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面管教孩子,从这5方面做起,父母也将会越来越轻松

 新用户0335JTPm 2023-09-23

美国作家简.尼尔森写过一本书,书中告诉21世纪的父母们,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在我全职带两个小孩(男孩三岁半,女孩八个月)的实践中,慢慢总结出正面管教孩子,从这5方面做起,父母也将会越来越轻松,相信对于每个中国父母来说,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01

做孩子的好榜样

儿子刚学会说话的时候,有一天突然说:“傻逼”。我顿时愣在那里。脑子里紧急搜索,我好像没教过他这样讲啊,他是怎么学会这个脏词的呢?

经过几天惴惴不安的冥思苦想后,突然回忆起那天和他爸爸讲电话,他说国庆节也不回来了,回老家看我公公去。

由于他常年在外出差,我一个人呆在深圳丧偶式育儿一年多了,好不容易有个假期,他想的不是回来陪老婆孩子,而是回老家看他父亲,他父亲是家人我们就不是家人了吗?

心里一生气就口不择言了,只记得争吵过,大概“傻逼”就是在那种状态下脱口而出的。

之后刻意回光返照自己,不管任何情况下再也没有说过脏话了,儿子也没有再说脏话了。

孩子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的所有言行举止都会在孩子身上原原本本反映出来,所以父母要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

02

平等对待孩子

平等对待孩子,将孩子看成是和自己同等的生命,不拿有色眼光看孩子,不拿任何东西附加在孩子身上。永远都要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记得在我小时候,我父母最常对我说的就是,小孩子懂什么,一边去玩。不管我是真不懂还是他们认为的不懂,他们从来都不会仔细去想,去辨别,更不用说给我平等的话语权了,这直接导致我要强而且傲慢、脆弱,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

自从弟弟出生后,我父母都会说,你大些,怎么不让着弟弟?然后只要弟弟哭了,不分青红皂白就直接打我一顿。如果说我最恨的话是什么,就是这句“你大些”,没有之一。我大一些就没有了任何的权利,没有自己珍爱的东西,也没有父母的疼爱和关注,没有了一切,导致在婚姻中也极度没有安全感,后来通过学佛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才有痛彻心扉的蜕变过程。

03

尊重孩子

中国人似乎天生都缺乏界限感,特别是母亲和子女之间。

人们都说,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而由于中国现在新的三座大山,房子,教育和养老,将父母和成年且成家有子女的孩子牢牢绑在一起,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情况及其常见。

另一方面,由于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工,无法照顾年幼的孩子,不得已只能依靠父母帮忙照顾,这就给了很多父母堂而皇之过于干涉孩子的借口。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刚刚结婚,她婆婆每天都会到她家帮忙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更让她受不了的是她婆婆每天都会把她的内衣裤找出来清洗干净,不管她藏得有多隐秘。

她有种隐私被人洞穿的羞辱感。于是她将房子换了锁,并特意嘱咐老公不要将钥匙交给婆婆,她老公还是将钥匙偷偷交给婆婆一把,并告诉她不要告诉他老婆。万幸的是那个婆婆及时醒悟,没有留下钥匙,去儿子家都会敲门。媳妇由于得到尊重,对婆婆加倍孝顺,一家人和和美美,幸福得让人羡慕。

04

宽容孩子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为心智发展不成熟,不能很好自律和自控,需要父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引导和培养,之中的过程是痛苦和艰辛的,对孩子的一些幼稚和抓狂的破坏性行为,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分分钟都要炸毛的节奏。

很多父母也想到宽容孩子,但是事到临头,又觉得孩子不可饶恕,继而火冒三丈。

所以,我们先要理解孩子,理解其实就是改变我们的认知,用合理的认知代替不合理的认知,认知合理了,我们也就不会生气,才能做到心平气和的宽容。

方法对了,宽容才可以做到。

05

倾听孩子的声音

我们走在路上,时常看到这样的一幕:一个正在哭闹的孩子,要么是无助的父母,更多是是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用更严厉的话语,试图以大人的权威来进行威胁压制,然而孩子的反应却更激烈。

孩子的第一个听众就是自己的母亲,母亲要善于倾听,需要报以耐心、激情,更要懂得倾听的艺术。

那么作为父母,如何倾听孩子的讲话?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做出倾听的姿势。

首先,父母教育孩子www.zjia8.com要蹲下来,与孩子平视;其次,身体要向前倾,表示有兴趣的姿势;再次,专注与孩子的讲话,用眼睛看着孩子说话,并表达出自己的兴趣和喜悦。

第二,积极的回应,将我们专注的态度传递给孩子。

有句话讲到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是让孩子知道他讲的每一句话,你都认真听到了。在与孩子谈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回应如“太好了”、“你真棒”、“真的是这样的吗”、“你的想法太好了,请继续说”等语言肯定和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另外,我们可以用情绪来表达。如保持微笑或者表现出吃惊的样子。孩子希望看到大人吃惊的样子,能把大人吓住,说明自己很有本事。

想让孩子更聪明更亲近我们,那么我们就从这5方面做起吧,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成长和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