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的开学装备箱都有些啥

 青梅煮茶 2023-09-23

     一转眼,已经临近八月底,伴随着阵阵雨水带来的凉意,家里的“神兽”们终于快开学了,家长们都在准备开学大礼包。在准备之前,咱们不妨先来看看古人的“入学攻略”和开学“装备箱”。

农闲了才上学,冬季学期曾很流行

如今上学,有春季学期、秋季学期,你听过冬季学期吗?

其实,冬季学期在古代还挺流行的。那时候,农业生产是重中之重,到了农忙季节,人们根本没空管教学,所以没什么农活的冬天,就成了热门开学时间。

在汉代,学生入学时间主要有3个。东汉的农事活动专书《四民月令》上,具体介绍了当时的开学时间,是在“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其中,正月和八月这两个开学时间,和现代时间差别并不太大。只是在天寒地冻的农历十一月,2000年前的学生们,还得迎来他们的新学期。到了南北朝以后,冬季入学已经成了主流。比如《北齐书·李铉传》中就有“春夏务农,冬入学”的说法。

宋代也是如此,南宋大诗人陆游就曾写过一首《秋日郊居》,虽然写的是秋天的事情,其中却提到一句:“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这里的“冬学”,陆游特别写了个注释,说“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

入学年龄是个“玄学”

有人三十岁才读小学

古代小朋友入学年龄,是个“玄学”。同一间“小学”的同学,相差十几岁,都算是正常情况。

汉代的礼制著作《大戴礼记·保傅》中记载,“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这里的“出就外舍”,指的就是入学读书。据说,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等大名鼎鼎的文豪,都是8岁正式入学。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早早上学,同样相传是汉代人写的《尚书大传·略说》里,就写到有人“十有三年始入小学”“十五始入小学”。甚至还有人三十岁才读小学。

据《魏书·刘兰传》中记载:“年三十余,始入小学,书《急就篇》。”这个叫刘兰的北魏人,就是在三十岁的时候才入了小学,他在学完了《急就篇》后,发现很有读书的天赋。可惜的是,刘兰家太穷了,他只能一边种地,一边学习。三年后,刘兰感觉自己学得差不多了,就跟他的兄长说:“大哥,我打算走教学路线了!”刘兰的大哥听完后笑了笑,为他张罗了一个教育机构,收了两百多个学生,再后来,刘兰成为北魏著名学者。

其实刘兰并不是个例,古代的每个朝代的入学年龄似乎都只是一个区间,所以同班同学间的年龄差非常之大。

最潮“校服”,皇帝亲自设计

从常见的运动服,到标准的小西装,再到定制的汉服……如今,校服的种类和款式越来越多,越来越潮。

电视剧中的古代读书人,基本都是宽袍大袖,这种衣服一般被称为“深衣”,自汉代就受到文人们的喜爱和推崇。不过,深衣基本上是种通用服饰,文官、武将、礼官都能穿,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区别。

南宋时候,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还亲自主持讲学。他钻研古籍,考证《礼记》中所记载的深衣款式,又结合了自己的研究,做出了被称为“朱子深衣”的服饰,还详细记在了他的《朱子家礼》中。

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朱熹推崇的这套深衣立马就流行起来,成为当时儒生的统一服饰。

不过,官方统一的“校服”样式,还是明初朱元璋设计的。《江苏风俗史》中记载,明初,朱元璋《诏复衣冠如唐制》,给社会各个阶层规定了标准服饰:当官的用乌纱帽、圆领袍、束带、黑靴;普通人则用四带巾,杂色,盘领;乐工则要头戴青万字顶巾,系红绿帛带……

在朱元璋看来,像国子监这样的学校培养士子,将来更是要从中选拔官员,是国家人才的摇篮,所以读书人穿的衣服,也应该像官员们那样有个标准。于是,他下令让工部用玉色绢布制衣,至于样式,则采用了宽袖、皂缘、皂绦、软巾带,形成了定式,称为“襕衫”,发放给了国子监等学校的官学学生们。

而古人除了“校服”,还有“校帽”,比如春秋时期的“峨冠”、宋代高而方正的“巾帽”、明代的“四方平定巾”、朱元璋心疼学生而发的“遮阳帽”……这些“校帽”与“校服”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看吧,古代家长单是准备个“校服”与“校帽”就能累得够呛。

小么小二郎,背着“拉杆箱”上学堂

欣赏完了古人的“校服”,那么就得费点力气将古人开学装备箱里那个又重又占地方的“书包”给搬出来。

古人最重的“书包”莫过于“箧笥”(qiè sì),相当于现代人的拉杆箱书包。不过“箧笥”只是划分出来的大品类,在这个大品类的下面,古人又根据功能性的不同对这种拉杆箱书包进行了更细致的区分。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箧,箱箧也。”可见,古代的“箧”指的是小箱子。这种被称为“箧”的小箱子多为方形,质地密实,容量小,用来给学生放书籍纸本用。

而“笥”是用竹子编制而成,质地稀疏,容量特别大,古代学生用来装学习用品、衣服、食品等。学习与生活同样重要,于是箧与笥必须搭配使用,也就成为古代学生出远门读书的标配。

古人对于书本极为珍视,于是同品类的“书包”层出不穷。就比如古人用来装书本的“箧”,它还有一个同类产品,叫“笈”。因为古人向来喜欢搞神秘,他们在得到珍贵的书籍后,不会将它们放在书架上,而是悄悄地放置在笈内收藏,秘不示人。于是“笈”又被用来代指孤本好书,“秘笈”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此外,笈因为容量大,可遮阳挡雨,除了学生用来上学以外,笈也成为古代商务出行必备包。蒲松龄《聊斋志异》中《聂小倩》的男主人公宁采臣出行时,就是背着笈,后在电影《倩女幽魂》中,也有宁采臣背着笈的名场景。

写作业神器“臂搁”,古人的“鼠标垫”

为了孩子学习方便,现代人绞尽脑汁发明出了便携式作业打印机、错题打印机、错题胶带纸、防近视支架……有网友笑称“差生文具多”,但打开古人的开学装备箱后,现代家长绝对要大吃一惊。

除了常见的笔墨纸砚以外,古代学生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小文具,现代人不好好开挖脑洞,绝对想不到其用途。比如看起来跟弧形筒一样的臂搁,它可是古代学生的写作业神器。因为古人的书写习惯是从右向左,他们的“校服”袖子又那么大,墨水又不是速干的,这样从右到左写上几行,那“校服袖子”岂不是要常年黑漆漆?于是古人就发明了“臂搁”这种写作业神器。

臂搁通常由竹子、檀木、玉等材料制成,中间有一定的弧度,这个弧度正好可以用来遮盖刚刚写好的字,学生每写完一行字,就把臂搁罩在字上,这样就可以避免袖子变抹布、作业要重写的惨剧。此外,臂搁还可以用来搁放手臂,这样就可以减轻手臂的疲劳。现代人的“鼠标垫”,就是从臂搁这件古老的文具中得到的灵感。

带“刀”上学?文具盒里满满的“求生欲”

当然,字写得再好,也难免有写错的时候。古代老师更在意“卷面整洁”,写错了就要重来,未免太过残忍,于是古代学生也拥有“修正胶带”。在古代学生还是用竹简时,他们的“修正胶带”是一把书刀。这种书刀通常是用铁片做成的小刀,刀把上有圆环,可以随身挂着,一旦写错了字,就将其取下来,用书刀把错字刮掉,然后再重新写。

当纸开始普及后,书刀就不再好用,刮不好,弄个洞出来,不被老师“退货重写”就怪了!于是,古代学生带着满满的“求生欲”,用起了一种名叫雌黄的“修正液”。雌黄是一种黄色的矿石,它的颜色与纸张相近,作画时可当颜料,写字时可当褪色剂。当古代学生写错字的时候,直接把雌黄涂在错字上,用雌黄的颜色覆盖掉字迹,然后再在上面重新写字。这种雌黄“修正液”不仅不会弄破纸张,还能保证修改的部分不脱落,简直就是古代学生的作业救星。顺便说一句,成语“信口雌黄”也正是源于此呢。

欣赏完这样的开学装备箱以后,我们不得不感慨古人的聪慧。为了求学,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在艰苦的条件中不断地发明创造出了这些学习装备。希望同学们像古人一样拥有坚韧不拔的品质,并带着积极向上的心,去上好开学后的每一节课。

(北京青年报、现代教育报、中国教育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