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成为特大城市,更凸显碧螺春的尴尬

 北极熊788 2023-09-23

图片

苏州,这座以园林风景和历史文化而闻名的城市,近日发布消息称已经晋升为中国第27个特大城市。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其中,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苏州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这意味着,苏州跻身特大城市行列。但是与人口不断聚集的火热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苏州名茶——碧螺春的落寞
曾经的辉煌

图片

碧螺春产于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是中国传统名茶,清代列为贡品,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由此碧螺春声名远播,一直位列中国十大名茶。

图片

曾经的辉煌今安在?
如今的落寞
目前, 洞庭山碧螺春茶虽已被农业部列为农产品地域保护标志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 但如今在全国看来,和其他传统十大名茶相比,其知名度并不高,而且本身产量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凸显, 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产业化程度不高。洞庭山碧螺春茶至今仍主要为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生产、加工、销售, 生产经营方式分散落后, 严重制约了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及科学化发展, 成为制约现代化茶业发展的瓶颈。
二是茶树品种混杂。洞庭山碧螺春茶叶的种植品种比较混杂, 且种性老化。至今未能筛选出1~2个较优良的主导品种, 导致产量难以提升, 质量也无法提高。
三是茶农缺乏科学理念, 制约新良品种选育。茶农思想观念落后, 缺乏科学生产的理念, 制约了碧螺春品种的复壮选育、新品种的选育及产量的提高。
2020年洞庭山碧螺春的产量约121.4吨,西湖龙井核心产区产量约600吨,较洞庭碧螺春高近5倍,两者产量就相形见绌。如果说产量没办法立刻提升,那质量是否能把好关呢?但碧螺春显然也没有做到。
图片
四是假劣碧螺春茶产品猖獗。每年初春, 苏州以南各县一些茶商茶贩将采摘较早的茶叶经加工后运往苏州冒充苏州碧螺春名茶进行销售, 以假乱真, 抢先进入苏州市场, 影响了碧螺春茶的声誉。
五是网络销售与定单销售力度不大。由于洞庭东山、西山的茶农大部分是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生产, 加工烘炒产品限于个体销售, 极不利于网络销售和订单销售, 无法有效提高销量, 严重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壮大。
看来碧螺春产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大家对碧螺春发展有什么想法、建议也可以在评论区探讨。
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和收藏哦~

点击下方链接,获茶席设计全案流程

上新!《茶席设计》课程

点击关注茶研所™,和全国各地茶研一起精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