葩。 植物灰釉烧制难度大,易受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因此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制作提炼的矿物釉很快被广泛运用。矿物釉是采用多种天然材料或简单人工合成材料配制的釉料。传统矿物釉在宋代,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哥、官、定,无一不是在传统矿物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闻名世界的景德镇瓷釉历来是用釉果 ,即风化较浅的瓷石掺以釉灰配成,釉灰的主要成分为石灰石。只是时代不同,釉果和釉灰的配比量不同。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我国釉料生产进入到化工时代,厂家针对不同用途的陶瓷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专业性很强的陶瓷釉料。釉料种类也越来越丰富,目前,按照釉料的用途和类别,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生料釉与熔块釉;(2)铅釉与无铅釉;(3)一次烧成或二次烧成用釉;(4)颜色釉与无色釉;(5)透明釉与乳浊釉;(6) 高膨胀釉与低膨胀釉;(7)餐具、瓷砖、卫生陶瓷与电瓷用釉等。针对不同需求,不同用途,我国的釉料生产已经相对成熟。 虽然市面上的釉料五彩纷呈,伍氏靖窑却严格按照古法制作“植物釉”。在长期艺术实践中,伍映方先生已成功熟练掌握利用当地各种植物焚烧提取草木灰技法,在获取、淘洗、陈腐、提纯、调配诸方面都有独到的理解和独特的方法,从而确保每件艺术作品的精美异常而变幻莫测。伍映方先生师法古人制瓷精髓,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提高,把陶瓷制作中“植物釉”技艺运用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对伍映方先生来说,不同的植物烧制的釉料各有各的“脾气”和“性格”,整个创造的过程就是在和植物釉料“对话”,制出的成品是他和釉料“交谈”的结果。“植物釉”就是他的“伙伴”,不同植物的釉料有自己的“脾气秉性”,不同的釉料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釉料也有自己独特的“偶然性”,正是这些特征使得黑釉瓷经常会呈现意想不到的美妙结果。 “植物釉”是最具活力、最为生动鲜活的有机釉,自然光下呈现赤橙黄绿青蓝紫迷幻七彩,显微镜下凸显星辰大海的神秘意境,常常展现出出人意料的窑变之妖,是人与自然、艺术与生活高度融合的神来之笔。 黑釉瓷的艺术魅力,可以用玄妙天定来形容,它虽是纯黑色的,但在阳光下却会泛着一层细腻温暖的光泽,如云雾、细雨、繁星、风雪中的芦花、玳瑁的甲壳、虎皮的斑纹或青、蓝、绿、紫的火焰,有如夜魔之眼,弥漫着神秘而致命的无尽诱惑。胎细釉美,釉面莹润,即便在多年以后,仍然散发着温润的光泽,摸上去厚重质朴,自带一股暖意,仿佛千年古刹中的座钟,有着浑厚坚定的力量,彰显了一种不可言喻的力量与自然美感,仿佛天上的街市,又如千军万马,更象难以探密的太空…… 黑釉瓷的深沉玄奥、神秘美丽,也只有龙窑、柴烧才能达到。“和柴烧”亦是伍氏靖窑又一独特技艺。由于传承着经典挛窑技术,以及对天然燃料的高超驾驭能力,伍映方先生把当地所有木柴都作为燃料为我所用,从而营造出艺术作品真正需要的氧化和还原氛围,形象诠释着关于火与土的艺术。 靖窑的阶级形蛋型龙窑的窑砖是伍映方用双脚反复踩踏、陈腐、自然阴干而成。窑挛建在自然的山坡上,经过多次调试而成。整个窑身随山体坡度的走势,形成前高后低的狭长隧道,犹如一条蓄势待发的火龙盘踞山间。靖窑龙窑先从底部传输热量,待底部把整个窑炉烧热后,再采用侧烧式,受火面与不受火面就会形成鲜明的对比,阴阳分明,彰显自然之歌,仿佛天然形成的美丽景色。 黑釉瓷素有“一色入窑万彩出”的美誉,柴烧之下,影响黑釉瓷成品的因素都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程度、还原气氛等等,这种随机性使柴烧的黑釉瓷多了许多不可控性,所呈现的效果也是随机的,不可预测的,而这恰恰正是柴烧黑釉瓷的魅力,能够彻底地将艺术孵化交由自然,直到与人类思想产生共鸣。 每一次关上窑门,都像是在等待一份礼物,每个黑釉瓷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也很难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内部的黑釉瓷进行精准的定位,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造成了黑釉瓷的美,正是因为无法控制,色彩斑纹的变化才造成了艺术的多样性和偶然性。柴烧的迷人完全依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没有人能够把控自然,没有人能够征服自然,但都会被自然力量的魅力所折服。 柴烧窑炉需要不间断地添柴,而添柴的时机、用量都会影响窑炉内的温度以及气流的流通方式,所以温度会时高时低,部分地区温度较高,部分地区温度较低,因此就会影响黑釉瓷表面气泡的大小和分布。电烧黑釉瓷的气泡多细密
聚集,而柴烧黑釉瓷的气泡则有大有小,或零或聚地簇拥在一起,这些气泡和纹理带给了黑釉瓷独特的艺术风韵,近观便可知内里大有乾坤,有的如浩渺的星空,神秘莫测;有的如一幅水墨画,线条流畅,墨意流动,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意境不谋而合,它们或像桃花盛开,或像烟花绚烂,或像蝴蝶纷飞,那些线条如流水一般,又像是带着风的丝线,在无意中书画出了一幅充满意蕴与艺术价值的笔墨山水画。这种笔意墨韵,赋予了柴烧黑釉瓷更高级的灵动与内涵。 伍映方在探索的过程当中,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向父亲和行家学习,第二个阶段是向古人学习,第三个阶段是向自然学习。如今他用心籁的呼吸体验 “天人合一 ” 的哲学理念。 靖安自然界任何一件物品,都可以用来制作和烧制黑釉瓷。一把各种落叶烧成的草木灰,一把随手抔起的靖安泥土,一捆各类枯枝树干的柴火,通过伍映方的双手,在龙窑中经受千度高温锻造,化腐朽为神奇,自然而然形成的各类斑斓色彩的器皿。 靖窑的黑釉瓷系列产品,真正达到了“和而不同”,所有的植物可以作为燃料,也可以作为植物釉的原料,虽然材质不同,但是在伍映方的手中却可以做到和谐统一,然而每件作品却又具有独特性,这就是古法烧制黑釉瓷的独特魅力! 伍映方投身于大自然,用婴儿般的心拥抱着陶瓷艺术。在这多元文化交叉、各种利益纵横的时代 ,伍氏靖窑黑釉瓷透露出人性与大自然美的素质,美得纯正,美得清幽,美得低调,美得素朴。人们常说,技能臻于极致就是道,达于道者,一举一动无不是技艺之巅。 正如庄子所言: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其实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生活、创作,伍映方先生慢慢趋向于平淡、趋向于本然、趋向于朴素。通过修身、修心,具备真、善、美,于无我之境,伍氏靖窑黑釉瓷具备了永恒之美,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