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记连载 | 高二篇(19):主题班会和县城之行

 二高园地 2023-09-23 发布于河南

     学生时代,我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日记里有我的坎坎坷坷,日记里有我的大风悲歌,日记里有老师和同学鲜活的音容笑貌……

——李现通

19821026日  星期二  晴

同学们说,寝室里经常丢东西,碗筷、鞋子、衣服、饭票都会突然不见。

班主任李老师为此要开一个主题班会,让我针对盗窃行为写一篇发言稿。

我说,我上讲台不方便,不发言吧。李老师说,这个我考虑了,你写,让朱宏斌读。

下午第一节,我用了一节时间完成了发言稿,题目是《请停下你的“脏手”》。利用课间找到李老师,交给他,他看了一遍说“不错”。

刚回到教室摊开作业本,张向阳同学来到我座位旁,说班主任看了他的发言稿,不太满意,让我修改补充一下。向阳的发言稿写在一张作业纸上,排列得很密集,我没法圈圈画画地修改,只好重新誊写,一边把他的文字抄下来加以润色,一边把自己的观点看法融进去。写好交给向阳,第二节课刚好下课。

第三节,主题班会开始。老大难班开班会,惊动了徐校长来参加。

班主任主持,同学代表发言。

因为是农村孩子,发言的同学站在讲台上,都扭扭捏捏的,低着头,双手捏紧了发言稿,像在做检查。

唯有一位同学大大方方,她叫董培红,顾县高中来的,是我班的纪律委员。班主任给她的任务是表决心,本没有几句话,但是她非常认真地写在纸上,走上讲台,正视着大家,用好听的童音讲着。她因为紧张卡了一下,自己也不好意思笑起来。

我写的稿子是宏斌读的,读得比较随意,我听出自己写得比较尖酸刻薄。

最后是徐校长总结讲话。他一板一眼地说,我们班大多数同学是遵守纪律的,品质是好的,相信个别同学经过参加这次班会,会自尊自爱,洁身自好,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希望二五班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迎头赶超!

19821029日   星期五   晴

一个月来,午饭都是由建峰和宏伟盛过来,我们一块在教室里或者在大礼堂的窗子下吃。

高一的时候,也有许多同学帮我打午饭,但没有固定的人,谁遇上了就帮我一次,遇不上也就算了。建峰和宏伟与以往的同学不同,他俩是天天中午惦记着我吃饭,买汤买菜买馒头,端过来一起吃,然后洗碗洗筷子,都不用我沾手。天天如此,细心照顾,让感激之情渐渐变为兄弟之情。我们在一起吃饭,讨论,争辩,分享快乐,消除烦恼,释放压力,期待明天。

19821031日   星期日   晴

昨天,我给爹说,想趁星期天去一趟县城,找找我大舅。大舅前不久从乡下一所小学调入了县委信访办公室。我想托他问问参加高考的事儿。

爹说他要去温县卖烟叶,没空儿和我一起去。小妹霞听说我要去县城,就说,哥,明天咱俩去吧,上坡时我给你推车。霞妹刚上初一,还没去过县城呢。我说,顾县坡可大可长了,你能给推上来?木事儿,我有气力,平路我坐在你轮椅车边上,上坡了我下来推车。霞妹已经十二岁了,经常帮父母在田里干农活儿,锻炼得健康强壮。

今天天刚亮,霞妹就来西院叫我吃饭。

吃了饭,带上妈烙的两个油馍和一个装了开水的军用水壶,我们就出发了,顺着顾刘公路往偃师县城走。

缑氏村大街内的一段路,不少地方已经损坏,路面坑坑洼洼。出了村,柏油路面变得平坦,我让霞妹跨坐在轮椅车边上,自己摇着往前走。很快就下化寨坡了,轮椅车上坐了两个人,下坡惯性大,速度快,耳边风声呼呼,霞妹开心得笑了。到了坡底,车子靠着惯性又走了一段路,就慢慢停下了。

霞妹跳下车,转倒车后,推起车子后背往前走,我也摇着手柄,两人合力,倒也不觉得太累。

走到白云岭的最高处,前面是一慢下坡路段,我让霞妹重新坐上车,摇着车子往前赶路。慢下坡,车子摇起来很省力,我和霞妹说说笑笑,就到了顾县坡口。顾县坡绕着白云岭往西北方向蜿蜒而下,陡峭漫长,直到岭脚下的顾县镇。

我们兄妹二人坐在轮椅车上,一任车子沿着公路冲下去,速度快得难以控制的时候,我就刹刹车减减速。

岭半坡东面的高地上,是一大片低矮的棚屋,说棚屋,因为屋顶上不是蓝瓦也不是水泥板,而是塑料布和秸秆。房子的围墙是砖和土坯垒起来的,只有一米多高,高个子的人需要弯了腰才能进去。这应该是灾后临时搭建的住处。受灾的群众已经住了三个月了吧,看样子,还要在这里过冬。临时的村落里,已经有几户人家开始建房,有个老人在打土坯,有几个年轻人拉了红砖正在卸车,还有几个人正在挥舞着镢头在挑地基……人们自力更生,重建家园。

下了顾县坡,一望无际的夹河滩平原展现在面前。一眼望去,到处是满目疮痍的田野,百废待兴的家园,人们在其间劳作着忙碌着奔走着。

夹河滩的田里,普遍淤积了一层黄色的泥沙。泥沙之上,人们播种的麦子已经发芽了。因为肥土被冲走,淤积的泥沙缺少养分,所以麦苗黄黄的,没有坡上的长势好。边边角角的小地块儿里,种了白菜和萝卜,人们挖出的黄色淤泥,堆在田间地头。

到了县城,先到广播站见了杨兆平老师。向杨老师汇报了我的学习情况,杨老师鼓励我,说坚持下去,必定会有收获。

接着,我和霞妹到新华书店去。一排一排地翻看各种各样的图书,最后选了《历代诗歌选》,一套四本,一看定价是3.7元,我的口袋里只有3.5元,就问营业员可不可以打折,营业员摇摇头。我正要放下走开,一旁的霞妹从口袋里摸出一元多钱说,哥,我有钱。我喜出望外,付了钱,带着书出了书店。

看看时间临近中午,我和霞妹到县委找大舅。

县委大院里人们进进出出,我们向门卫师傅说了大舅的名字和单位,师傅热情地指给我们办公室在哪里住室在哪里。到了信访办,大舅不在,同办公室的人说他昨天下乡了,还没回来。我问大舅会在哪里。那人说,昨天一大早骑自行车下乡的,不知道他走到了哪个村。我本来想见大舅说说想明年参加高考的事儿,如果他在教育局有熟人,可以帮我问问政策

出了县委大院,我和霞妹找了一个僻静处,拿出妈烙的油馍,边吃油馍边喝水,算作是一顿午饭。

在县城的街头,我问霞妹,你买什么吗?她摇摇头。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正是喜欢打扮自己的时候。然而,贫穷的农家孩子,能有温饱就不错了,哪有多余的钱来打扮自己?霞妹的一元多零钱,不知道攒了多长时间,上午给我买书用去了2角,剩下的一元钱,她再也舍不得花了。

从缑氏到县城,是从高处往低处走,省力;从县城回家,则是从低处往高处走,费力。

站在顾县坡下,往上面望着高高的土岭,想到家还在山岭之上,我意识到我们实际上也是山里人。漫长的顾县坡是连接滩里和坡上两个世界的唯一通道,下坡的时候一阵风,上坡的时候就相当于登山了。我用力摇着车,霞妹在后面推着,走一段,歇一歇,大概歇了有十来次吧,才上到坡顶。

(请看下集《爹骑自行车去温县卖烟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